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天眼查发布报告:数字化加速推动生产、生活、治理方式变革

2022-12-29 13:28: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逐步融合,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明确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近年来,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正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近日,天眼查《2022中国数字经济主题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8.3%,占GDP比重为7.3%,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正经历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2021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1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占GDP比重为32.5%,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向纵深加速发展

  产业数字化成为新引擎

  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在2022中国信息通信大会上表示,5G、工业互联网等在扩大有效投资、增加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较“十三五”初期扩张了一倍多,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业内专家认为,从数字经济发展路径来看,上游是数据价值化重构,中游是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下游是数字化治理。从三大产业结构来看,数字经济正在深度激发产业潜能。

  首先,数字经济力促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服务精准化和制造过程数字化。报告显示,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专利复合增长率达41.9%。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322台/万人,相较2012年增长13倍。近10年来,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数量逐年上升,仅2021年新增机器人相关企业就达到12.39万家。业内专家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从零部件、整机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企业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技术赋能,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化产业。这样看来,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是传统制造业理念变革的战略选择,也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同时,智能制造位列产业数字化上市公司数量分布首位。报告显示,产业数字化上市公司分布中,“智能制造”领域上市公司分布最多,有2443家公司占比67%;第二为“其他数字化效率提升业,有642家公司占比18%;第三占比最多的为“数字商贸”,有243家公司占比7%。

  其次,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农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新局面、新机遇和新发展。报告显示,农机自动驾驶是当前的核心需求。2021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机应用北斗终端超过60万台套,产品溯源、智能灌溉等智慧农业新模式得到广泛推广。此外,2021年,农业机械相关专利申请4605项,同比增加27.6%;智慧农机相关专利申请146项,同比增加71.8%。天眼查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农业生产、加工等环节加速推进数字化建设,“三农”数字化综合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最后,数字经济为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机遇。当前,需要全面加快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业的品质与效益。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规模全球领先,网约车、网上外卖、数字文化、智慧旅游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报告显示,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快速增长,由2012年的8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2.3万亿元,年均增长20.3%。此外,截至2021年10月,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覆盖了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由此可见,数字经济与居民消费升级形成新的交汇,为我国消费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发展数字经济已成共识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9%,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3.8个百分点,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数字经济新基建投资高速增长。业内人士表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数字经济将有效带动投资提质增效。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实体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来,各地数字经济相关政策颁布数量逐年上升,其中2021年出现爆发性增长,较2020年度增长近150%,80%左右的政策是近5年内颁布的,发展数字经济已成各地趋势和共识。报告显示,2012-2021年,十年间,数字经济相关政策数量从19项增长到335项。北京、上海、广东,三地2021年数字经济政策颁布位居前三。

  具体来看,数字经济的“北京方案”再迎新突破。11月25日,北京市通过《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这意味着,北京向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迈进的过程中,有了更坚实的法治保障。比如,成立全国首家新型数据交易所,首次对外发布包括全国首发数字交易合约;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聚集273家企业,“四梁八柱”企业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全产业链布局已经完成。

  此外,上海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构建企业数字生态朋友圈。报告显示,2017—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复合增长率达86.2%,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面对数字经济“风口”,深圳出台政策措施,报告显示,深圳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逾三成,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在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同时,全力构建数字经济产业新生态。

  天眼查报告显示,各地发布的数字经济政策数量与当地GDP经济总量高度正相关。相较于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来说,东北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政策较少,广东省的数字经济政策发布最多。此外,数字经济还催生了新职业,97个数字职业彰显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地及时出台培养和鼓励相关领域人才发展的具体措施,为地方数字经济发展打好人才基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华全媒+|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看2023年“三农”工作这么干

      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会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向全党全社会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强农重农的强烈信号。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时间:12-28
  • 陕西:“十四五”期间支持新增“双一流”高校 建设资金将达43.7亿元

      中新网西安12月26日电 (杨英琦)记者26日从陕西省财政厅获悉,该省日前新增下达高校“双一流”建设补助资金2.8亿元,支持省内高校高水平和优势学科的培育发展,全年累计安排高校“双一流”建设资金达到9.3亿元。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陕西省将着力提升高校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力争新增1至2所学校,3...

    时间:12-26
  • 科创50爆发!专精特新站上风口,这些股票直线涨停!

      今日早盘,A股整体震荡反弹,科创50指数一马当先涨近3%。不过受节日效应影响,两市成交仍旧维持地量运行。盘面上,旅游、农业、专精特新、新能源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房地产、熊去氧胆酸、酿酒等板块跌幅居前。  虽然大盘有所反弹,但市场疲态仍较明显,今日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各有1只新股上市交易,不论是发行价高的创业板新股...

    时间:12-26
  •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看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战略部署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题: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看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战略部署  新华社记者  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

    时间:12-24
  •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看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战略部署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题: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看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战略部署   新华社记者   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习近...

    时间:12-24
  • “三农”向好 全局主动

      冬至时节,贵州各地抢抓农时,扦插、换盆、修剪、松土、管护幼苗;江苏淮安洪泽区,农户们忙着打理大棚,加紧对各类农作物进行除草、御寒等农事管理;河北石家庄农民开展冬管、冬种、冬收工作……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我们这样...

    时间:12-24
  • 三部门:“十四五”期间建设30个左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融合发展示范区”)申报评选工作。  《通知》提出,要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建设30个左右文化禀...

    时间:12-23
  • 报告:“十四五”期间高排放行业预计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陈杭)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发布的《2022绿色发展报告》显示,除现有的发电行业外,预计“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也将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2022绿色发展峰会日前在京举办。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发布《2022绿色发展报告》,并联合清华经管学院...

    时间:12-22
  • 《“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规划》印发

      本报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李红梅)近日,中国气象局与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沿黄河九省区联合印发《“十四...

    时间:12-21
  • 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业界聚焦化工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

      人民网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 夏晓伦)“加快石化产业智能制造水平提升,深入推进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和今后一段时期石化全...

    时间:1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