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阳了”看病吃药医保咋报销?多地已明确→

2023-01-04 00:13: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4日电 (中新财经 邵婉云)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官方宣布1月8日起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阳了”之后看病吃药医保如何报销也成为关注焦点。近期,多地明确了报销政策。

  北京:将“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多种药品临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图自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网站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网站2022年12月17日发布消息,为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北京市保障工作力度,保障参保人员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用药需求,经国家医疗保障局批准,将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氨咖黄敏胶囊、氯芬黄敏片、氨溴特罗口服溶液6个药品临时纳入北京市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药品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按照甲类药品执行。通知自2022年12月18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23年3月18日。

  此外,北京还明确将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疏风解毒颗粒等疫情防控药品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安徽:新冠感染门诊费用报销比例统一为70%

  据安徽省医疗保障局网站消息,12月29日,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门诊救治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参保人员新冠感染在统筹区域内普通门(急)诊治疗时,发生的符合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其他规定的医药费用,纳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不设起付线、报销限额,报销比例统一为70%。

  同时,取消定点机构结算级别限制。将统筹区域内已开通基本医保统筹基金结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临时全部纳入新冠感染门诊统筹结算范围,支持参保人员及时获得门诊救治和保障待遇。

  针对新冠感染门诊费用的结算,通知指出,安徽省医保信息中心优化安徽省医保信息平台的结算系统模块,统一启用“新冠门诊(1102)”医疗类别,结算新冠感染的门诊费用。

  参保人员因临时外出、探亲等新冠感染异地就诊,或在暂不具备联网结算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或因跨年结转需暂停医保结算系统(停机),或因网络故障等导致不能现场即时结算的,可持相关门诊费用票据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手工报销。

  山东:新冠症状网上问诊纳入医保报销 与线下报销政策一致

  据山东省医疗保障局网站12月28日消息,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互联网医疗保障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新冠相关症状互联网诊察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与线下报销政策一致。

图自山东省医疗保障局网站

  同时,鼓励医疗机构提供24小时网上咨询服务,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透析患者和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提供就医及心理咨询、用药指导服务。

  通知要求,医保部门要及时结算支付“互联网+”医疗费用,加强智能审核,促进医保基金合理规范使用。

  河南:将14种医疗机构制剂和6种中成药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据河南省医保局网站12月30日消息,经国家医疗保障局批准,河南省医保局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用于新冠病毒防治的金蒡清疫颗粒等14种医疗机构制剂和青石颗粒等6种中成药临时纳入河南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支付范围,支付期至2023年3月31日。

  此前,12月9日,河南省医保局曾发文,将南阳市中医院申报的“九味清瘟饮颗粒”纳入河南省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按乙类药品管理,并明确医保基金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调剂的范围支付。同时,本着保本微利、让利于民的原则,河南省医保局会同南阳市医保局开展议价谈判,确定医保支付限额。经过多轮议价,制剂价格由51.41元/盒降至48元/盒,降幅为6.6%,进一步降低患者药品费用负担。

  广东:互联网首诊和抗原检测 医保给予政策支持

  2022年12月,广东省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通知》,参保人在“互联网+”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包括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首诊,并开具处方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诊查费和药品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药品配送服务费用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图自广东省医保局网站

  按照国家医保局部署,广东省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及相应检测项目,临时性纳入广东省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参保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费用,医保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另外,参保人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的费用,可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参保人配偶、父母、子女均可使用参保人个人账户在定点医药机构购买抗原检测试剂。

  湖北:36种新冠用药临时纳入医保

  据湖北省医疗保障局2022年12月29日消息,经国家医疗保障局批准,自2022年12月29日起,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福尔可定糖浆等36种新冠病毒用药临时纳入湖北省医疗保险报销范畴,报销比例按照甲类药品执行。

  此外,为保障医疗机构解热镇痛、止咳类感冒药等疫情防治用药供应,加强新冠感染治疗药品保供,满足群众所需,自12月16日起,湖北省医保局开通新冠感染相关急需药品应急挂网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已先后3批开展新冠感染相关急需药品应急挂网,实行先挂网后审核,分批挂网,应挂尽挂,确保全省医疗机构有序采购供应。3批新冠感染相关药品应急挂网清单中共涉及31个药品,均为感冒、发热、咳嗽等治疗药物,包含了市民急需的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小儿清肺颗粒、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人免疫球蛋白等。同时,对挂网药品小儿清肺颗粒进行了价格调整,由原先的94.8元/盒,降至79元/盒。

  云南:41个药品已临时纳入医保

  云南省医疗保障局2022年12月30日发布通知,将桑菊银翘散等41个药品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按甲类药品管理,医保支付时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

云南省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用药目录

  广西:15种新冠用药可刷医保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近期发布《自治区医保局关于将外感风痧颗粒等15个药品临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基金支付范围的通知》,通知明确,经国家医疗保障局批准,将外感风痧颗粒等15个药品临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按医保甲类药品报销。

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药品名单

  陕西:234种新冠用药临时纳入医保

  据陕西省医保局网站消息,2022年12月21日,陕西省医疗保障局、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三家单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将确诊和疑似患者使用《陕西省卫生健康委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陕西省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预防方案(第三版)和治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陕卫中医发〔2022〕53号)中推荐的107种中成药及省药监局、省卫健委组织专家遴选的对新冠病情针对性强、治疗效果较明显的两类127种药物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医保支付至2023年6月30日,保障确诊和疑似患者用药。(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科普: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亚型XBB更危险吗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近期,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亚型XBB引发的感染病例在一些国家有上升趋势。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相比,XBB的传播是否有不同?是否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重复感染?人们又该如何防护?  XBB是新冠变异毒株BA.2.10.1和BA.2.75的重组毒株,于去年8月在印度被首次发现。它和此前流行的BA.5.2...

    时间:01-03
  • “保健康、防重症”中医药如何发挥独特优势?新冠病毒感染用中药如何更科学有效?

      新华全媒+|“保健康、防重症”中医药如何发挥独特优势?新冠病毒感染用中药如何更科学有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热点关切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题:“保健康、防重症”中医药如何发挥独特优势?新冠病毒感染用中药如何更科学有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热点...

    时间:01-03
  • 军队医院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救治地方新冠病毒感染者 当好人民群众健康守护者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陈小菁、孙兴维)军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办公室近日称,军队医院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要求,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工作,强化分级分类救治,优化发热门诊设置,推进医疗资源准备,完善看病就医流程。广大军队医务人员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救治地...

    时间:01-03
  • 浙江今天新增新冠病例数日增约百万

      1月3日,浙江省疾控制中心发布“1月健康风险提示”。  近期,浙江省进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高峰,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仍继续处于流行季,以下的风险点需要广大市民朋友们重点关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  近期浙江省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日增约百万,预计1月疫情将进入高峰平台期。春节即...

    时间:01-03
  • 沈阳全力保障新冠病毒感染者及时救治 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

      中新网沈阳1月3日电 (李晛)1月3日,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沈阳市疫情防控工作第105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沈阳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和分级诊疗相关情况。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郁在会上表示,为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扎实做好沈阳市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全力保障...

    时间:01-03
  • 中国官方: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月3日发布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筑牢织密基层保健康防线。要按照服务人口15%至20%的标准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齐配足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的中成药、退热药、止咳药及抗原检测试剂盒,确保机构可...

    时间:01-03
  • 新冠实施“乙类乙管”后,中医药防治如何做?官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1月3日电(韦香惠) 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级医疗救治实践中,中国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药,对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

    时间:01-03
  • 国家药监局批准13个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上市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1月3日,国家药监局通过快速审评通道,批准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等13个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上市。获批品种中9个品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中推荐的常用对症治疗药物,四个品种为医用氧。(中新财经)图自国家药监局网站搜索复制...

    时间:01-03
  •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特殊人群感染新冠后吃中成药需咨询医师

      中新网1月3日电 在3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提到,一些特殊人群、家里面或者人群里面一些重点的老年人,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人群有慢性基础病的,比如有肿瘤的,还有免疫相关疾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做常规透析的,这些人群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以后,吃中...

    时间:01-03
  • 上海大力提升社区新冠救治与防重症能力 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分流”

      中新网上海1月3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上海正努力推动新冠重症感染者在社区层面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分流”。上海市卫健委3日对记者介绍,上海要求社区卫生中心对重点人群感染者进行评估:在市区专家组指导下,对符合指征的感染者,及时指导使用抗病毒药物(小分子药物),全力做到“早干预”。  据悉,依...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