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消费将成拉动明年中国经济主要动力

2022-12-28 09:56:11

来源:证券时报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尽管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仍较为严峻,但国内外金融机构普遍看好明年我国经济的恢复发展态势,多家国际知名机构上调对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证券时报记者近日专访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详解对明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消费、出口、地产、汇率等热点经济问题的看法。

  闪辉表示,受低基数以及疫情防控优化措施超预期等因素影响,预计明年中国经济会有明显恢复,因此高盛将明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从4.5%上调至5.2%。明年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将转向消费,旅游和娱乐等最受疫情限制的消费领域拥有最大的回升空间。此外,明年增长预期改善等有利因素有望推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小幅走强。高盛股票策略分析团队也看好亚太区域市场的境内外上市中国股票,维持对A股和港股超配的建议。

  上调明年中国经济

  增速预期至5.2%

  证券时报记者:请问高盛为何最近会上调对明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

  闪辉:我们是在中国公布11月经济数据后更新了对今年四季度和明年经济增速预期。11月的经济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短期内中国经济社会活动仍有向下压力,预计这一情况12月也会延续,因此我们调低了对中国四季度经济增速的预测。不过,受低基数以及疫情防控优化措施超预期等因素影响,我们预计明年中国经济会有明显恢复,因此将对明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从4.5%上调至5.2%。

  分季度看,我们原先预计明年4月疫情管控措施会彻底放开,届时三季度将迎来年内经济增长高点;但现在看,疫情管控措施的放开步伐比预期快,我们认为明年经济增长的高点会从三季度提前至二季度。对于一季度,预计1月经济还是会受疫情扰动影响,2、3月经济是否会明显反弹尚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预计明年一季度环比经济增速折合成年化为4%左右,二季度则会到13%左右。

  消费将成拉动

  明年中国经济主要动力

  证券时报记者:从海外经济重启的经验看,疫情管控措施放开后消费会出现恢复性反弹,您如何看待明年中国的消费增长潜力?

  闪辉:预计明年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将由投资转向消费。在消费类别下,旅游和娱乐等最受疫情限制的领域拥有最大的回升空间。不过,也不能对消费的反弹时间和反弹强度过于乐观。从一些亚洲经济体放松疫情管控措施后的消费恢复情况看,在重新开放的第一个季度里,韩国等一些经济体的实际消费反而是下降的,到第二个季度才开始大幅度反弹,预计中国也将呈现类似情况。

  消费反弹的强度则取决于后续疫情演变形势、政府支持消费的举措以及居民消费偏好等因素。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数据看,美国受益于疫情期间直接向居民部门发钱影响,居民消费反弹强劲,目前储蓄率比疫情前水平还低;但除美国之外,大部分国家因为并没有像美国那么大力度直接发钱,疫情管控措施放开后,居民储蓄率只是恢复到疫情前的大致水平。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居民消费将继续朝向趋势水平回升。从全年来看,我们预计居民消费实际同比增长8.5%,隐含2023年全年消费增速仍低于趋势水平;预计2024年居民消费实际同比增长7.5%,到2025年恢复至趋势水平。

  证券时报记者: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您对于明年扩大消费有何政策建议?

  闪辉:消费增速的高低受预期和能力影响,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逐步优化放开,市场对于明年经济转好的信心是比较普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接下来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更有效地提振消费能力。对于后者,我认为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可以考虑对特定群体直接发钱或消费券,这既可以提高对特定群体的精准性救助,也可以提振边际消费倾向高的群体的消费意愿。

  证券时报记者:市场对于明年放松入境疫情管控措施有较高期待,您认为这将对中国的“出境游”带来多大程度的提振?

  闪辉:疫情管控措施的逐步放开,我们预计将显著带动居民部门的出境游和货物进口等消费需求的上升。其中,对出境游的溢出效应最为明显,其次是货物进口的上升。就各市场而言,中国香港地区将是内地放开最大的获益者,潜在受益规模或达GDP的7.6%。

  具体来看,在国际差旅方面,疫情期间,计入海外留学生学费等支出的内地旅行服务进口每年规模约1000亿美元,疫情前这一数字规模在2500亿美元左右。明年早些时候入境疫情管控措施明显放松,初期受航空公司运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出境游可能不会有快速明显增加,但到2023年年底可能会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2024年上半年有望迎来更为明显的快速增长。从受益的亚洲地区看,中国香港地区、泰国、越南和新加坡将获益最多。

  房地产市场改善步伐

  可能缓慢而波折

  证券时报记者:受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影响,您如何看待明年中国的出口形势?

  闪辉:出口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拉动作用明显,根据我们的测算,出口对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有0.8个百分点左右的正面贡献,但受外需不振影响,出口会对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速带来大约-0.5百分点的拖累。这是基于一种基本情景的假设,在基本情景假设中,我们认为明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只有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认为明年美国经济并不太可能陷入衰退,这是基于目前美国相对坚挺的就业数据、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等多重因素考虑得出的判断。

  如果明年美国经济增速只是温和放缓而非陷入衰退,那么对中国的出口来说就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滑,因为不同于韩国等东亚经济体以出口芯片、显示器等电子零部件为主,中国出口产品的种类更为广泛,整体出口形势也就会相对稳定。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房地产行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随着“地产金融16条”等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举措落地,您如何看待明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

  闪辉:房地产是中国经济中最大的单一领域,其高低起落通常对于整体GDP增速影响显著。我们预计,得益于相对有利的基期效应以及房地产政策小幅放松,房地产相关活动的增速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改善。但是,改善的步伐可能缓慢而波折,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大幅回暖可能性较低。许多低线城市因结构性因素不太可能在本轮放松周期中全面复苏,开发商融资状况的显著改善需以更深更广的政策放松为前提,在大城市和小城市、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央国企开发商和民企开发商之间的分化走势将依然显著。预计2023年整体GDP受到的拖累将收窄至1.2个百分点,而2022年为2.2个百分点。

  人民币汇率有望小幅走强

  看好中国股票表现

  证券时报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货币政策的部署安排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不少观点认为明年货币政策环境会随着经济恢复而边际收紧,您怎么看?

  闪辉:受短期内疫情形势仍较为严峻影响,经济活动会受到抑制,不排除明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有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总体看,明年上半年货币政策还是有望保持相对宽松的环境,不过随着经济持续恢复,货币政策也会朝着正常化方向回归,至于何时调整、调整到何种程度,还是要随时根据明年经济的变化情况审时度势。

  证券时报记者: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又有所走强,综合明年的经济增长、跨境资金流动形势看,您认为明年人民币汇率会有何表现?

  闪辉:我们认为明年人民币汇率小幅走强的概率要大于走弱。尽管从我们与投资者的交流看,不少投资者认为,无论从中美利差扩大、明年出境游修复背景下服务贸易逆差扩大还是稳定出口的角度看,明年人民币汇率走弱的可能性更大。但我们持不同观点,我们认为对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是支撑汇率走强的主要因素,近期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市场经济修复预期转好,带动人民币汇率止跌回升明显。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明年增长预期改善等有利因素可能仍超过商品和服务贸易平衡恶化等不利因素,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在12个月内小幅升值至6.9。

  证券时报记者:你们对明年中国股票市场的表现有何预期?

  闪辉:展望2023年,随着中国GDP增速回升以及政策面仍偏宽松,我们的股票策略团队看好亚太区域市场的境内外上市中国股票,对于A股、港股维持超配的建议。投资策略上,他们推荐重新开放的受益股。投资结构上,得益于有利的长期政策和发展趋势敞口,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和优质国企有望带来更高回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 有序恢复出境游

      央视网消息:关于出境方面,有很多朋友关心出境游将如何恢复。26日印发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中对中外人员往来管理做了哪些优化?中国公民何时能够恢复出境旅游?我们再来了解一下。  按照《总体方案》要求,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

    时间:12-28
  • 六成银行家认为第四季度货币政策“适度” 企业贷款需求、城镇储户储蓄意愿提升

      记者 刘 琪  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四季度针对银行家、企业家和城镇储户的问卷调查报告。从报告来看,尽管有超六成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偏冷”,但银行家对下一季度的预期更加积极——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为29.3%,高于本季度11.9个百分点。  第四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59.5%,比上季上...

    时间:12-28
  • 出境旅游重启:有游客连夜下单出境游,旅行社重新集结出境部人员

      12月26日晚间,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其中优化了中外人员往来管理,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澎湃新闻采访获悉,已经有消费者连夜下单出境游,而各个旅行社也开始重新集结出境游部门人员,准备再次出...

    时间:12-28
  • 出境游恢复后想去哪儿玩?这些目的地搜索热度显著增长

      中新网12月27日电(中新财经 李金磊)12月26日,《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发布,要求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多个疫情前大热的出境目的地,在2023春节时段的搜索热度开始显著增长。  携程数据显示,中国澳门、中国香港、日本、泰国、韩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英国,成为搜索量增...

    时间:12-27
  • 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实体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实体  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传导效率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前11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9.91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

    时间:12-27
  • 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实体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实体  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传导效率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前11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9....

    时间:12-27
  • 出境游将恢复,国际机票搜索大涨,这些地方是热门

      中新网12月27日电(记者 李金磊)出境游要恢复了。  12月26日,《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发布,要求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此外,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取消“五个一”及客...

    时间:12-27
  • 英国食品银行面临断供风险 货币政策持续收紧难以缓解通胀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梁弢、高瞻):今年以来,在七国集团中,英国在经济泥潭中几乎陷得最深,“恶性通货膨胀”再度迈上新台阶。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12月14号公布的数据,英国11月的通胀率为10.7%,虽然比起10月份的数字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高位。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依靠救济食品度日的英国人比新冠肺炎疫情前增长了超过50%,而有超过30%的人...

    时间:12-25
  • (年终经济观察)全球“加息潮”下,中国货币政策如何“以我为主”?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夏宾)为解决通胀难题,在2022年不断收紧货币政策的全球各大经济体,掀起了近年来范围最广、程度最强的一股“加息潮”。  在年内加息7次、累计上调425个基点的美联储引领下,欧洲央行以及英国、冰岛、挪威、加拿大、韩国、菲律宾、巴林、新西兰、匈牙利、波兰、墨西哥、秘鲁、阿根廷、南非等经济...

    时间:1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