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动力电池行业2022年强势崛起 用产业链和规模优势打造“护城河”

2022-12-26 09:49:08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许林艳

  临近2022年年末,动力电池企业谋求上市的步伐还在加速。近日,瑞浦兰钧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拟在主板上市。这是继中创新航港交所上市、蜂巢能源IPO获受理后,又一家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企业开启上市进程。

  纵观2022年,动力电池行业的关键词就是“上市”和“扩张”。动力电池企业在资本的助力下迎风奔跑,产业链规模优势愈发稳固。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3年,动力电池企业在资本助力下,又将迎来哪些改变和突破?

  动力电池企业

  加速谋求上市

  面对如火如荼的行业发展,动力电池企业开始跑步进入资本市场

  10月份,国内第三大动力电池生产商中创新航在港交所主板挂牌,成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11月份,蜂巢能源递交了科创板上市招股书。随后,赣锋锂业也启动了赣锋锂电在深交所分拆上市的可行性方案论证工作

  不仅仅是在A股和港交所上市,今年以来,国轩高科、欣旺达为了拓宽融资渠道,先后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12月20日,在第七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天津力神总经理张强表示,公司正在将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业务做拆分,消费电池业务将通过借壳重组的方式,实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前不久,天津力神旗下两家子公司已经借壳美利云上市,而其动力电池板块还未登陆资本市场

  张强表示,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希望能在明年上半年完成第二轮融资,之后便会启动IPO,预计2024年、2025年在科创板实现动力电池板块上市。

  作为曾经的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因为上市一直不顺利,天津力神的发展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及国轩高科等企业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天津力神这几年从冲刺IPO失败就开始逐步掉队,错过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期。想更进一步扩大市占率,肯定还是要寻求与资本市场对接。”万创投行董事总经理黄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国轩高科有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也是能源转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国政府都提供了政策支持,因此动力电池企业受到了资本的青睐。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增长,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包括国轩高科在内的企业不断推动电池技术发展,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均在不断提高,使得动力电池在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也是动力电池企业不断谋求上市的原因之一。

  产业链和规模优势

  不断凸显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持续扩张产能成为动力电池企业2022年的必选项。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上市公司都公布了百亿元级别的扩产计划;日前正在冲刺港交所IPO的瑞浦兰钧,其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扩大产能;仍未上市的天津力神为了抓住市场机遇,也宣布了超百亿元的产能扩张。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年内仅在锂电池生产制造领域(截至12月5日),新公布的投资扩产项目就多达94个。其中,有76个公布了投资金额,总金额超8747亿元,平均单个项目投资额超115亿元。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2022年,动力电池行业成为资本市场颇为靓眼的一道风景。

  “动力电池企业谋求上市的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旺盛,市场对先进产能的需求量很高。为回应市场需求,企业也在不断扩产先进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的先进性。这种情况下,企业就需要不断有资本加持。”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动力电池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双密集型产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只有源源不断的资本涌入,才能支持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迭代,这样才有机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份,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达到48GWh,同比增长73.6%,连续28个月保持稳定增长。厂商排名方面,两家中国的厂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领跑整个动力电池行业,装机量分别达到了18.1GWh和7.8GWh,占据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37.6%和16.2%。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排名中,中国企业就有6家,合计市场占有率达64.2%,与2021年53.2%的市占率相比,优势明显扩大。相较之下,日韩动力电池厂商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收窄,当前合计市场占有率仅约28%。

  对此,黄蔚表示,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在全产业链上的布局决定了其优势地位,动力电池第二梯队企业都在通过绑定下游车企来锁定产能,同时在上游原材料端进行更深层的布局。

  而从中国新能源汽车乐观的销量预期来看,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市场份额仍有望继续扩大。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动力电池分析师王学雷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规模优势明显,动力电池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做到一定体量后,才能体现出规模优势。同时,供应链优势也愈发凸显,从电池所需的关键金属资源,到正负极等材料,国内企业所占市场份额都遥遥领先于国外企业。国内电池企业与上游企业深度绑定,保障了供应链的安全性。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制造能力。产能规模也在高速增长,比如公司在全球布局14大电池制造基地,预计2025年将实现年产能300GWh。”国轩高科上述负责人进一步强调,我国拥有成熟的电池制造上下游产业链,不仅有效控制了电池研发与生产成本,而且通过各地方的产业集群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

  结构性产能过剩

  不改行业趋势向好

  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蓬勃发展,动力电池产销量随之不断攀升。

  但是,经过2022年的大规模扩张,对于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的声音不绝于耳。对于即将到来的2023年,业内多认为,动力电池行业高需求态势还将持续。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此前曾表示,新能源产业目前处在发展早期阶段“小荷才露尖尖角”,后面还有十倍以上的市场规模增长空间,将来优质有效产能依然是稀缺的,同时存在无效产能过剩的问题。

  祁海珅也向记者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在他看来,在资本市场的加持下,虽然动力电池企业会有产能过剩的情况出现,但是头部企业的先进产能不会过剩,只会不足。

  黄蔚也认为,从表面来看,仅仅是结构性过剩,动力电池产能是分阶段落地的。未来不止新能源汽车一个应用场景,国内外的储能市场需求也非常大。

  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在今年开始加大力度布局海外市场

  国轩高科上述负责人透露,公司正在与战略合作伙伴携手,加快节奏,推动全球各地的新建项目开工投产。同时通过产业一体化等方式让公司更有竞争力。

  “就现有产能与需求而言,并不存在明显的过剩。市场对过剩的担忧,主要源于电池厂商的巨量产能规划。”王学雷表示,单看电池规划产能,未来可能会出现阶段性过剩,但汽车电动化趋势下,电池需求增量空间仍巨大,增长仍可持续数年。此外,规划产能与实际产能尚有较大距离,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未来动力电池的产能与需求是一个总量不断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无法断言会出现绝对意义上的过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V观财报|百纳千成被强制执行447万,前三季净亏1043万元

      中新经纬12月26日电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北京百纳千成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纳千成)23日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标的447.14万。  截图来源: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百纳千成官网显示,北京百纳千成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012年登陆A股市场,2018年积极响应央企混改加入盈峰集...

    时间:12-26
  • 哈尔滨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中新网哈尔滨12月26日电 (周晓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26日发布消息,当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2023年一季度列车运行图。新图精准配置运力资源,客货运输提质增效,有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统筹疫情防控和运输组织,主动适应客流变化,持续提升铁路客货运输服务品质,“一季一图”“一日一图”精准安排...

    时间:12-26
  • 全球最大规模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海南开工

      中新社海南万宁12月26日电 (记者 王晓斌)总装机容量为百万千瓦的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26日在海南省万宁市开工。这是中国首个规模化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  当日开工的中电建海南万宁百万千瓦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坐落于海南万宁东部海域,场址平均水深为100米,场址中心离岸距离为2...

    时间:12-26
  • 广东东莞市全域放开住房限购

      中新网12月26日电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东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12月2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通知(东建房〔2022〕23号)》。  通知明确,自通知印发之日起,东莞市莞城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商品住房,须自商品房买卖合同(或房地产买卖合同)...

    时间:12-26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时间:12-26
  • 出实招,促实效——广东稳经济促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社广州12月25日电 题:出实招,促实效——广东稳经济促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陈凯星、周强、吕光一  今年以来,广东省不断在政策上发力稳经济促发展,积极细化、落实积极的财政措施,从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等多方面入手,降成本、扩投资、稳就业,用真金白银对企业帮一把、扶一...

    时间:12-26
  • 2023年经济将有哪些趋势?多位专家重磅发声

      中新网12月26日电(中新财经 宫宏宇)2023年经济将有哪些趋势?未来政策应如何发力?在12月23日至25日召开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尹艳林、楼继伟、朱光耀等嘉宾针对2023年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重磅发声。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主办方供图  尹艳林:我国经济已挺过了最困难时刻  中央财经委员会...

    时间:12-26
  • 通车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河南14条高速公路集中通车

      12月26日,沿太行高速新乡段等14个高速公路项目建成通车。至此,今年年内河南省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12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迎来了突破8000公里的重要时刻。  此次通车的14个高速公路项目,分别位于新乡、洛阳、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南阳、信阳、驻马店9市境内,既有沿太行高速新乡段、西峡至淅川等“三山一滩”...

    时间:12-26
  • 重庆完成首例简易程序单边预约定价安排谈签

      中新社重庆12月26日电 (梁钦卿 田俊杰)记者26日从重庆市税务局获悉,重庆某韩资公司单边预约定价安排近日通过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审批,即将完成协议签署。这是重庆完成的首例简易程序单边预约定价安排谈签。  预约定价安排,是两国税务机关或者税企双方针对企业未来一定年度内的关联交易定价、利润水平等情况,把价格或利润区间...

    时间:12-26
  • 黑龙江乘“数”而上撬动产业转型升级

      新华社哈尔滨12月26日电 题:黑龙江乘“数”而上撬动产业转型升级  新华社记者强勇  “电流数据直线下降,但没触底,初步判断抽油机皮带断裂。”日前,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五厂生产管理中心,操作员唐静发现管控平台数据异常后第一时间汇报,有关方面及时赶到现场抢修。  这是大庆油田加快数字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大庆...

    时间:1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