首页 > 经济·科技

今年国内物价走势延续温和状态

2023-01-10 11:26:53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孟 珂

  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2022年1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五大首席,大多数首席预计,2022年12月份,CPI同比或小幅上涨,PPI跌幅有所收窄。展望2023年,在消费复苏拉动下,通胀水平会持续回升,CPI增长中枢或高于去年,但增长趋势或较为温和。

  CPI同比增速或小幅上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2022年12月份CPI同比将在1.8%左右,涨幅较上一月小幅扩大0.2%。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食品方面,弹性最大的猪肉与鲜菜走出相反行情,其中受疫情影响,猪肉价格需求明显转弱,前期压栏惜售行为转为集中出栏,猪肉价格出现下跌。鲜菜价格提前出现节日性上涨,12月中下旬鲜菜、鲜果涨幅较大。预计2022年12月份食品价格环比小幅上涨。

  “非食品方面,2022年11月下旬以来成品油价格连续下调,预计能源类价格将明显回落。各类服务价格方面,包括房屋租金、旅游、文娱、教育、家庭服务等将偏弱;消费品方面,预计仅衣着和药品价格分别因季节性和疫情需求有所上涨,快消与耐消类均将呈现弱势。”温彬表示,整体来看,预计2022年12月份CPI环比下降0.1%,同比增速将小幅上行至1.8%,2022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0%,基本处于合理区间。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预计2022年12月份CPI将会在1.8%附近。

  “CPI方面,2022年12月份食品项价格小幅上行,叠加非食品项价格在年末的季节性上涨,CPI同比小幅回升至1.9%附近。”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判断。

  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目前海外仍被高通胀困扰,欧美通胀水平仍处于近几十年的高位。相对而言,中国的通胀形势整体温和,这与中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是分不开的。

  在PPI方面,温彬预计,2022年12月份PPI同比跌幅明显收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跌互现,其中原油价格低位企稳后小幅反弹,天然气供需形势好于预期导致价格回落,主要金属价格小幅回升。面对输入型通胀压力减弱以及需求不足,国内工业品价格整体弱于国际市场

  “上游能源方面,成品油价格连续下调,煤炭价格持续走弱,但天然气价格有所反弹,金属类现货价格整体上行;中下游领域,建材、化工产品价格均出现下降,生猪与饲料价格大幅回落。”温彬表示,2022年12月份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为49.0%,仍低于50%临界线,但较2022年11月份有所上升。预计2022年12月份PPI环比下降0.1%,同比降幅明显收窄至0.2%。

  陈雳表示,2022年12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受到减产力度不及预期以及俄油限价影响,PPI仍继续下行,大概在-0.3%左右。

  明明预计,“2022年12月份PMI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都出现小幅上涨,而煤炭、原油、水泥、黑色和有色金属均有一定程度的价格上涨,带动PPI环比小幅正增长,PPI同比回升将至0%附近。”

  王青分析认为,2022年12月份PPI同比将在-0.5%左右,降幅较上月收窄0.8个百分点。受疫情波动影响生产、基建投资高增带动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2022年12月份国内钢材、煤炭价格普遍有所上行,前者同比跌幅收窄,后者同比涨幅扩大。这将带动当月PPI通缩状况有所缓解。

  2023年国内通胀形势整体可控

  “回顾2022年,CPI同比高点出现在9月份,但涨幅也仅为2.8%,全年CPI同比中枢大概率在2.0%左右,处于温和状态,与海外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PPI方面,2022年PPI同比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特征。年初PPI同比高达9.1%,四季度则转入通缩过程。”王青表示,前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同时,2022年居民消费需求偏弱,供应较为充分,市场供应平衡不支持物价较大幅度上涨。综上,预计2023年CPI将延续2.0%上下的温和走势。

  王青表示,尽管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PPI走势偏弱,但无论是国际原油价格,还是国内煤炭、钢材等主要工业原材料价格绝对水平都仍处高位。当前监管层正在部署释放先进产能,后期价格还有一定下行空间。

  展望2023年,邓海清预计,随着“消费大复苏”,加上猪肉价格的低基数,2023年国内通胀可能扭转下行态势,在个别月份CPI可能会上行破5%。不过,与欧美的通胀不同,中国经济增速处于向潜在经济增速恢复的过程中,并非经济过热。因此,2023年国内通胀形势将整体可控。

  此外,王青表示,2023年,伴随着消费修复,金融机构也将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就业和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基础,短期内政策面将进一步通过减免企业税费、发放就业补贴等方式,稳定就业基本盘。当务之急是要把明显偏高的青年失业率尽快降下来,因此促消费效应会更明显。

  在明明看来,消费需求方面,由于前期疫情反复导致消费修复曲折,影响居民消费支出意愿,后续各地促消费扩内需可以从两个方面部署更多政策。一是岁末年初新购换购高峰,可以进一步推动落实扩大汽车消费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同时落实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政策措施,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二是利用消费券撬动消费市场,支持消费类金融贷款的发放,提振信心、引导消费。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法国2022年12月CPI同比上涨5.9%

      中新社巴黎1月4日电 (记者 李洋)法国官方机构1月4日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法国2022年12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9%,涨幅与前一月相比有所收窄。  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当天公布的经济统计初值显示,2022年12月法国CPI同比增长5.9%,而11月CPI同比涨幅6.2%。这是2022年以来CPI单月同比涨幅又一次下降。另外,当月法...

    时间:01-04
  • 韩国2022年CPI同比增5.1% 涨幅创24年来新高

      中新社首尔12月30日电 (刘旭 万佳欣)当地时间30日,韩国统计厅发表《2022年全年消费者物价动向》。该资料显示,韩国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1%,为107.71,涨幅为1998年(7.5%)以来最高。  具体来看,创下物价涨幅较大的品类以经常购买的商品和生活必需品为主。工业产品价格同比涨6.9%,其...

    时间:12-30
  • 韩国2022年CPI同比增5.1% 涨幅创24年来新高

      中新社首尔12月30日电 (刘旭 万佳欣)当地时间30日,韩国统计厅发表《2022年全年消费者物价动向》。该资料显示,韩国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1%,为107.71,涨幅为1998年(7.5%)以来最高。  具体来看,创下物价涨幅较大的品类以经常购买的商品和生活必需品为主。工业产品价格同比涨6.9%,其中石油类和加工食品价格分...

    时间:12-30
  • 日本11月核心CPI同比上升3.7% 涨幅创逾40年新高

      中新社东京12月23日电 (记者 朱晨曦)日本总务省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3.7%至103.8,同比涨幅仅次于第二次石油危机中1981年12月的4%,为40年11个月以来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日本核心CPI已连续15个月同比上升。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升...

    时间:12-23
  • 美国11月CPI环比上涨0.1%

    12月13日,人们在美国纽约一家商店购物。美国劳工部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1%,涨幅较10月收窄且低于市场普遍预期。新华社发(...

    时间:12-15
  • 31个省市CPI涨幅平稳 习惯性消费加速回归

      12月13日,继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后,31个省市统计局也各自发布CPI。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11月,31省市CPI同比均为上涨,其中,新疆、重庆、...

    时间:12-14
  • 美国11月CPI同比上涨7.1%

      中新社华盛顿12月13日电 美国劳工部13日公布数据称,美国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1%,同比上涨7.1%。  住房价格和食品价格指数上涨成为11月推高美国物价的主要...

    时间:1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