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引资规模超去年全年 高质量发展成色足——透视中国前11个月吸引外资成绩单

2022-12-24 21:43:1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题:引资规模超去年全年 高质量发展成色足——透视中国前11个月吸引外资成绩单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

  商务部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560.9亿元,同比增长9.9%。

  回顾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6亿元。2022年前11个月,我国引资规模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印证大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

  引资稳——折射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这是在发展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去年高基数背景下的高增长,再次证明外商看好中国市场,看涨中国潜力。”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说。

  疾风知劲草。面对今年全球疫情跌宕起伏、乌克兰危机爆发、全球通胀高企等多重压力,中国吸收外资保持较快增长,折射出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效。

  眼下,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生产按下“快进键”。位于北京经开区的SMC(中国)有限公司二工厂,以网格化人员管理提高到岗率,生产线繁忙有序。

  SMC是全球知名的气动元件制造商,为工业自动化产业生产配套核心零部件。企业负责人介绍,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即便在疫情影响下,今年SMC中国的营业收入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

  外部环境越是复杂严峻,经济的稳定增长、投资的稳定回报越成为投资者的关键考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明确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为全球企业在华发展吃下“定心丸”。

  “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外资在华经营前景更好。”赵萍说,明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中国将恢复和扩大内需摆在优先位置,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经济增长速度将远高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为外商在华投资带来更稳定的市场需求支撑。

  结构优——凸显高质量发展成色足

  我国引资不仅规模稳,而且含金量足。前11个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1.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58.8%,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3.5%。

  近日,施耐德电气签约拟在无锡建立施耐德电气中国研究院——自动化研发中心,这是继北京、上海、深圳、西安之后,施耐德电气在中国设立的第五大研发中心。

  “中国经济正在迸发出新的增长活力,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尹正说,中国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迈向双碳目标,与施耐德电气在技术专长与行业经验方面的优势高度契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实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台15条举措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吸引外资,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近日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提出促进引资与引智更好结合,鼓励外资企业进一步融入我国创新体系……近期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着力稳外资,更注重高质量吸引和利用外资。

  信心足——高水平对外开放育新机

  近日,聚集了超过60家知名跨国企业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合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2.5万亿元。

  在会上发布了《胡润2022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的胡润财富董事长胡润说,“这100家企业中国的平均历史达55年,说明这些企业是深耕中国的。”

  老朋友信任不减,新朋友信心更足。越来越多的全球生产要素不断向粤港澳大湾区聚集,正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创造新机遇的生动缩影。

  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再扩围、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正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以开放之姿拥抱合作伙伴,抵御逆风逆水,积蓄发展之能。前11个月,韩国、德国、英国、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22.1%、52.6%、33.1%和26.6%。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说,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有针对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要积极推动加入高标准经贸协议,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西今年前11个月利用外资增势强劲

      中新网南宁12月24日电(记者 林浩)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杨春庭24日介绍,今年以来,广西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利用外资增势强劲。  杨春庭表示,今年1月—11月,广西商务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1.51亿美元,同比增长8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

    时间:12-24
  • 疫情防控热点问答|这些问题的权威回应来了!

    文案:卢俊宇 设计:杨宽...

    时间:12-23
  •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一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题: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一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六个更好统筹”。其中,“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一要求放诸首位,这不仅是在...

    时间:12-23
  •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新华社再发三连评!

      (新华时评)全社会都要统筹起来   近来,全国不少地方接连开工、竣工一系列重大项目,烟火气、忙碌劲儿逐渐回升,折射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   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再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三年来,我们在统筹中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保持了4.5%左...

    时间:12-22
  • 新华时评: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一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题: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一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六个更好统筹”。其中,“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一要求放诸首位,这不仅是在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时间:12-22
  • 国家药监局: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药品质量安全监管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据国家药监局网站22日消息,近期,国家药监局按照联防联控机制“二十条”和“新十条”要求,结合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全系统配合优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一是加强应急审评审批。坚持研审联动,依法依规启动应急审批程序,截至目前,已附...

    时间:12-22
  • 新华全媒+丨同心互助聚合力——沈阳一线疫情防控见闻

      新华社沈阳12月22日电 题:同心互助聚合力——沈阳一线疫情防控见闻   新华社记者王炳坤、汪伟、于也童   “我有药”“我家也有”“到我家取”……近日,沈阳市浑南区一社区居民微信群上演了爱心接力的一幕。“孩子发烧了,我只问了一句‘谁家有药’,群里瞬间‘刷屏’,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了‘远亲不如近邻’。”求助退烧药...

    时间:12-22
  • 原创动画|保健康、防重症!动画解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各级医疗机构正在优化流程、扩容资源、增加力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新冠患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新冠病毒感染后治疗药物的需求明显增长,如何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医疗资源紧张、群众...

    时间:12-22
  •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明年这么干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丁雅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业内专家表示,现代服务业的扩大开放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点领域,我国将在金融、电信、数据等敏感领域进行开放探索。此外,我国还将...

    时间:12-21
  • 原创动画丨保健康、防重症!动画解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各级医疗机构正在优化流程、扩容资源、增加力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新冠患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新冠病毒感染后治疗药物的需求明显增长,如何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医疗资源紧张、群众就医困难的情况怎样...

    时间:1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