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 2023年风光可期

2023-01-04 10:12:4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康曦 杨烨

  2022年12月29日,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全球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简称“两河口混蓄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就在前一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举行盛大仪式,由三峡集团联合内蒙古能源集团建设的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宣布开工,这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

  从山间到沙漠,从东部到西部,一批重大新能源基建项目集中开工,建设现场一片火热,工人加足马力拼进度、抢工期。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能源基建高景气度将延续。

  项目建设一派繁忙

  2023年1月1日,在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电站建设一线,气温低至零下17摄氏度,厚厚的积雪还没有融化,柯拉光伏项目经理杨志伟一大早便在刺骨的寒风中赶往施工现场,督促工程进度。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建设者干劲满满,各项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

  “柯拉光伏项目工程量大,建设期却不足1年,我们要完成既定安装任务,为今年2月份迎战施工高峰期打好基础。”杨志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两河口混蓄项目现场同样一片繁忙景象,建设者主动放弃假期,以确保春节前完成勘探任务。全面负责两河口混蓄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宁春告诉记者,该项目将实现全球最大规模的“水风光蓄互补开发”,对促进新能源消纳,建设“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和示范效应。

  记者了解到,2022年9月以来,新能源基建呈现热火朝天景象。9月,国家能源集团2022年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19个项目总投资超730亿元;10月,新疆“西气东输四线”“疆电入渝配套电源”等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776亿元;11月,中国能建投资公司2022年第二批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奠基),6个项目总投资近117亿元,项目类型涵盖光伏、风电等;12月,三峡集团宣布规划总投资超千亿元的27个新能源和长江大保护项目集中开工。

  另外,一批百亿级抽水蓄能项目相继落地。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11月和12月,就有18个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部分项目投资金额在百亿元级别。

  纳入REITs试点范围

  2022年12月30日,证监会及上交所网站显示,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国电投新能源REIT”)、中航京能光伏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京能光伏REIT”)和中金湖北科投光谷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湖北科投REIT”)获正式受理。其中,国电投新能源REIT和京能光伏REIT均系全国首批受理的新能源项目。业内专家预计,首批新能源公募REITs项目正式受理,将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未来风电、光伏等领域公募REITs将持续扩容。

  2022年以来,为保障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将新能源基建纳入专项债、RIETs等支持范畴。2022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将包括风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天然气发电、生物质发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纳入试点行业范围。2022年8月30日,财政部发布报告提出,优化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2022年12月8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首届长三角REITs论坛暨中国REITs论坛2022年会上视频致辞时强调,要进一步扩大REITs试点范围,尽快覆盖到新能源、水利、新基建等基础设施领域。

  “新能源纳入REITs支持范畴,意味着新能源资产可以单独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下一阶段,希望新能源REITs覆盖的主体能够从国企逐步过渡到民营企业。”一位业内专家说。

  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我国新能源基建投资不仅是能源转型的需要,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2023年,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新能源基建投资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表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三个重要方向。首先是电源建设,“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可再生能源规划都明确布局风光大基地建设。其次是储能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发电不稳定,要更好发挥新能源的作用,需要储能基础设施配合。2022年以来,储能的发展被提升至重要位置,多地要求在建设风光基础设施的同时配备一定比例的储能作为支撑。第三是特高压建设,新能源面临源荷区域不匹配的问题,资源富集地和能源消纳地错配,因此需要通过特高压解决新能源电力输送问题。

  另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绿色电力接入、充电桩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加速。

  目前,多地正在加快推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国信证券认为,2022年-2025年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31%-37%。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能源领域三大赛道2023年蕴藏投资新机遇

      本报记者 姚 尧  2023年如何进行行业配置?《证券日报》记者在梳理券商2023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时注意到,多家券商不约而同将新能源视为统筹能源领域“安全”和“发展”两大主题的关键。  在平安证券、国泰君安、开源证券、华西证券等券商公布的2023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中,“新能源”均为高频词,券商普遍表示2023年新能源领域...

    时间:01-04
  • “国补”离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后劲几何?

      1月1日,延续了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落幕。今后,多年来跑出加速度的新能源汽车将离开国家的扶持与补贴,从蹒跚学步成长为行业新星,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  随着“后补贴时代”的到来,企业与市场将会作何反应、如何发展才能在红海竞速中获胜等问题成为了关注焦点。  1 政策拉动效果如何?  回顾过去数年...

    时间:01-04
  • 新能源汽车的“后补贴时代”

      随着倒计时结束,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时代”退场。  按照财政部等四部门通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此后上牌车辆不再给予补贴,这意味着延续了13年的“国补”于2023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十余年来,在补贴的“护城河”下,新能源汽车从公共领域走向私人领域,销量也实现了百倍以上的增长。2022年前11个月...

    时间:01-04
  • 总投资574亿元项目集中签约开工 重庆璧山力推新能源汽车发展

      中新网重庆1月3日电 (记者 陈超)3日,重庆璧山举行重点产业项目签约和数字软件产业园开工活动。现场集中签约46个项目,总投资419亿元,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大健康、数字经济等产业;开工中新(重庆)科技城玉泉湖数字软件产业园内项目11个,总投资155亿元。  据悉,签约项目中,四川星嘉公司、四川烨特公司...

    时间:01-03
  • 新疆电网新能源装机突破4000万千瓦 占比36.09%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3日电 (余艳春 丁碧薇)3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022年底,新疆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4065.5万千瓦,首次突破4000万千瓦大关,占总装机容量的36.09%,新疆能源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据了解,在4065.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中,风电装机达到2614.6万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450.9万千瓦。  新疆是保障国家能源...

    时间:01-03
  • 疫情下的广州车展:自主与合资平分秋色,新能源车迎 “国补”退出大考

      作者:李溯婉  2022年国内三大A级车展皆遭遇波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车企在这一年备受疫情折磨。  原计划在4月举办的北京车展先是延期后宣布停办,成都车展只举行了4天便因疫情紧急叫停,原计划11月举办的第二十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下称“广州车展”)因疫情也被迫延期。当业内以为2022年最后一个A级车展也可能黄了时,广州...

    时间:01-03
  • 青海核准3项抽水蓄能项目 实现抽水蓄能电站核准零的突破

      中新网西宁1月2日电 (李隽)2日,记者从青海省发改委获悉,该省同意建设青海贵南哇让抽水蓄能电站、格尔木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关于青海同德抽水蓄能电站3个项目。这3个项目的核准,实现该省抽水蓄能项目核准零的突破,项目总装机达760万千瓦,年度核准规模约占全国核准总规模的10%以上,总投资达500亿元。  据悉,哇让、同德、南山...

    时间:01-02
  • 比亚迪:1月1日起上调相关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

      中新网1月1日电 31日,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发布《关于车型价格正式调整的通知》称,2023年1月1日起对相关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上调幅度为2000-6000元不等。新价格于1月1日零时起生效,在此之前支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中新财经)图自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

    时间:01-01
  • 比亚迪:1月1日起上调相关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

      中新网1月1日电 31日,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发布《关于车型价格正式调整的通知》称,2023年1月1日起对相关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上调幅度为2000-6000元不等。新价格于1月1日零时起生效,在此之前支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中新财经)图自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

    时间:01-01
  • OTA“送温暖” 新能源车必杀技到底怎么样

      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 文/图)“现在天气一冷,我的车基本上一天就要充一次电,续航能力感觉也比之前差了。”新能源车主小刘最近有点苦恼。  “新能源汽车冬季用车体验不友好”已经成为车主之间固定的“吐槽”话题。在低温天气条件下,充电速度变慢、电池预热效率偏低、空调耗费续航里程等问题总是困扰着车主,“新能源汽车什...

    时间:12-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