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华泰证券280亿配股引监管发声,券商频频大手笔融资为哪般

2023-01-04 09:13:10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张苑柯

  继2018年在二级市场募资142.1亿元之后,时隔4年,华泰证券(601688.SH)再一次出手募资。不同的是,金额几乎翻了一倍。

  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30日)晚间,华泰证券公司拟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股份,募资不超280亿元,所募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和营运资金。该募资规模与2021年中信证券并列,达到A股券商配股之最。

  2023年1月3日,华泰证券低开逾6%,盘中跌幅一度超过8%,截至收盘报11.89元/股,下跌6.67%。不只是华泰证券,2022年以来,上市券商融资步伐加速,已有包括中信证券、兴业证券等在内共计8家上市券商完成再融资,且其中多家通过配股实现再融资。

  面对头部券商的大额“补血”,证监会表示,作为已上市的证券公司,更应该为市场树立标杆,提高公司治理质效,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计划及方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要统筹平衡,审慎决策,切实维护各类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顶配”280亿元融资计划

  2022年12月30日盘后,华泰证券发布了配股发行预案。预案显示,公司拟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A股、H股股东公开配售新股,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280亿元。

  若以2022年9月30日的总股本90.76亿股测算,本次发行完成后,华泰证券总股本将增加至117.98亿股。根据以上假设测算,在不考虑募集资金使用效益的前提下,发行完成后华泰证券2023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较发行前将有所下降。

  具体计算,倘若2023年归属于华泰证券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2022年增长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收益从1.1876元/股下降至1.0314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稀释收益从1.1603元/股下降至1.0076元/股。倘若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2022年下降10%,则上述两组数据分别从0.961元/股下降至0.8346元/股,从0.9337元/股下降至0.8108元/股。

  华泰证券表示,此次募资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和营运资金,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除不超过20亿元用于补充其他运营资金外,主要用途为四大方面:不超过100亿元拟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不超过80亿元拟用于扩大投资交易业务规模;不超过50亿元拟用于增加对子公司的投入;不超过30亿元拟用于加强信息技术和内容运营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布融资方案后的首个交易日,华泰证券股价大幅下挫,而这一现象也曾在多个券商身上发生。

  比如东方证券在2022年4月17日公告配股消息后,4月18日A股股价开盘即跳空下跌,直至跌停。几乎同一时间段,兴业证券配股事项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兴业证券股价也在次日跳空下跌了7.89%。

  2021年2月26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公司拟向A股与H股股东,以每10股配不超1.5股,募资不超280亿元,成为A股史上最高募资规模。或许是为了增强股东信心,在发布配股预案的同时,中信证券还发布了2021~2023年股东回报规划,称将尽可能保证每年利润分配规模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0%。然而,市场反应却并不买账,公布消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2021年3月1日),中信证券A股报收25.62元,跌幅接近6%,全月跌幅达到12.33%。

  某券商非银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券商宣布配股后股价大跌时常发生,且在市场大幅震荡时尤甚。“投资者会考虑到,可能会出现原有股东不愿意继续配股的情况,而不配股就意味着手中股权被稀释,亏钱还不如卖出。市场行情不好,卖出的股东多了,股价自然下跌。而投资者有这样的悲观预期,连锁反应就是越跌越多。”

  券商缘何接连融资

  2022年以来,券商再融资持续提速,仅上半年就有多家公司开启了配股募资之路。

  2022年1月底,中信证券A股配股成功实施,募资总额为223.96亿元,创下A股市场证券行业配股融资规模的新高。当年4月,东方证券也表示A股配股事项落地在即,拟募资不超过143.33亿元,年底前成功募集127.15亿元。而后,兴业证券也拟通过配股募资规模拟不超140亿元,最终达成100.84亿元。2022年4月12日,财通证券也完成了A股配股发行,募资额为71.72亿元。2022年9月,中金公司公布配股预案,拟以“10配3”的比例配股8.77亿股,预计募集资金270亿元。

  除配股外,2022年还有上市券商通过定向增发、可转债等方式完成再融资。比如国金证券、长城证券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分别募集资金58.17亿元和76.16亿元;中国银河、浙商证券完成可转债发行,发行金额分别达到78亿元、70亿元。就在2022年12月26日,财达证券也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个再融资公告,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数量不超过9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

  在股市震荡的当下,券商缘何顶着股价下跌的风险接连发起再融资?或许,可以从财报上找到一些答案。

  以华泰证券为例,2019年营业总收入248.6亿元,同比增长50.35%;2020年的营业总收入是314.4亿元,同比增长26.47%;2021年的营业总收入是379.1亿元,同比增长20.55%。不难发现,虽然同比连年增长,但相对增速却在下跌。

  不仅如此,从指标上看,华泰证券已有多项数据接近监管线。截至2022年中,华泰证券资本杠杆率15.21%,接近监管预警标准的9.6%;流动性覆盖率142.18%、净稳定资金率131.44%,均接近监管预警标准的120%。同期,公司两融业务余额1158.7亿元,市场份额7.23%,排行业第2名;公司收益互换业务存续规模1295.86亿元,同比增长86.53%;场外期权存续规模1363.77亿元,同比增长206.75%。

  最新的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236.18亿元,同比下跌12.22%;归母净利润为78.21亿元,同比下降29.21%。分业务来看,前三季度经纪业务收入为53亿元,同比下跌11%;公司的信用和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1亿元、44亿元,同比减少31%、54%;自营业务收入为3亿元,同比减少88%。

  华泰证券的业绩难题不是个例,从整体券商行业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710.4亿元,同比下滑21%,归母净利润1021.2亿元,同比下滑31.2%;合计年化ROE为6.2%,同比下降3.9%。在此背景下,上市券商积极补充资本,无疑是在为拓展未来发展,提升ROE做好打算。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近年来券商融资多为满足重资产业务的资本金需求,两融等资本中介、证券及衍生品交易业务、增资子公司、补充运营资金等是最主要的募集资金投向。

  国泰君安表示,预计华泰证券再融资完成后将大大缓解风险控制指标压力,助推资本中介与客需型机构业务发展,从而快速恢复乃至进一步提振盈利能力。

  平安证券表示,近年来上市券商密集再融资,叠加财务杠杆提升,共同助力券商资产负债表扩张,同时资本市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场外衍生品、股票做市、注册制跟投等改革逐步落地,券商用表途径趋于多元化,有助于平滑投资业绩波动、撬动更高杠杆、提升ROE水平。

  信达证券也表示,部分券商资本杠杆率持续下行,当前阶段券商资本扩充将有利于未来一阶段的扩表进展,持续发力资金类业务以提升ROE。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汽协公布2022年1-11月汽车商品出口金额前十国

      中新网1月4日电 “中汽协会数据”微信公众号4日发布2022年1-11月汽车商品出口金额前十国情况简析。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汽车商品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国家依次是美国、墨西哥、俄罗斯联邦、英国、比利时、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和阿联酋。  与上年同期相比,美国、日本和德国增速略...

    时间:01-04
  • 天府可乐回应破产传言:不会影响正常发展

      中新网1月4日电 天府可乐官方微博4日针对近期网上流传的“天府可乐破产”的言论回应称,在有关报道中,申请破产清算的公司主体为中国天府可乐集团公司(重庆),其作为天府最初注册的公司,在历史发展中已完成了它的使命,并早在2018年,将天府可乐品牌、商标、配方、生产等逐步移交传承至天府可乐(重庆)饮品有限公司。因此本次破产清...

    时间:01-04
  • 涉嫌夸大宣传续航能力,特斯拉在韩国被罚28.5亿韩元

      韩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当地时间1月3日宣布,决定对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处以28.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40万元的罚款。处罚理由是特斯拉发布了“虚假、夸大且具有欺骗性的广告内容”。  韩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表示,从2019年8月开始,特斯拉官网上的广告夸大宣传其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认为广告中提及的续航里程仅可能在平均气温等...

    时间:01-04
  • 美联储等多家监管机构:加密资产相关风险不能转移到银行系统

      澎湃新闻记者 王蕙蓉  当地时间1月3日,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与货币监理署(OCC)在美联储官网发布加密资产对银行构成风险的联合声明(下称“声明”)。声明强调了与加密资产有关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监管机构相应的监管方法。  声明称,加密资产行业过去一年的巨大波动和脆弱性体现出重大风险。鉴于近期几家大...

    时间:01-04
  • 2022年A股IPO融资额创新高,信息技术行业成最大吸金兽

      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2022年IPO市场正式收官,A股与港股IPO年度TOP5榜单正式出炉。  澎湃新闻注意到,与2021年IPO年度TOP榜单,互联网公司大行其道不同,2022年最热板块为新能源,A股与港股IPO年度TOP5之中合计占据四席。除此之外,中字头企业表现最为突出,中国移动(600941.SH,00941.HK)与中国中免(601888.SH,01880.HK)分别拿下A...

    时间:01-04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站4日消息,1月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3年型号工作会议。  会上,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忠阳作题为《贯彻强军思想 坚持“三高”发展 圆满完成2023年型号科研生产任务》的型号工作报告,总结2022年型号科研生产工作,部署2023年型号科研生产任务。  报告指出...

    时间:01-04
  • 2023年销售目标400万辆?比亚迪回应:对2023年销售目标不好判断

      中证网讯(记者黄灵灵)1月3日,有消息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出比亚迪2023年年销量达400万辆的目标。对此,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比亚迪独家获悉,受疫情影响,市场、消费需求及供应链体系等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公司对2023年销售目标不好判断。比亚迪会根据市场的情况及变化,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灵活制定各项计划,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

    时间:01-04
  • 中央号召敢闯敢干 企业:2023年就是二次创业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永华︱湖南报道  “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2022年12月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12月15日,“我宣布,中联重科智慧工地启动!”中联重科董事长、CEO詹纯新按下了工程机械智...

    时间:01-04
  • “交房即交证”应成为商品房交易标准模式

      “交房即交证”是民生实事也是民心所望。相关部门有必要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交房即交证”找准政策和法律依据,拿出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作出统一的部署和要求,明确相关的职责分工、流程和保障性措施,让“交房即交证”成为不动产登记“规定动作”,成为商品房交易标准模式。  -李英锋  从1月1日起,河南省所有城镇规...

    时间:01-04
  • 字节跳动称网传员工与HR互殴不实

      中新网1月4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宋宇晟)近日有消息传“裁员没年终奖字节员工与HR互殴”。字节跳动相关人士向中新财经记者表示,网传“裁员没年终奖字节员工与HR互殴”信息不实。经排查,公司内部未发现互殴情况;字节跳动今年的年终奖评定工作还没有启动,一般在每年4月发放。(完)...

    时间:0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