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新能源汽车驶入新赛道 制造业大市宁波如何“造车”?

2023-01-07 15:34: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波1月7日电(记者 林波)近日,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领克汽车余姚工厂的总装车间里,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和工人们正分工协作,加紧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400台新能源汽车将从这里发货销往海外。

  这是“制造业大市”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中的一幕。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汽车产业已成为该市第一大产业,产业链关联企业超5000家,其更是提出了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的目标。

  审视当下,面对巨大的市场,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聚集了众多本土“玩家”。宁波如何将优势再优化,“造车”闯世界,也成为业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宁波量产的新能源乘用车主要有“星越混动版”“领克01混动版”“领克05混动版”“博瑞混动版”“极氪001”。

领克汽车生产场景。 余姚领克工厂供图

  数据显示,2022年前11月,该市汽车总产量6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11.5万辆,同比增长487%,占到浙江省的21.5%,全国的1.8%。

  “未来,宁波将抢抓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结构重塑机遇,以纯电动乘用车为重点,加快引入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形成集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全品类车型为一体,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动力系统并行发展的全品系车型。”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新能源汽车涉及方方面面,培育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还需上下游协同发力。

  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鲍薇于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该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配套基础扎实,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但仍存在着零部件企业链主地位不强等问题,“缺少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系统总成企业等链主企业,区域整零协同水平有待提升。”

  对此,鲍薇建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并购等方式,开发“三电一氢”产品和智能网联产品,向价值链高中端迈进,“同时聚焦橡胶、塑料、金属三大零部件,围绕新能源汽车低碳化要求,持续加强轻量化技术研发。”

  目前,宁波市仅从事新能源汽车出口业务的企业就有110余家。该市还拥有浙江省惟一的汽车整车进出口口岸——梅山口岸。

宁波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举行新能源汽车系列项目签约。 宁波市委宣传部供图

  基于此,宁波市政协委员、中信港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卓鋆表示,可以利用该口岸政策优势,建设梅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内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是梅山口岸升级建设的重要发力方向,需要集聚合力、创新举措,推动该口岸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除了宁波市政协委员所建议的,宁波更是积极厚植发展新优势。

  2022年12月22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新能源汽车系列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新项目的落地,也开启了政企双方新一轮的战略深化合作。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于此前参加宁波市政协举行的“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阿拉甬商有话讲”活动时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产业崛起是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利生态和有魄力的企业家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市将通过加强整体规划布局、构建完善产业体系、聚力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集约高效发展等方面去研究审视、谋划建设。(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海南超过四成私家车新车为新能源汽车 车企加速布局

      中新社海口1月6日电(记者 王子谦)中国“双碳”战略深入推进,海南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新能源汽车普及提速,当前超过四成私家车新车为新能源汽车。  2023(第五届)海口国际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6日在海口举办,上百款中外新能源汽车品牌亮相,展示最新智能科技。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持续提升。”海南省工...

    时间:01-06
  • (新春走基层)解决春运充电难题 江西高速服务区增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江西高速服务区均使用一体式直流充电桩。 刘子聪 摄  中新网南昌1月6日电 (吴鹏泉 刘子聪)2023年春运启幕前夕,记者从江西省高速部门获悉,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在春运旅途中的充电需求,解决新能源车主担心的充电难、充电慢等问题,江西高速服务区全力增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春运即将于1月7日再度拉开帷幕。随着春节的临近,加之...

    时间:01-06
  • 出口翻倍 新能源汽车目前已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新名片”

      央视网消息:新能源汽车目前已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新名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的信息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品方面进一步发力,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保持全球领先。去年前11个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了一倍。在欧洲,每十台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台来自中国。 ...

    时间:01-05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近两成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戚耀琪  在1月3日举行的广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制造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紧紧抓住产业项目、工业投资、产业平台,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近年来,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为广东的实体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正在进行的广州国际车展上,国内外车企都将新能源汽...

    时间:01-05
  • 广西加速布局辐射东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中新社南宁1月4日电 (记者 黄艳梅)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比亚迪智能新能源汽车综合测试场项目4日在广西南宁市宣告开工。该项目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整车综合试验基地,提供国际一流标准的汽车试验、研发、测试、法规验证等服务。  前述项目选址位于南宁市隆安县华侨管理区,占地6000余亩,预计2024年6月正式投...

    时间:01-04
  • 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新名片”

      最潮中国范儿丨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新名片”  提起汽车,特别是传统汽车,很多人都会想到欧洲,因为那里是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但眼下,提起新能源汽车,相信很多人想到的会是中国。如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卖到了全世界各地,包括汽车的发源地欧洲。  数据显示,目前在欧洲,每10台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台来自中国。去年,中国的新能...

    时间:01-04
  • “国补”离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后劲几何?

      1月1日,延续了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落幕。今后,多年来跑出加速度的新能源汽车将离开国家的扶持与补贴,从蹒跚学步成长为行业新星,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  随着“后补贴时代”的到来,企业与市场将会作何反应、如何发展才能在红海竞速中获胜等问题成为了关注焦点。  1 政策拉动效果如何?  回顾过去数年...

    时间:01-04
  • 新能源汽车的“后补贴时代”

      随着倒计时结束,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时代”退场。  按照财政部等四部门通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此后上牌车辆不再给予补贴,这意味着延续了13年的“国补”于2023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十余年来,在补贴的“护城河”下,新能源汽车从公共领域走向私人领域,销量也实现了百倍以上的增长。2022年前11个月...

    时间:01-04
  • 总投资574亿元项目集中签约开工 重庆璧山力推新能源汽车发展

      中新网重庆1月3日电 (记者 陈超)3日,重庆璧山举行重点产业项目签约和数字软件产业园开工活动。现场集中签约46个项目,总投资419亿元,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大健康、数字经济等产业;开工中新(重庆)科技城玉泉湖数字软件产业园内项目11个,总投资155亿元。  据悉,签约项目中,四川星嘉公司、四川烨特公司...

    时间:01-03
  •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指数连续五年保持高位稳定增长态势

      中新网上海12月30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社会科学院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21-2022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指数显示,2021-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为116.08,比2020年增长2.88,指数增幅为1.95%。  总体指数表明,在中美贸易摩擦剧、疫情反复冲击等的复杂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快速发...

    时间:12-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