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2023年经济将有哪些趋势?多位专家重磅发声

2022-12-26 14:22: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26日电(中新财经 宫宏宇)2023年经济将有哪些趋势?未来政策应如何发力?在12月23日至25日召开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尹艳林、楼继伟、朱光耀等嘉宾针对2023年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重磅发声。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主办方供图

  尹艳林:我国经济已挺过了最困难时刻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尹艳林指出,我国经济已挺过了最困难时刻。展望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但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多,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好转。

  尹艳林提到,要把握好八个重点方向:一是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二是恢复和扩大消费、三是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四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五是重启传统服务业发展、六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七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八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楼继伟:2023年应确定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如5%以上

  “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二十大明确,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指出,“‘十四五’规划提出这一目标时,我国人均GDP刚达到1万美元。2035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底线,人均GDP要达到2万美元,实现翻番,GDP年均增长率要达到4.7%。从短期扩大就业和实现远景目标出发,2023年应确定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如5%以上。”

  朱光耀:中国经济2023年将迅速回到5%-6%的增长水平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指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的经济工作指导方针,中国经济2023年一定能够实现好转,并迅速回到5%-6%的增长水平。

  他强调,要重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强自立,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的底线,要把这几大政策统筹协调,要更大力度吸引国外直接投资,要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业、创业的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宁吉喆: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左右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宁吉喆预测,明年随着宏观政策落实到位、疫情流行期渡过和消费市场恢复,我国经济将迎来实体化发展和恢复性增长的回升。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左右,中国的恢复性增长也将减缓全球经济衰退的程度。如果中国经济增长6%,世界经济将增长近2%。

  宁吉喆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欧美一些国家先工业化,又去工业化,然后再工业化、再制造业化的老路,必须牢牢地把实体经济抓在手里,切实扭转脱实向虚倾向,引导各类要素资源特别是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聚集发力,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为主转向质量、数量双提升。同时,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刘元春:明年经济增速将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复苏态势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乐观情形下,2023年增长速度可以达到6%左右的水平,不利情形下的经济增速为4.8%左右。明年经济增速,将会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复苏态势。建议将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的目标设定在5%-6%的区间。

  刘元春提到,2023年支撑经济的动能,投资依然是一个关键,基础设施依然是一个重点。但基础设施很明显要从传统基建向新基建全面转换,这些年来也一直在做,明年更要往这个方向集中。(完)

  搜索

复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投资加力,为经济增长添动力

      投资加力,为经济增长添动力(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本报记者 王 观 曲哲涵 葛孟超  8月,在建最大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新疆乌尉公路包项目通车运营;入冬以来,浙江已启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035个,总投资32亿元;12月,深中通道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今年新发行专项债券3.77亿元保证建设资金需求……今年以...

    时间:12-26
  • 楼继伟展望中国财政政策:减税降费仍应作为主要措施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25日表示,减税降费仍应作为主要措施。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当天继续举行,楼继伟以线上形式参会时指出,减税降费有利于保住市场主体,“保住了他们就保住了就业”。他建议,可以延续增值税留抵...

    时间:12-25
  • 聚焦实体经济金融需求 高质量发展下保险业迎发展新机遇

      中新网上海12月24日电 (高志苗)“过去十年,中国保险业走出了从低水平到高质量,从粗放式到精细化,从过去过度竞争到今天有效竞合的转变。”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在2022首届中国保险大会上如是说。  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2022首届中国保险大会23日在上...

    时间:12-24
  • 阿富汗媒体人: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全球发展

      阿富汗政治分析师、《每日瞭望报》资深记者胡贾图拉·齐亚12月21日在中国日报网撰文称,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推动中华民族全面实现现代化,而这必将推动全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全球发展  文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囊括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正如中共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

    时间:12-23
  • 报告:十年间中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动力

      本报讯 记者余东明 张海燕 近日,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与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发布了《全球治理指数2022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衡量与评估全球189个国家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并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辉煌十年”为主题,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程、成就和重大贡...

    时间:12-23
  • 台智库最新预测:对明年台湾经济增长持保守态度

      中新社台北12月22日电 台湾“中研院”经济所22日发布经济预测,对台湾2023年经济展望持保守态度,预计全年增长2.41%,且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仍将高于2%的通胀警戒线。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台“中研院”经济所预估,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明年台湾外贸与投资表现将不乐...

    时间:12-22
  •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思想纵横)    ——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

    时间:12-22
  • 中国将开启经济增长新篇章:支持民营经济 扩大内需市场

      参考消息网12月21日报道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12月19日报道,中国誓言明年将全力以赴,通过增加消费和放松对私营部门的监管,来拯救其受新冠疫情影响的经济。  报道称,中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6日闭幕。会后发布的官方消息显示,稳定经济增长是2023年的重要任务。  会议指出:“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

    时间:12-22
  • 机构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5%左右

      中新网12月22日电 题:机构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5%左右  中新财经记者 张文晖  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预计明年中国的宏观政策将主要围绕扩内需、稳就业、防风险和促增长等方面加码发力,全年经济增长将在5%左右,若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经济增长或有望实现更高水平。  12月21日,大公国际2023年信用风险展望线上论坛举行。...

    时间:12-22
  • 摩根士丹利亚洲和新兴市场首席策略师: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结束放缓,增速或可达到美国的10倍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2月21日报道,摩根士丹利亚洲和新兴市场首席策略师乔纳森·加纳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结束两年放缓,增速或可达到美国的10倍,形势将与过去一段时间完全不同。据彭博社报道,乔纳森·加纳12月20日在彭博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说,明年美国经济预期下行,而对于中国明年经...

    时间:1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