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市场在调整中前行

2022-12-29 16:49:53

来源:北京晚报

  2022年上半年,受多地疫情反复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全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商品房销售规模大幅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首次负增长。下半年,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持续出台,尤其是11月,支持房企融资、核心城市调控优化等地产利好政策频出,企业资金压力将得到一定缓解,实现以时间换空间。虽然在此情况下,房地产市场难改全年下行态势,但未来销售逐渐企稳、市场信心不断回升已成为可预期之事,行业将恢复平稳发展

  政策

  多举措提振市场

  2022年,房地产政策进入全面宽松周期,在“房住不炒”总基调指导下,监管部门多次出台利好政策,从支持需求端到支持企业端,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也为地方因城施策释放空间。2022年已有超300省市(县)出台政策近千条,达到近年峰值,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强,对需求端政策的优化频发,多地房贷利率达历史低位。

  2022年伊始,多个三四线城市先后发布楼市新政,通过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发放购房补贴等方式,拉动楼市需求。

  4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月,停工断贷事件爆发以来,购房者置业信心再度受挫,房地产市场二次探底,为此,中央及地方出台一系列“保交楼”举措。7月中下旬,银保监会多次表态,要协同地方政府,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保交楼首次被写入政治局会议文件并与稳民生相并列,足见中央高度重视。

  8月,住建部、财政部、央行等多部委联推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专项借款初期规模达到2000亿元,中央财政会根据实际借款金额予以1%的贴息。

  第三季度,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4次部署房地产,从“合理支持”到“支持”,从“因城施策”到“灵活运用政策”,整体政策基调向宽松积极渐进。

  进入第四季度,政策支持楼市复苏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16条”“第二支箭”“第三支箭”相继落地。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与此同时,会议明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些“重磅”的表态都给了房地产市场以巨大的正向提升,促进市场企稳恢复、改善房企资金面。

  市场

  全年处于“低温”状态

  整体来说,2022年的房地产市场在低迷中度过。上半年重点城市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超四成,购房者置业信心不足,成交规模为近几年同期最低水平,市场延续调整态势。5-6月,政策优化叠加疫情影响逐渐弱化,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略有恢复。

  第三季度,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活跃度不足,“金九”成色欠佳。其中,7月受传统销售淡季、供应放缓、“断供”事件等因素影响,市场活跃度明显下降,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超三成,环比由增转降。8月市场情绪延续低迷态势,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环比均降,但低基数下降幅相较于7月均收窄。进入9月,重点100城成交面积环比略有增长,同比降幅仍超两成,“金九”表现不及预期。

  进入第四季度,楼市热度依然在“低温”中僵持。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1亿平方米,销售额9816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3.3%和32.2%,降幅较上月分别扩大了10.0和8.5个百分点。

  2022年1-11月,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0.06%,涨幅较去年同期收窄2.4个百分点;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0.55%。下半年以来,受市场下行压力加大、居民购房预期持续走弱、房企打折促销等因素影响,房价持续下行。

  重点100城1-11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规模同比下降36.7%,尽管需求端政策不断优化,但多地疫情反复、“断供”事件频出等超预期因素导致房地产市场修复不及预期,年底市场表现未见好转。

  土地

  推地拿地意愿均不足

  随着房地产进入阶段性下行周期,寒意也传递到了土拍市场。新的市场环境下,对于那些拿地的企业而言,也均是聚焦优势地区和优势板块,运用数据工具科学决策,不盲目拿地,从投资端规避风险。

  2022年,受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房企资金承压影响,政府推地及房企拿地意愿均不足,全国300城住宅用地供求两端均缩量明显,绝对规模均降至近十年同期最低水平,成交楼面价结构性小幅上涨,流拍撤牌率仍在高位,土地底价成交占比持续走高。民企拿地意愿不足,央企国企第二批次后拿地渐显乏力,地方国资拿地金额占比逐批次走高。

  从上半年来看,各线城市住宅用地供求规模均下降,成交规模降幅均在四成以上。其中,一线城市推出面积同比降幅超两成,二线、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整体表现仍较低迷,推出面积同比降幅均超四成,成交面积降幅均在50%以上。

  多城市供地量虽然缩减,但为了提高企业拿地积极性,地方政府提高供地质量,优质地块增加带动一线和二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结构性上涨,而三四线城市受市场下行影响较大,成交楼面价同比下跌超两成。

  第三季度,各地政府推地意愿仍不足,各线城市住宅用地推出面积同比降幅均在三成以上;成交方面,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同比增长,二线城市同比小幅下降,三四线城市同比降幅超三成。

  为了减少流拍,促进土地成交,多座城市在土地供应端释放利好,包括降低拍地资质、减少土拍保证金比例、延缓土地价款缴纳期限、降低配建要求等减少房企拿地压力。

  从实行集中供地的22座城市来看,临近12月中旬,22座典型城市基本已完成了2022年第三轮集中供地。随着下半年以来楼市提振政策的明朗,多座城市在今年增加了供地次数,第四批、第五批甚至第六批集中供地在年底陆续推出。

  企业

  座次排名深度洗牌

  市场整体回落之下,给房企的销售业绩带来显著影响。

  2022年1-6月,TOP100房企累计销售额均值为356.4亿元,同比下降48.6%。其中销售额超千亿房企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0家;超百亿房企8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7家。业绩目标方面,2022年上半年,15家代表房企目标完成率均值为32.0%,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50.5%。

  不过,也应看到,在房地产市场的低温态势下,国央企继续发挥担当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经营稳健的民企也在防控风险前提下,积极作为,把握机遇。一些出险企业也切实解决自身问题,化解风险。房企在此轮行业调整中逐渐形成共识:房地产行业市场空间仍较大,仍需积极作为,抓住新一轮市场重启机遇,实现稳健发展

  2022年1-11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42.1%,16家房企业绩超千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家;拿地总额同比下降50.5%,头部企业投资呈现向核心城市聚焦、强化城市和区域深耕;房企融资规模同比降幅近五成,成本小幅上升,新政下融资蓄势待发。

  行业的变化之下,企业经营状况各有不同。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头部房企排名座次深度调整。根据中指院的数据,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为碧桂园、保利发展和万科,前11月的销售额分别是4373.5亿元、4001.0亿元、3767.0亿元,也是三家销售额在3000亿元线以上的企业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企稳恢复,企业新开工积极性或将有所修复,特别是热点城市新开工节奏有望加快。文/陈静思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优化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 优质房企金融支持发力

      证券时报记者 张达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重点。其中,对房地产的两处表述,分别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和“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部分提出。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记者提问时也充分肯定了释放住房改善需求和避免房地产行业风险的重要性,这也是明年房地产...

    时间:12-29
  • 银行授信房企金额近5万亿元 明年信贷投放仍将保持增长

      记者 彭 妍  近期,支持房企融资的信贷“第一支箭”政策效果显现,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于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支持。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自从“金融支持16条”发布实施以来,近期有120多家房地产企业获得银行授信。从银行端来看,60多家银行机构落实政策精神,积极向房企授信,总额度超过4.8万亿元。  具体授信还...

    时间:12-28
  • 房企再融资紧锣密鼓 加快风险出清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陈 潇  “第三支箭”射出已近一个月,在A股和港股市场中,涉房企业频发再融资计划。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11月28日证监会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以来,截至12月25日,已有32家涉房上市企业筹划股权再融资,其中8家H股房企配股融资,24家A股涉房企业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公告。  ...

    时间:12-26
  • 房企再融资活动正沿着三大逻辑线展开

      王丽新  “第三支箭”正在发力!自11月28日证监会宣布恢复上市房企再融资至今,已有32家涉房企业发布配股或定增融资公告,其中,8家H股公司募资超100亿港元,24家A股房企中有8家公布募资规模,合计约174亿元人民币。  从整体来看,时隔近7年重启房企股权融资,中断12年后允许房企借壳上市,目标皆是吸引增量资金入场,引导房地产行业加...

    时间:12-26
  • 为“保交楼” 上保险!平均一天一家房企抛出再融资计划

      12月22日晚间,新黄浦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用于“保交楼、保民生”相关的房地产项目,这是股权融资松闸的“第三支箭”政策发布后,A股房企筹划再融资的又一案例。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自11月28日证监会宣布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有福星...

    时间:12-24
  • 房企股权再融资快跑入局,股价波动加剧

      房地产“三支箭”出弓近一个月后,房地产股权融资大门持续敞开,各大房企纷纷快跑入局。  万科A日前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制定了拟以新股配售方式、向非关联人士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的方案。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自11月28日证监会宣布恢复上市房企再融资以来,已有25家上市房企发布配股或定增融资公告。  与此同时,政策面暖...

    时间:12-22
  • 为什么说等了三年,我们才等到政策优化调整的最佳时机?

      最近网上有人调侃:  “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奥密克戎的味道。”  的确,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到来。  大部分人都可以坦然面对。包括我自己,阳了...

    时间:12-20
  • 2023年房企580亿美元债待偿 “内保外贷”重启下海外融资规模有望扩容

      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陈 潇  继龙湖集团获中国银行7亿元“内保外贷”支持之后,近日有消息称,中国工商银行也拟为碧桂园提供“内保外贷”,贷款规模初定为3亿美元,具体金...

    时间:12-19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

      中新网12月16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

    时间:12-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