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医美行业加速复苏,新氧与经济成长共振展现利好预期

2022-12-29 19:31: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们将坚持普惠医美之道,让消费者获得物美价廉的医美服务,也让合作伙伴得到更多发展机遇。我们看好医美市场发展潜力,有决心克服短期内的不确定性,更多地让利于民、让利于合作方”,近期,新氧集团董事长兼CEO金星表示。

  当下,随着社会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医美行业也迎来了令人期待的利好。而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求美者对于医美乱象的容忍度也越来越低。在这一趋势之下,新氧一方面在产业链上不断整合药品器械、医生、机构等资源,为机构赋能,另一方面则面向求美者简化决策流程,为用户提供质优价好的医美服务。让高品质的医美机构也能更好地链接消费者,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实现更高的增长潜力。在新氧一系列服务体系的助力之下,新氧的价值也得以越来越全面的展现。

  助力机构精细化运营,新氧Q3季度付费机构增长28%

  在过去十几年,医美行业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大众印象里的“高端消费”逐渐转变为一种时尚潮流的生活方式。这背后既有消费者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整个医美行业——尤其是轻医美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与互联网医美的快速发展有关。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互联网医美行业的先行者之一,新氧在推动医美行业发展的道路上也有着多样化的探索。而随着医美逐渐转变为“生活方式”,普惠医美也成为新氧发展的愿景。“在线上化的透明机制下,医美服务的价格向价值回归。对于新氧而言,普惠医美既是发展趋势,也是改善服务、调优价格的动力,有益于业务生态的良性循环”,金星表示。

  来自新氧财报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第三季度,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新氧仍然取得了3.233亿元的营收,环比增长4.6%,与此同时,新氧平台上的付费医疗机构数已达6199家,同比增长28%。

  这一数字的取得,源自于新氧运营策略的优化。据了解,在B端,根据不同的机构的诉求,新氧动态调整机构的运营策略。基于变现效率的考虑,对于具有较强付费能力的头部机构,新氧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提升了企业自身的运营效率,在金星看来,这也是能够使得付费机构数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

  对于C端消费者,新氧实行全行业动态比价,将“普惠”真正落到实处。

  从运营效果来看,新氧持续优化的运营策略,一方面为机构进行了更好的背书,有效提升了转化率,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机构对新氧的信任感。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新氧推出了新氧优享业务,致力于打造干净透明的医美行业标准,对履约标准具有较强的管控。以超声炮项目为例,消费者不仅可以享受到超声跑项目1v1定制变美方案,还可以全程享受专属管家陪同。数据显示,优享用户的口碑评分均在98.6以上,更好的满足了消费者在轻医美趋势下的个性化需求。

  加速全产业链布局助力行业建设 把握复苏利好开启加速成长

  在金星看来,在过去几年中,新氧一直在做的事情,是不断尝试互联网与医美行业融合的更多可能,并为行业探索更为高效和多元化的成长道路。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获取信息更便捷容易,极大消除了传统医美消费中存在的信息差,提升了消费者对于医美的信任感。而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推进医美行业的透明化、规范化发展,为求美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也是新氧努力的方向。

  目前,新氧的努力已经不止于信息的筛选与展示,而是更加全面的深入产业链,推动行业的生态建设。如新氧此前收购的业内知名激光设备企业奇致激光,在今年三季度就继续保持了对光电类市场的教育和渗透,在全国范围内参与学术会议以及自办临床光电技术学习班有20多场,覆盖超过2.5万机构医生代表。同时,奇致云学院联合医美专业学会和医院,组织医美专业光电知识的直播课程10多场,累计覆盖机构医生超过10万人次。

  此外,在推进医美行业合规发展与自律方面,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新氧拦截涉嫌违规信息约90万条;处理平台违规信息53.94万条;2022年平台“反作弊系统”再升级,识别并屏蔽虚假评价超10万条,识别并处罚虚假交易订单8.32万单。同时,截至2022年11月,新氧已针对全平台数千家医美机构的经营资质开启新一轮盘查,相关资质信息将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家卫健委查询结果进行比对校验,依据校验情况要求相关机构立即整改或做“一键下架”处理。

  “今年11月,董事会批准了一项回购计划,公司被授权在今后12个月内回购不超过1500万美元的股票。这充分体现了新氧管理层对企业前景的看好,有益于维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释放长期稳健发展的信号”,金星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医美行业是一个必须依托线下场景进行消费的行业,此前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医美行业的成长的确受到了一定影响,但随着社会秩序逐步恢复,医美行业也将重回高速增长的轨道。而对新氧来说,医美机构付费数等关键指标的增长,则代表了业内头部的机构对于新氧以及整个医美行业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在这一形势之下,未来新氧的加速成长也十分令人期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这是最近医生护士的朋友圈

    这是最近 医生护士们的朋友圈 急诊医生高佳敏 坚守了又一个急诊夜班后发圈 “容许我当两天逃兵” 她给自己的病假设定了 一个期限:两天 急诊医生金鑫,短暂病假后返岗 虽然心里放不下家中97岁的姥姥 但还是一头扎进 “人潮汹涌”的急诊大厅 放射CT量急剧上升 孙军主动请缨返岗,投入战斗 骨科的管医生 跑去“发热门诊”支援...

    时间:12-29
  • 一名基层家庭医生的一天

      71个门诊患者、30余条远程咨询、病床查房……  一名基层家庭医生的一天   12月26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这无疑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出了新要求。相关实施方案指出,要“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

    时间:12-29
  • 孩子“阳”了发烧怎么办?儿科医生教你正确物理降温

      人民网记者闫妍  发烧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常见症状。孩子“阳”了持续高烧怎么办?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应急总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葛丽霞。  葛丽霞表示,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后,家长不要太过惊慌和焦虑。若孩子体温较高时可服用退热药,药物降温同时还可辅助物理降温。  葛丽霞说,物理降温优选温水擦拭法。让孩子处于室温25℃左...

    时间:12-26
  • 全网都在求止咳,医生紧急提醒千万别乱吃药!

    #你还在咳咳咳吗##一直咳嗽会引发肺炎吗#近日多条与咳嗽相关的词条登上热搜  很多网友反应,自己阳了十多天都转阴了,却还是咳嗽不止。有网友担心,一直咳嗽会不会咳成肺炎?  对此,武汉市中医医院肺系病科副主任医师卢丽君表示,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肺炎却会导致咳嗽。  感染新冠病毒后,即使核酸和抗原...

    时间:12-26
  • 上海探索派出麻醉医生支援“120”院前急救

      中新网上海12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上海的“120”及整个院前急救体系迎来“大考”。在“120”急救人员亟需“输血”的当下,上海探索派出麻醉医师支援院前急救。  据上海市卫健委方面26日介绍,15家三级医院的45名麻醉医师支援市急救中心;上海7个中心城区派出逾190名医生支援上海市急救中心;各郊区卫健委组织区属医院56名...

    时间:12-26
  • 老人感染新冠,家里要配备制氧机吗?医生解答→

      在购买防疫物资的过程中,许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家用制氧有必要配备吗?有基础病的老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是否可以在家吸氧呢?一起来听听医生的解答。  通常情况下,在呼吸科有两种疾病,医生可能会建议家属给患者买制氧机——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和严重的间质性肺病。医生提醒,在不缺氧的情况下,吸氧其实没有太大的帮助。如果病人确实...

    时间:12-26
  • 老人感染新冠,家里要配备制氧机吗?医生解答

    原标题:老人感染新冠,家里要配备制氧机吗?医生解答→在购买防疫物资的过程中,许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家用制氧有必要配备吗?有基础病的老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是否可以在家吸氧呢?一起来听听医生的解答。通常情况下,在呼吸科有两种疾病,医生可能会建议家属给患者买制氧机——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和严重的间质性肺病。医生提醒,在...

    时间:12-26
  • 新冠感染后咳嗽不止?医生告诉你这样做

      新华社成都12月24日电(记者 董小红)新冠病毒感染后,不少人出现了咳嗽、发热、肌肉酸痛等临床症状。部分感染者在转阴后,仍有咳嗽的情况。新冠感染后咳嗽不止,甚至痰中有血丝怎么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刚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题一:感染新冠后的咳嗽跟一般感冒引起的咳嗽一样吗?   王刚:新...

    时间:12-24
  • 新华全媒+丨新冠患者怎么合理就医?听听急诊科医生的建议

      新华社长沙12月23日电(记者帅才)近日,一些医院急诊科和发热门诊收治的发热病人增多。新冠患者什么情况需要到医院看病,怎么合理就医?记者采访了急诊科相关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科张宏亮教授说,轻症和无症状患者不建议挤到急诊科就医,可以居家观察。现在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流感患者也随之增多。目前,由于发热病人...

    时间:12-23
  • “阳”了以后,你是否也想问医生这些问题?(第二集)

      奥密克戎毒株真的分好坏吗?鼻塞太难受该怎么缓解?有基础疾病的人又该如何科学防护?   新华社记者张扬再次连线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听听医生的答案。   记者:张扬 宋育泽 马原驰 麦凌寒 李桢宇 赵世通   编辑:宋育泽 麦凌寒   新华社张扬工作室制作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时间:1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