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如何实现“开门红”?杭州多地按下拼经济“快进键”

2023-01-04 21:19: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月4日电(张煜欢)为实现新年“开门红”,多地正抢抓机遇。元旦假期前,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抢先机、拼经济”实现开门红的实施意见》,连日来该市多个区县相继出台提振市场信心的相关举措,在支持企业稳岗引才、全力提振消费市场、鼓励企业增产扩能等方面“真金白银”予以扶持,按下拼经济“快进键”。

  作为浙江省的经济强区,此次杭州市余杭区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经济稳进提质发布了36条措施。如为扩大外贸主体队伍,该区明确:一季度在余杭区新注册外贸企业,一季度出口在100万美元及以上的,每实现出口100万美元,奖励2万元,最高奖励200万元。

  为进一步夯实经济压舱石,该区还加大制造业投资项目奖励,如对2023年一季度在库的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制造业投资项目(国有公司拿地项目除外)实行分档奖励,一季度实际完成投资1亿元(含)以上的可奖励100万元。

  新赛道,新目标。杭州市拱墅区制定的《“拼经济·开门红”拱墅区2023年经济稳进提质发展16条》政策,涵盖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数字文化企业等。针对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该区还聚焦集成电路设计、光伏储能等细分领域出台8条新政。

  杭州市富阳区同样将目光对准产业新蓝海。近日该区发布了38条“抢先机拼经济勇夺开门红”政策,提出依托链主企业,做大智能物联、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蓝海,壮大新兴企业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杭州市钱塘区发布的“抢先机、拼经济”钱塘稳岗促产“新十条”,从支持企业促进生产、拓展市场、稳岗留工、融资信贷四大方面出发,精准发力破解企业难点痛点。(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能源多维度发力 释放绿色新动能

      新华视点|新能源多维度发力 释放绿色新动能  新年伊始,在位于天津市宁河区的英利能源发展(天津)有限公司,三条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生产。2022年,企业预计年产值超过30亿元,发展信心倍增。  英利能源发展(天津)有限公司专注光伏智能制造、聚焦电站产业开发,产品广泛用于发电、输电、供配电业务以及建设工程等领域。2022年,企...

    时间:01-04
  • 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新名片”

      最潮中国范儿丨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新名片”  提起汽车,特别是传统汽车,很多人都会想到欧洲,因为那里是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但眼下,提起新能源汽车,相信很多人想到的会是中国。如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卖到了全世界各地,包括汽车的发源地欧洲。  数据显示,目前在欧洲,每10台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台来自中国。去年,中国的新能...

    时间:01-04
  • 自主车企去年表现强劲 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增长

      羊城晚报记者 戚耀琪  根据乘联会最新信息,2022年自主厂家销量总体较强,新能源产品表现突出。自主车企实现全面跨越式发展,全国自主车企的车市表现很强。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长城、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等主力车企的市场表现都很好。乘联会自主车企排名相对前年大幅提升,市场表现超预期。  中国汽车产业的世界...

    时间:01-04
  • 让“城市烟火气”重现 河南多方发力提振文旅市场

      中新网郑州1月4日电 (记者 刘鹏)“文化和旅游业全面恢复的脚步已迎面走来。”3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在“河南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河南文旅部门将多方发力激活重振文旅市场,让“城市烟火气”重回中原大地。  姜继鼎介...

    时间:01-04
  • 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 2023年风光可期

      康曦 杨烨   2022年12月29日,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全球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简称“两河口混蓄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就在前一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举行盛大仪式,由三峡集团联合内蒙古能源集团建设的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宣布开工,这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

    时间:01-04
  • 新能源领域三大赛道2023年蕴藏投资新机遇

      本报记者 姚 尧  2023年如何进行行业配置?《证券日报》记者在梳理券商2023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时注意到,多家券商不约而同将新能源视为统筹能源领域“安全”和“发展”两大主题的关键。  在平安证券、国泰君安、开源证券、华西证券等券商公布的2023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中,“新能源”均为高频词,券商普遍表示2023年新能源领域...

    时间:01-04
  • 元旦消费超预期增长,提振消费还需多方支持

      作者:李秀中 ▪ 揭书宜 ▪ 陈姗姗  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以及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落地,2023年元旦假期旅游、餐饮等消费业态都呈现出复苏势头。  部分城市商业中心购物店恢复往日繁华。不少餐饮品牌的客流增长超预期,全国多店恢复排长队的热闹场景。一些热门景区客流爆满,酒店、机票预订量也同比大增。  尽管...

    时间:01-04
  • 新年喜看新活力,提振信心在行动

      热评丨新年喜看新活力,提振信心在行动  今年元旦假期,各地消费复苏回暖趋势明显。元旦小长假,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508万人次,较去年11月份日均旅客发送量增长109%;“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首日,全国网络零售额452亿元,比去年年货节首日增长6.5%;不少餐馆再现门庭若市、排队等号的场面,故宫博物院、北京...

    时间:01-04
  • “国补”离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后劲几何?

      1月1日,延续了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落幕。今后,多年来跑出加速度的新能源汽车将离开国家的扶持与补贴,从蹒跚学步成长为行业新星,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  随着“后补贴时代”的到来,企业与市场将会作何反应、如何发展才能在红海竞速中获胜等问题成为了关注焦点。  1 政策拉动效果如何?  回顾过去数年...

    时间:01-04
  • 新能源汽车的“后补贴时代”

      随着倒计时结束,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时代”退场。  按照财政部等四部门通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此后上牌车辆不再给予补贴,这意味着延续了13年的“国补”于2023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十余年来,在补贴的“护城河”下,新能源汽车从公共领域走向私人领域,销量也实现了百倍以上的增长。2022年前11个月...

    时间:0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