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年终经济观察)全球“加息潮”下,中国货币政策如何“以我为主”?

2022-12-25 11:46: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夏宾)为解决通胀难题,在2022年不断收紧货币政策的全球各大经济体,掀起了近年来范围最广、程度最强的一股“加息潮”。

  在年内加息7次、累计上调425个基点的美联储引领下,欧洲央行以及英国、冰岛、挪威、加拿大、韩国、菲律宾、巴林、新西兰、匈牙利、波兰、墨西哥、秘鲁、阿根廷、南非等经济体的央行都参与到加息“大军”之中。

  据中新社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内已有约90个经济体的央行执行加息,加息总次数超300次,其中单次大幅加息至少75个基点的情形并不少见。

  在中国央行原行长助理张晓慧看来,“加息潮”可能加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大金融稳定风险。而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顾过往几十年中国所经历的内外部考验,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首先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正如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此前所言,货币政策服务经济,不同国家的经济基本面不一样,金融环境不一样,货币政策也理所当然应该不同,这个道理就像不同的人穿不同的鞋子,不同的经济要实行不同的货币政策。“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更应该立足自己的国情自主实施货币政策。”

  张晓慧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是少数仍然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保持了政策定力。货币当局在金融支持抗疫中既没有“大水漫灌”,也未采用量化宽松、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更多的是通过改革的手段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在汇率波动、国际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要坚定“以我为主”,这其中最核心含义就是稳增长要放在货币政策最为重要的位置上,要通过货币政策各种工具操作来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运行。

  今年以来,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中国央行先后两次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建设;持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发放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立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要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连平认为,中国从自身实际出发,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继续针对性地实施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而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跟随着美国加息,收紧相关政策。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中国保持这个政策基调不动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表示,与新兴经济体或发达国家输入性通胀飙升的情况不同,当前中国有效需求相对不足,通胀尤其是核心通胀较低,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的目标下预计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助力经济稳增长。

  对于明年的货币政策走向,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刘国强指出,2023年的货币政策,总量要够,结构要准。总量要够,既包括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不大起大落。

  结构要准,则需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中新社记者说,2023年,美联储可能将于上半年结束加息,终点利率可能接近5.25%至5.5%。如此背景下,预期中国货币政策还将以实现内部均衡改善为首要目标,兼顾外部均衡,在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模型应用中,给予内需恢复、就业稳定、内生结构优化、国内物价稳定相对更高的影响因子,以我为主,动态优化。(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聚焦实体经济金融需求 高质量发展下保险业迎发展新机遇

      中新网上海12月24日电 (高志苗)“过去十年,中国保险业走出了从低水平到高质量,从粗放式到精细化,从过去过度竞争到今天有效竞合的转变。”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在2022首届中国保险大会上如是说。  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2022首届中国保险大会23日在上...

    时间:12-24
  • 报告称APEC各经济体经贸有序恢复 合作更显活跃

      中新社深圳12月21日电 (朱族英)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21日在深圳开幕。论坛现场发布《APEC中小企业合作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  《报告》指出,APEC各经济体经贸有序恢复,APEC区域内合作更显活跃。2021年,21个APEC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均高于2020年同期值,超半数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高于201...

    时间:12-21
  • “数据二十条”新政出台 促进数据赋能实体经济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发布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又称“数据二十条”。“数据二十条”提出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

    时间:12-20
  • 银行机构加大资金投放 “贷”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受疫情影响,公司销售资金回款变缓,员工工资、供应商货款都无法支付。多亏了银行的支持,6000万元贷款让我们公司能够完成后续生产工作,帮助我们顺利渡过过难关。”邵阳某智...

    时间:12-19
  •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原司长高延敏:高质量供给的实体经济要深度融合数字经济

      中新网12月17日电 (中新财经 左雨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

    时间:12-17
  • 云南到2025年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中新网昆明12月16日电 (罗婕)记者16日从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该省近日出台《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时间:12-16
  • 多家机构紧盯中美经济增速!高盛预测2035年美国不再是最大经济体

      多家机构紧盯中美经济增速!高盛预测2035年美国不再是最大经济体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总统拜登11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宣称,今年美国经济增长可能超过中国。他的这一...

    时间:1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