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专家出手助产业驶上“高速路”

2023-11-17 08:17: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专家出手助产业驶上“高速路”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芦花鸡养殖户马海涛受益于科协专家的技术辅导。图为马海涛站在自家鸡舍内向专家介绍近期的养殖情况。 记者 王延斌摄

  11月7日,国家蛋鸡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宁中华又一次从北京赶到千里之外的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他此行的目的是见一位遇到难题的老朋友。在汶上,山东金秋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秋农牧)董事长贾正国早早地站在公司门口迎接,两位老朋友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宁中华是济宁市科协组建的农业科技专家库成员。让贾正国尝到新品种畅销甜头的粉壳鸡蛋、绿壳鸡蛋便是宁中华教授的手笔。12年来,科学家与企业家通力配合,让金秋农牧连闯两关,直至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在济宁市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像宁中华一样的科协专家还有不少。他们聚集到当地的主导产业链上,沿着产业链条寻找断点,查漏补缺,疏通堵点,直至推动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高速路。

  “三库一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引擎

  南葛村是济宁市下辖县级市邹城大束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但是,这两年却因为种蘑菇而声名鹊起,成了远近闻名的香菇种植示范基地。

  南葛村的崛起离不开一位科协老专家——张金香。

  记者见到张金香的时候,这位年逾六十岁的济宁市老科技工作者先进个人正在当地的食用菌大棚里劳动。在菇农们眼中,从香菇菌棒的注水、疏蕾到香菇大棚的通风、喷水,从香菇菌种繁育到栽培技术,从食用菌产品加工到市场营销,“老专家没有玩不转的”。

  在他的推动下,29名南葛村菇农先后加入当地的食用菌种植合作社,香菇种植基地达到满棚状态,每年400余万元的产值鼓起了农民兄弟的腰包。

  济宁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刘勇告诉记者:“我们依托51家市级学会、7家高校与众多科研院所等平台阵地,充分发挥专家人才智力密集优势,整合全市各级各类科技、科普资源,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库、青少年科技专家库、医学健康科普专家库、科普艺术团‘三库一团’,汇聚327位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引擎,为科技和科普贡献力量。”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有着丰富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如何把这些资源与农村、农业的实际相结合,把先进的技术推广开来,引导村民依靠知识、依靠科技增收致富,是我一直在思考实践的课题。”说这句话的是山东省科协派驻济宁市梁山县雷黄村第一书记褚新民。

  他们采取的办法就是通过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进推广优质品种、实用技术,实现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产业链在哪里,专家就在哪里

  雷黄村的产业基础并不好,农民们世世代代以种地为主。2022年金秋,褚新民与山东省种业集团争取捐赠了部分“济麦22”原种,争取省级学会捐赠了部分农资,打造了100亩小麦良种试验田。

  由山东农科院培育而成的“济麦22”产量高且稳定,种植面积已经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

  有了好品种,关键怎么种。在种植过程中,褚新民带领当地百姓施用有机肥,推广定期喷灌、合理追肥、“一飞三防”等实用技术,还定期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小麦长势好,产量也高,可以给村集体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除此之外,他还使用第一书记衔接资金建设了一座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仓储库房,每年又能给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

  “产业链在哪里,科协专家就在哪里;痛点在哪里,科协专家就研究哪里。”这句话是对济宁科协专家们的真实写照。

  12年前,贾正民还在彷徨——仅仅几千只芦花鸡,纯度还远远不够,一年二三百万元的收入勉强维持企业运行。满腹经纶的宁中华目光毕竟老辣,一眼就看出了问题,“你的选育方法不对”。

  专家介入,立即给出答案。原先人工群养的芦花鸡变成了“一只鸡一个笼”,育种方面从原先的小作坊变成了大工厂,效果很明显。如今,贾正国已经拥有2万多只原种芦花鸡,扩繁群达到了18万只,每年2亿多元的产值让他感到满意。

  记者了解到,金秋农牧从小发展到大,从省到市,再到县,三级科协部门为其带来的专家还有很多,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常信在这里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唐辉送来的新技术让贾正国的芦花鸡打破了近亲繁殖的困境,展现了科技的魅力……

  不过,在贾正国心目中,在专家支持之外,科协对企业的扶持还有很多。

  2010年左右,贾正国的企业正经历从个体户到公司化的转型,但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资金成了大问题。关键时刻,当地科协送来了一个20万元的扶持项目,成为贾正国心目中“雪中送炭”般的举动。

  贾正国说:“当时,没有这20万元,可能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记者 王延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让优质托育服务惠及更多家庭(人民时评)

      2020—2023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36亿元,新建48个地市级以上托育综合服务中心;33个城市(区)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发布……新时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不断扩大托育服务供给,为更多家庭带来便利。  幼有所托,是重要的民生。近...

    时间:11-20
  • 让健康照护更有温度(新职·新知⑧)

      曾统玉在整理病床。   瞿 波摄  简道成(右)在搀扶照护对象进行康复训练。   瞿 波摄  “早上好,昨晚睡得舒服吗”“别着急,细嚼之后再把饭菜慢慢咽下”“来,把手给我,要测今天的血糖了”……在医院、社区、家庭、养老机构等场所,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几乎寸步不离地守护在照护对象身旁,细心地进行健康与生活照料...

    时间:11-20
  • 在台州,读懂和合文化

      和合人间文化园。  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外国友人在参观和合文化展陈。   潘侃俊摄   天台山国清寺。  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11月7日,2023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开幕。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泰国、保加利亚等国...

    时间:11-20
  • 搭建表演艺术交流广阔平台

      图为世界剧院联盟揭幕。  国家大剧院供图  11月13日,2023世界剧院联盟大会暨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在国家大剧院开幕,世界剧院联盟正式揭幕。  作为由国家大剧院倡议发起,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际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世界剧院联盟目前已有来自全球五大洲、19个国家的30家艺术机构加入。2023世界剧...

    时间:11-20
  • 课间十分钟,呵护学生茁壮成长

      日前,针对一些学校缩短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缩小课间活动范围一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  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而言,课间十分钟能起到重要作用。教育从来不是只关乎分数成绩,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才称得上是科学的教育...

    时间:11-20
  • 通用人工智能协同攻关合作体人才培养计划在京启动

      本报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张一琪)通用人工智能协同攻关合作体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通计划”)18日在北京大学启动。记者从会上获悉,这项在教育部支持下,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与全国9所重点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专项计划,将加强院校合作与资源共享,着力培养服务国家需求的通用人工智能领...

    时间:11-20
  • 西藏美术馆开馆

      图为观众在西藏美术馆参观画作《草原纪事》。  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摄  本报拉萨电(记者鲜敢)11月15日,西藏美术馆正式开馆,该馆系西藏首座自治区级美术馆。  西藏美术馆占地面积4.7公顷,总投资近5.5亿元,总建筑面积超3.28万平方米,以“喜马拉雅的钥匙”为设计理念,馆内划分为主展馆、艺术互动体验区、艺术家...

    时间:11-20
  •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论坛举办

      本报电(王畅)近日,以“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BDA(BeijingDanceAcademy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论坛”在北京举办。  本届论坛设置“‘桃李杯’与舞蹈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舞蹈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一带一路’上的舞蹈文化”三个论题方向。在为期一个月的学术盛会中,将以开闭幕式、...

    时间:11-20
  • 破译古文字的文明密码

      在清华大学展出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成果。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书影。   新华社发  参加“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的专家学者在参观清华简。  两位观众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内的“甲骨互动体验区”参与体验活动。   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古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时间:11-20
  • “科技副总”到企业 创新更加有劲头

    原标题:“科技副总”到企业 创新更加有劲头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慕松(右二),被聘为天地宁夏支护装备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图为他在该公司生产一线指导技术人员。受访者供图“在高校当老师开展教学工作,在企业任‘副总’破解产业难题。对我们而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11月17日,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11-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