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辽宁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2448万人次 运力充足可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2023-01-04 20:20: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沈阳1月4日电(记者王景巍)1月4日,记者从辽宁省交通厅获悉,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计40天。经综合研判,2023年春运的车流客流会略高于往年,目前,辽宁省各种运输方式的运力比较充足,完全能够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据悉,在2023年春运期间,预计辽宁省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448万人次,其中道路1400万人次,铁路800万人次,民航240万人次,水路8万人次,私家车出行量持续增长。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释放,春运工作可能面临客流大幅增长、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多发等新的风险挑战。

  为此,辽宁明确将科学精准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切实抓好春运生产安全、切实改进提升春运服务、切实加强春运督导检查、着力打造文明出行环境作为春运期间重点工作任务,全力以赴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

  为精准做好春运疫情防控,辽宁将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及“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严格做好从业人员防护,完善重点枢纽场站从业人员突发规模性疫情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并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公众在春运期间理性出行、错峰出行,引导公众持续提高防护意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为抓好春运生产安全,辽宁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坚持党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在春运开始前对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排查整治,确保安全责任全面落实、安全隐患彻底整治、重大风险有效管控。

  在改进提升春运服务方面,辽宁将改善售检票服务、优化运输衔接,注重服务重点群体、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畅通路网通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

  为切实加强春运督导检查,辽宁将采取专项督查、属地检查及企业自查等方式,确保督导检查成效。此外,辽宁还将通过开展道路客运专项整治、加强信用记录建设、惩治不文明出行行为,着力打造文明出行环境

  辽宁省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春运重要服务保障部门,为了营造和谐春运氛围,辽宁省交通运输系统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全力打造“平安春运、健康春运、温馨春运、诚信春运”。(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农村疫情防控

      随着春节临近,我国即将迎来城乡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牵动着各方关注的目光。近日,《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为指导农村地区应对岁末年初人群流动带来的疫情防控挑战提供了科学指引。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好多人计划回家过年...

    时间:01-04
  • 各地抓好重点群体健康服务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央视网消息: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贵州各地在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抓好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健康服务等方面推出多项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在铜仁市思南县张家寨镇林家寨村的卫生室,村医林家昌正在给群众进行诊治。作为林家寨村“24小时服务热线”联络人,一周来,他每天都会接到...

    时间:01-04
  • 求是网评论员: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之际,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

    时间:01-04
  • 刘国中在四川、重庆调研时强调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扎实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

      新华社重庆1月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国中1日至3日在四川、重庆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稳妥有序实施“乙类乙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

    时间:01-03
  • 中医药防治的“中国方案”如何助力中国疫情防控?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题:中医药防治的“中国方案”如何助力中国疫情防控?  中新社记者 李纯  日前,中新社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发现医院新开设了新冠康复门诊。该科室以中药饮片为主、中成药为辅,辅以针灸、艾灸等中医特色诊疗方式,为患者解决新冠康复问题。  在1月3日...

    时间:01-03
  • 中国官方:农村是当前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地区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3日在北京表示,当前,农村是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地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是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  米锋称,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级医疗救治实践中,中国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

    时间:01-03
  • 官方:农村是当前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地区

      中新网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3日在北京表示,当前,农村是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地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是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  米锋称,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级医疗救治实践中,中国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

    时间:01-03
  • 中方:反对试图操弄疫情防控措施的做法,将针对不同情况本着对等原则采取措施

      中新网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近期,中方宣布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并出台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很多国家对此表示欢迎,但有一些国家这几日开始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临时防疫措施,包括入境后检测、对阳性人员进行隔离等。中...

    时间:01-03
  • 国家卫健委: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月3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会上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级医疗救治实践中,中国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药,对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

    时间:01-03
  • 公卫专家谈疫情冲击:压峰、延峰、错峰,“预防”是第一道防线

      去年12月26日晚,国家卫健委宣布,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此外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而另一边则是全国日渐严峻的疫情形势,多地迎来疫情高峰。  “高峰”“爬峰”“峰值”等词频繁见诸媒体。什么是疫情高峰?哪些因素...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