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教学数字化,江苏高校拿出真招实策

2023-11-16 08:20: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教学数字化,江苏高校拿出真招实策

   近年来,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江苏省在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方面涌现出丰富的创新实践成果,全省90%以上的学校建成省级智慧校园,有力促进了江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江苏高校教学数字化案例分享会日前在常州举行,全省十四所高校就紧抓数字化教育发展战略机遇、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分享了精彩案例。

  共建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连续两年,南京邮电大学将本科新生“开学第一课”搬进该校新启用的融创共享教学空间。在这里,学生能充分感受沉浸式学习的魅力,教师可通过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验、360度实景教学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强化数据赋能,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育平台。”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刘青山说,学校积极探索数字化教学创新,建成数字化教学、实验实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管理及质量监管四大类平台,通过学校智慧校园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数据共用、用户共认和管理互通。

   2022年4月,江苏省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首批整省试点省份。全省各高校通过数字化平台,将教育资源更广泛地推送出去。

   在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良斌教授带领学生开展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教学活动。在学校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大家戴着VR头盔,走上HEX VR全向跑步机,选择不同角色进入“红军过草地”的教学场景,体验掩护群众、伏击战斗、穿越沼泽等多个不同难度等级的任务。

   “我们还能将工程现场搬进教学空间。”江南大学副校长堵国成在案例分享会上说,他们打造的“未来教室”,能将工业现场接入教室,可以实时控制工业现场。江南大学还推进三网(校园网、5G网、物联网)融合的校园网络建设,建成了支持多场景互动教学平台,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以人为本,把教学数字化推向深入

   高校是数字化人才培养的主要集聚地。在创新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建设上,江苏省启动上线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云书院”,来自28所高校的111门研修课程资源首批上线,包含了教学能力、教学素养、教学竞赛等内容,打造了精品教学资源库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推动了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

   “上线两门慕课,成功录制一门微课”,这是南京邮电大学教师培养体系数字化教学模块中对新进青年教师“合格上岗”的要求。该校电子信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心负责人刘蕾蕾说,为保证数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要紧跟科技前沿,让课程“多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忙起来”。

   “对数字化教师团队进行数字技术知识培训,应优化数字素养养成机制,提升教师混合教学能力。”扬州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对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缺乏了解,因此学校将提升教师职业效能感作为目标,设计14个主题,贯穿教学全过程。

   此外,苏州大学以“数字强师”系列培训活动、“金师工作坊”品牌工程、教育信息化专项研究课题等方式,提升教师虚拟教研的胜任能力;南京大学编写《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培训指南》、举办混合式教学研训营等助推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

   “教育数字化转型目标不是用技术替代教师,而是通过技术赋能使学与教变得更加精准高效,以因材施教培育学生的智慧。”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南大学二级教授陈明选说,数智化时代虽然技术是重要推动力,但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才是教育的本真,一定要避免出现“只见技术不见人”的问题。

  强化顶层设计,筑牢数字化支撑底座

   江苏省立足应用驱动和体制创新,积极探索新一代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融合。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高校教学数字化工作的意见》于今年初发布,率先在全国高校教学领域全方位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设计了高校教学领域推进数字化基本原则,填补数字化教学规范空白。

   南京医科大学作为省内最早进行“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实施五大教学工程,通过“优质资源建设工程”“新模式学习社区创建工程”制定构建教学“大平台+子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围绕顶层设计,江南大学制定了“1+2+X”教学化行动方案,“1”即依托信息化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2”即打造网络学习平台和智慧交互未来教室,“X”即开展多元行动,包括具体课程、虚拟仿真、数字培训、数字评价和数据平台等。

   在强化教育教学化顶层设计上,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徐庆表示,要加快教育数字化专项。各高校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数字化教育教学新理念,推动多部门联动,形成数字化教育教学合力。

   (记者 杜倩 苏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让优质托育服务惠及更多家庭(人民时评)

      2020—2023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36亿元,新建48个地市级以上托育综合服务中心;33个城市(区)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发布……新时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不断扩大托育服务供给,为更多家庭带来便利。  幼有所托,是重要的民生。近...

    时间:11-20
  • 让健康照护更有温度(新职·新知⑧)

      曾统玉在整理病床。   瞿 波摄  简道成(右)在搀扶照护对象进行康复训练。   瞿 波摄  “早上好,昨晚睡得舒服吗”“别着急,细嚼之后再把饭菜慢慢咽下”“来,把手给我,要测今天的血糖了”……在医院、社区、家庭、养老机构等场所,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几乎寸步不离地守护在照护对象身旁,细心地进行健康与生活照料...

    时间:11-20
  • 在台州,读懂和合文化

      和合人间文化园。  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外国友人在参观和合文化展陈。   潘侃俊摄   天台山国清寺。  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11月7日,2023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开幕。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泰国、保加利亚等国...

    时间:11-20
  • 搭建表演艺术交流广阔平台

      图为世界剧院联盟揭幕。  国家大剧院供图  11月13日,2023世界剧院联盟大会暨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在国家大剧院开幕,世界剧院联盟正式揭幕。  作为由国家大剧院倡议发起,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际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世界剧院联盟目前已有来自全球五大洲、19个国家的30家艺术机构加入。2023世界剧...

    时间:11-20
  • 课间十分钟,呵护学生茁壮成长

      日前,针对一些学校缩短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缩小课间活动范围一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  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而言,课间十分钟能起到重要作用。教育从来不是只关乎分数成绩,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才称得上是科学的教育...

    时间:11-20
  • 通用人工智能协同攻关合作体人才培养计划在京启动

      本报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张一琪)通用人工智能协同攻关合作体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通计划”)18日在北京大学启动。记者从会上获悉,这项在教育部支持下,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与全国9所重点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专项计划,将加强院校合作与资源共享,着力培养服务国家需求的通用人工智能领...

    时间:11-20
  • 西藏美术馆开馆

      图为观众在西藏美术馆参观画作《草原纪事》。  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摄  本报拉萨电(记者鲜敢)11月15日,西藏美术馆正式开馆,该馆系西藏首座自治区级美术馆。  西藏美术馆占地面积4.7公顷,总投资近5.5亿元,总建筑面积超3.28万平方米,以“喜马拉雅的钥匙”为设计理念,馆内划分为主展馆、艺术互动体验区、艺术家...

    时间:11-20
  •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论坛举办

      本报电(王畅)近日,以“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BDA(BeijingDanceAcademy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论坛”在北京举办。  本届论坛设置“‘桃李杯’与舞蹈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舞蹈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一带一路’上的舞蹈文化”三个论题方向。在为期一个月的学术盛会中,将以开闭幕式、...

    时间:11-20
  • 破译古文字的文明密码

      在清华大学展出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成果。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书影。   新华社发  参加“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的专家学者在参观清华简。  两位观众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内的“甲骨互动体验区”参与体验活动。   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古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时间:11-20
  • “科技副总”到企业 创新更加有劲头

    原标题:“科技副总”到企业 创新更加有劲头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慕松(右二),被聘为天地宁夏支护装备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图为他在该公司生产一线指导技术人员。受访者供图“在高校当老师开展教学工作,在企业任‘副总’破解产业难题。对我们而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11月17日,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11-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