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成渝经济圈:共谋“一盘棋” 跑出“加速度”

2023-01-03 09:41:2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重庆1月2日电(记者赵宇飞、李力可、周思宇、赵佳乐)重大项目密集“落子”、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崛起……2022年,重庆、四川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共谋“一盘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跑出“加速度”。

  川渝正以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在新的一年中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抢抓发展新机遇,持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领域建设全面提速。

  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提速

  川渝交界处,南北大道三期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中,铺路机缓缓向前推进……

  “三期工程联结重庆渝北区茨竹镇和四川邻水县高滩镇,预计2023年上半年通车。”成都路桥工区负责人李宇说,届时高滩镇到重庆江北机场的车程将从近2小时缩短至半小时。

  如今行走在川渝各地,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2年川渝共推进实施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160个,远超2021年的67个,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27%。

  交通领域,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川渝省际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达20条,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主体结构和第四跑道正加快建设中。

  能源领域,川渝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2022年上半年产量超过320亿立方米,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川南—渝西输气管道等项目加快推进。

  新基建领域,川渝已建和在建数据中心机架总量超36万个,成渝纳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算力枢纽节点布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相关项目落户成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着力扩大国内需求”。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建设将继续提速。川渝两地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3年川渝将共建24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3.3万亿元。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车间,一台台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包装完毕,几小时后就能出现在成渝多家整车厂的生产线上。

  “我们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机产品,与重庆的长安汽车、东风小康等车企紧密合作,实现逆势增长。”华川电装董事长耿辉雄说,2022年1至11月,企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

  统计显示,2022年上半年川渝汽车产业实现逆势增长,合计生产汽车139.3万辆,同比增长6.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

  川渝携手补链强链,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快形成。2022年,川渝协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8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39%;共建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9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20%。

  在川渝合作共建的西部科学城,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呈全面开花之势——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项目、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陆续落户或投入运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川渝将为产业链注入更多科创元素。近日在成都举行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上,双方讨论了《推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共同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力等5项重点任务、人工智能等5个重点领域、创新联合共建等5项运行机制。

  共筑改革开放新高地

  2022年12月30日,两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同时从成都和重庆发出,分别前往马来西亚和泰国,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川渝总运量突破60万标箱。

  2022年,以川渝为主要支撑点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逆势加速——新开通线路78条,是2021年的5倍多,物流网络已覆盖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8个港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如今在成渝地区,开放新高地正在崛起——货物可沿长江黄金水道出海;西部陆海新通道可通达东南亚等区域;从成渝地区出发的国际班列可直达莫斯科……

  与此同时,川渝正携手将各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建立跨行政区域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协作机制、建立跨省设立的联合河长办;构建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服务系统……

  改革,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截至目前,“川渝通办”事项已达311项,涵盖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太方便了!在川渝两地看病不用再重复检查了。”在成都务工的重庆人张彦说,得益于川渝医疗平台互联、系统互通、结果互认,她持成都医院的检查结果,可在重庆市垫江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就医。

  2022年新获批的四川成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重庆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已正式揭牌,川渝两地还分别就“共建世界级机场群”“共建对外开放大通道”进行了研讨,进一步释放出共筑改革开放新高地的信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川渝打造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双昌”合作园驶入“快车道”

    图为位于重庆荣昌区的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 重庆荣昌区供图  中新网重庆1月2日电 题:川渝打造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双昌”合作园驶入“快车道”  中新网记者刘相琳  还不到一个月就要过春节了,重庆荣昌种养大户陈开文正忙着给稻田里的小龙虾喂食。为了实现了一水多用的目标,陈开文从2022年开始尝试稻虾综合种养,在水稻...

    时间:01-02
  • 城市解局: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 杭州余杭落子何意?

      中新网杭州1月1日电(王逸飞 张煜欢)浙江杭州,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日前迎来一项新的使命。  杭州市余杭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日前举行。余杭官方正式提出在当地北部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迭代构建包括其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五千年发展轴在内的“两廊一轴”发展空间新格局。...

    时间:01-01
  • 从烟火气、忙碌劲儿看更好统筹丨下好统筹一盘棋 打好发展主动仗——各地各部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题:下好统筹一盘棋 打好发展主动仗——各地各部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新华社记者   助企纾困松绑减负、精准施策扩大内需、调配运力稳价保供……连日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多地多部门部署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加力稳就业保民生,下...

    时间:12-30
  • 西部陆海新通道川渝总运量突破60万标箱

      中新社重庆12月30日电 (张旭)两列载有轮胎、摩托车配件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30日从成都、重庆发出,将经广西钦州港分别到达马来西亚和泰国。本次班列发运,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川渝总运量突破60万标箱。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10.5万标箱,同比增长29%;货值1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

    时间:12-30
  • 民企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吃下发展“定心丸”,发力推进数实融合

      中新网12月30日电 题:民企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吃下发展“定心丸”,发力推进数实融合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定下“风向标”。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位民营企业家在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亮明了党和政府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支持态度,也会...

    时间:12-30
  • 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四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题: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戴小河、邹多为、王优玲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这次会议牢牢抓住影响当前我国发...

    时间:12-28
  • 川渝两地高院举行“建工解答”云上会签仪式

      中新网重庆12月28日电 (梁钦卿)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8日举行“建工解答”云上会签仪式。会上,川渝两地高院以“云签约”方式共同签署《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  据悉,由两地高院针对某...

    时间:12-28
  •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扎实做好明年发展改革工作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传达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并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决把...

    时间:12-28
  • 突出一个关键:统筹协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三

      新华述评|突出一个关键:统筹协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三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突出一个关键:统筹协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王优玲、潘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一年。中央经济...

    时间:12-27
  • 突出一个关键:统筹协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三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突出一个关键:统筹协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王优玲、潘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提出“六个更好统筹”,强调“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

    时间:1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