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医药防治的“中国方案”如何助力中国疫情防控?

2023-01-03 22:37: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题:中医药防治的“中国方案”如何助力中国疫情防控?

  中新社记者 李纯

  日前,中新社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发现医院新开设了新冠康复门诊。该科室以中药饮片为主、中成药为辅,辅以针灸、艾灸等中医特色诊疗方式,为患者解决新冠康复问题。

  在1月3日的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米锋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级医疗救治实践中,中国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药,对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程参与、深度融入中国疫情防控,中医药防治开出的“药方”包含哪几味“药”?

  一曰“治”。三年来,中医药在新冠感染者尤其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对成年人、儿童及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分别给出治疗方案,指导新冠感染者更好运用中医药方法居家治疗及康复。

  对患者进行分层干预是中医药发挥的一项重要作用。“当前,流感、感冒、新冠交织在一起。对于患者,可以选择对症使用的中药,居家进行治疗,减轻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的挤兑风险和压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指出。

  另一项重要作用则是重症救治。及早进行中医药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转重率;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阻断或减缓重症向危重症发展,促进重症转轻,降低病亡率。

  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热敷法……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中医在治疗重症过程中,用“组合拳”解决四大症状,与现代医学共同努力,达到留命治病、治病不伤正的效果,为患者后期康复打下基础。

  二曰“供”。面对当前药品供需矛盾,中药当如何保障有效供应?

  黄璐琦对此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重点中药的保障供应,配合工信部建立医疗物资生产保供的日调度机制,提供相应需求清单,统一调度重点医疗物资保障品种,摸清产能产量,推动企业稳产达产、扩能增产。

  多元化中药产品供给也得到推动。例如,前述中医药干预指引针对不同症状,推荐了70个中成药,供民众居家治疗使用。

  黄璐琦也提及,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制定防治方案、用药指南和指引,扩大中药选用范围。推动支持中医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加强院内制剂、协定处方的生产供应,加强中药汤剂使用,提供多元化的中药选择。

  中药原料来自人工种植、养殖和天然野生,采收有其时限。“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持续跟踪全国的中药材市场,尤其是抗疫中药材品种的供应和价格情况。”黄璐琦也提到,科学研判抗疫中药材的蕴藏量,加强对种植企业和农户的引导,也引导中药企业保持合理库存,做好原料储备,保证中药的供应与生产。

  三曰“养”。常言道:三分治,七分养。对于康复期间的咳嗽、乏力等症状,中医药亦有调节之法。

  近期,张忠德到访了广东郁南和广西阳朔,看到当地用无核黄皮干、金橘等当地药材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咳嗽症状,“这就是中医药在防病治病和康复过程中很好的办法”。

  据张忠德介绍,中医药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康复也有“组合拳”。药膳、饮食注重补气、健脾、润肺、安神。对于疲倦、乏力、睡眠不好,则鼓励运用非药物方法,如睡前用生姜、艾叶泡脚,打太极拳,练八段锦、五禽戏等。

  味觉、嗅觉下降也是新冠感染康复期可能出现的情况,中医药对其成因与治疗也有独到见解。

  “中医认为新冠感染主要侵犯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说,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肺、脾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就会遗留嗅觉、味觉障碍。“所以在恢复期治疗上,主要针对肺和脾这两个脏器进行调理。”

  医治、用药、康复,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已得到各方肯定。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入疫情防控,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中医药防治的“中国方案”为中国防疫提供了新动能,作出突出贡献。(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统筹兼顾,有力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随着中国经济从三年的新冠疫情中复苏,北京的街道再次出现拥堵,游客争相预订出国度假,企业预计商业活动将回升”“在北京和上海,戴着口罩的上班族再次挤满了地铁列车,城市的主干道上出现交通堵塞,通勤的车辆只能缓慢行驶”……多家境外媒体关注到,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转段,在许多城市,人们生产生活...

    时间:01-04
  • “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

      “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人民论坛)  李 拯  北京天安门广场,雄壮的国歌声激越高昂,国旗护卫队官兵动作整齐如一,和平鸽群在广场上空飞翔,人们自发来到现场,见证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新年第一场升旗仪式,传递着面向未来的希冀与信心,展现出团结一心的期盼与力量。  “明天的中国,力量源...

    时间:01-04
  • 转阴后咳嗽如何缓解?康复期如何恢复体力?解答来了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制图:安然...

    时间:01-04
  • 焦点访谈:十年贺词 点赞人民 点亮英雄的名字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穿过2022,我们来到2023。十年来,在每一年的新年贺词里,习近平主席都会为一些模范英雄人物点赞。他们有的人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有的人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伟大。他们都有着闪亮的人生、怒放的生命,也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心中有家国,眼里有梦想,脚下有力量。他...

    时间:01-04
  • 2023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稳步前行

      【央视快评】2023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稳步前行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地烟火气升腾、百业回暖。车站机场旅客明显多了,各大景区重新热闹了,很多家庭实现了久违的团聚,不少商圈人气也兴旺起来,尤其是受疫情冲击的餐饮业逐渐走出低谷,一些餐馆重现“排队等位”的景象。  相关部门的数据是...

    时间:01-04
  • 毅行大道天地阔——新征程上的中国将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题:毅行大道天地阔——新征程上的中国将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记者韩梁 赵嫣 刘品然这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3号码头(2022年2月19日摄)。新华社发(中远海运港口比雷埃夫斯码头有限公司供图)  万里山川日月新,毅行大道天地阔。当新年的阳光洒满世界的角落,...

    时间:01-04
  • 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使纪律始终成为“带电”高压线

      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本报记者 王卓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2022年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

    时间:01-04
  • 严字当头寸步不让 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

      严字当头 寸步不让  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  本报讯(记者 王鹏志)“我来上交一套茶具,不知谁寄给我的。”元旦前夕,浙江省玉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吴某某收到匿名快递而来的一套精美茶具,他按照相关流程填写《礼品礼金登记上交表》,到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上交了这套价值1800元的茶具...

    时间:01-04
  • 各地金融机构出台举措 为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送便利

      创新产品、定制服务、防范风险……各地金融机构出台举措——  为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送便利  本报记者 屈信明 葛孟超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4日 第 13 版)  核心阅读  近年来,各地金融机构出台创新举措,为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带来便利:通过定制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不断...

    时间:01-04
  • 访财政部部长刘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权威访谈)  ——访财政部部长刘昆  本报记者 曲哲涵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4日 第 02 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

    时间:0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