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沿着先行者的足迹

2023-11-15 08:03: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沿着先行者的足迹

今年下半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联合组织北京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和日本东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0余名师生,沿着当年“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足迹,花费一周的时间重走内蒙古阿拉善盟及周边地段,全程约4500公里。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是以北京大学为核心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呼吁成立的,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由中外科学工作者平等合作组成的学术科考团体。首批中方科考团员有徐炳昶、袁复礼、黄文弼、丁道衡、詹蕃勋、龚元忠、李宪之、刘衍淮、崔鹤峰、马叶谦等。科考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学术界的觉醒,结束了任由外国人随意拿走我国大批珍贵文物的屈辱历史。

1927年5月9日,科考团从北京西直门火车站出发前往包头,开启征程。在接下来的8年间,他们走进干旱贫瘠的大西北,足迹遍布广袤的内蒙古、甘肃和新疆,涉及面积约460万平方公里。科考涵盖考古、气象观测、地理与测绘、地质古生物调查等领域,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科研成果,堪称人类科学探查史上的一个壮举。

首次西北科考至今已近百年,当年的先行者都已离世,记载着他们考察日志的纸张早已泛黄。然而,他们的不朽事迹一直被人们讲述、追忆。在他们开辟的西北科考之路上,后来者仍在前行,延续他们的事业,感受他们的艰辛与成就。

黑城遗址

“千里荒漠中形成了一片绿洲”

为了扩大勘察范围,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出发不久后即分为三路,包括大部队、南线分队和北线分队。1927年9月,大部队抵达内蒙古额济纳旗。

他们在这里扎营居住了一个多月,进行重点科学考察,补给食物和生活用品,为下一步进入新疆做好准备。

9月26日,他们来到黑城遗址。科考团中方团长徐炳昶在《西游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当天的情况:“天甚热。到时两点刚过,所带的水已经喝完,还是非常渴。黑城为一正方土城,东西、南北各半里余,垣堞大体完整。”

黑城始建于公元9世纪西夏时期,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22公里的荒漠上,属于居延文明的一部分,一度成为西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蔚为壮观。

奇特的是,西夏和元代两座城址先后叠压在一起,城内埋藏着丰富的珍贵文书,出土了大量书籍和其他文物,涉及考古学、历史学、语言文字学,以及文学、艺术、宗教、民族、交通、农业、纺织等方面。

在黑城遗址的荒野,大风吹起沙粒,时不时地打在脸上。

“对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来说,前往黑城遗址的路是比较好走的。当年,他们虽然没有在这里进行长时间考古发掘,但也做了一些勘察。”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暨黄文弼中心副主任吴华峰说。

这次重走之路的策划者之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徐维焱说:“因为黑河,额济纳旗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千里荒漠中形成了一片绿洲。但在新疆哈密以西,当年其他的成员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很多时候,他们要准备好几天的水源,才能往下一个点走。”

曾对黄文弼科考地图做过分析的日本东洋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西村阳子说:“黑河的走向,从西南流向东北。过去黑河从黑城的西边向北方流淌,终年不息。现在因为河流改道的原因,黑城周边已经没有水了。”

不让额济纳绿洲和居延海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是这个时代的使命。

葱都尔气象站

“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

1927年9月28日,大部队到达额济纳河畔,气象组在葱都尔一个山包上设立了第一座气象站。在这里,他们首次系统采集到了额济纳地区气象资料。

“科考团考察了很多山包,最后决定把气象站扎营在葱都尔。这里取水方便,生活条件相对好一些。”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朱玉麒说。

大部队与当地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的阿拉善王子还到葱都尔气象站做过记录工作。“从他们的探险日记中看,可以说是一抹亮色,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照片。他们拉着横幅,布置彩旗,准备菜肴,还平整出一片土地,组织了体育比赛,分成两队,跳远、跑步、拔河,比赛结束后,大家在篝火边唱歌跳舞,度过了非常快乐的一天。”朱玉麒补充道。

时至今日,前往葱都尔气象站的路途仍不轻松,车轮常会深陷在戈壁的流沙里。大家只能下车,顶着烈日,深一脚浅一脚地徒步在茫茫沙漠戈壁中,直到远远望见一座孤零零的敖包,小心翼翼地走过一片淤泥地,才来到当年的气象站。

“葱都尔气象站的敖包,是当年科考团员的精神寄托。气象工作枯燥且冗长,每天要量表、看表、记录,做完这些,还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在这个杳无人烟的地方,他们常常会登上敖包,或眺望远方,或谈天说地。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精神的休整。”徐维焱感慨地说。

“科考团员留下的日记比较详细。此次我们来到葱都尔气象站,虽然现在的生态、地貌有些改变,但站在敖包旁,眼望额济纳河,走在居延海边,就觉得日记里的那些记载更鲜活了。”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暨黄文弼中心讲师徐玉娟直言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

“此情此景,很难不心生感慨。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还是小伙子的马叶谦,白天在太阳暴晒下做记录,晚上借昏暗的灯光给母亲写家书。”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暨西域文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刘长星提到的马叶谦当年只有26岁,却不幸牺牲在此。在敖包前,朱玉麒带领大家祭奠马叶谦,向这位把生命定格于此的先辈,表达敬意与缅怀。

三角城

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城之一”

“11月13日遭遇沙尘暴,骤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帐篷内到处铺了一层沙,在帐篷内吃饭,沙土仍积饭上若干厚。”徐炳昶在《西游日记》中写道。96年前,西北科考团所经过的地方,大部分是人烟稀少的地区或无人区,沿途的众多地点没有准确地名甚至无名,行进中没有任何现代化交通工具和道路,只能靠骆驼队运输,科考团员风餐露宿,跋涉千里,历经严寒、酷暑、狂风、暴雨、沙尘暴,以及缺水、缺粮的考验。

1927年7月4日,袁复礼带领的南线分队便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艰难前行。南线分队有成员詹蕃勋、龚元忠,采集员白万玉,3名工人,还有骆驼15匹。10月中旬,他们到达甘肃民勤。

民勤县地处石羊河流域下游,是河西走廊上一块被沙漠三面包围的重要绿洲,南接武威,是沙井文化的最初发现地。

民勤县有个三角城遗址,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缘、红沙梁乡西部,距县城55公里,始建于西汉,是民勤境内汉长城的最西点,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在甘肃,还有个叫三角城的地方。比如位于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的三角城遗址,面积约430万平方米,是一个集西周至春秋时期城址、墓葬群以及房址、窖穴、祭祀坑为一体的大型遗址,对深入研究沙井文化内涵、河西走廊史前文化以及先秦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这两个三角城,袁复礼先后都来过,并进行了发掘和考察。

“这次重走考察之路,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两个三角城。金昌三角城是月氏人建造的,远离中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城之一,与中原古城完全不一样,非常罕见。民勤三角城是凉州北边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唐代在附近设立白亭军。这两座古城在史料中鲜有记载,一般也很难到这里实地考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沈琛说。

“这次是我们第六次重走中国西北科考团之路。除了当年大部队的去程路线,还依据袁复礼南线分队的路线,实地了解他们如何穿越沙漠,如何行走在民勤的河西走廊上。如果不实地重走,就很难理解袁复礼当时是怎么考虑的。这次实地重走,证明袁复礼考察线路选得非常准确。这确实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条要道,也是游牧和农耕之间的分界地带。”朱玉麒总结道。

(记者 计亚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

    时间:11-17
  • 2023年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在武汉开幕

      新华社武汉11月16日电(记者田中全)第二十三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华创会)16日在武汉开幕。  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长期以来,广大华侨华人始终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实际行动传承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彰显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展示开放自信的良好形象,书写了“侨心向党...

    时间:11-17
  • 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爱上学习

      这是一个小小的山村教学点,现在只有一名教师、一名学生。  从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县城出发,在蜿蜒的山路上驱车近3个小时,便来到了灵川县海洋乡中心岐教学点。山高路远,群岭莽莽,学校嵌在山间,宛如一艘小舟航行在绿色海洋上。  现在,蔡教宏是中心岐教学点唯一的老师,他在这里教学已有22年。这些年,学生不断减少,蔡教...

    时间:11-17
  • 规范特殊类型招生 夯实高考公平公正

      “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有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

    时间:11-17
  • 发挥潮青优势 促进多维度中外交流

      11月13日至15日,以“新时代、新征程、新潮青、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年会由北京潮商会主办、北京潮商会青年委员会承办,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家社团以及国内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0多名海内外潮籍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际潮青发...

    时间:11-17
  • 汉字教学那些事儿

      阿联酋一所学校的中文展示。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学写汉字活动上,一名参与者展示她学习书写的汉字“口”。  新华社记者 金马梦妮摄   在埃及开罗,阿斯玛·穆斯塔法·易卜拉欣展示用毛笔书写的“心”字。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摄   阿方索·弗莱勒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家中展示刚刚...

    时间:11-17
  • 无锡梁溪:100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原标题:无锡梁溪:  100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记者11月15日获悉,在江苏省无锡市近日举行的梁溪区第二届发展大会上,10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金额达380亿元。这些项目涵盖科技人才平台、智能制造、商贸服务、文旅融合等领域,旨在布局产业新赛道,打造“产业新梁溪”。梁溪区正在围绕产业结构“布新”、增长动力“转新...

    时间:11-17
  • 专家出手助产业驶上“高速路”

    原标题:专家出手助产业驶上“高速路”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芦花鸡养殖户马海涛受益于科协专家的技术辅导。图为马海涛站在自家鸡舍内向专家介绍近期的养殖情况。 记者 王延斌摄  11月7日,国家蛋鸡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宁中华又一次从北京赶到千里之外的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他此行的目的是见一位...

    时间:11-17
  • 中国近代文献数据总库上线

    原标题:中国近代文献数据总库上线 中国近代文献数据总库15日在浙江省绍兴市上线。来自全国150多家重点高校图书馆和学界、出版界的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绍兴,参加中国近代文献保护工程成果展览会。展览会上,从全球征集而来的各类中国近代文献经过重新整理影印,以全新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随着数据库的上线启用,这些册...

    时间:11-17
  • 邢台北方大学旧址正式对外开放

    原标题:邢台北方大学旧址正式对外开放   邢台北方大学旧址开放仪式暨纪念范文澜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15日在河北邢台举办。   1945年11月,抗日战争结束后,为培养造就人才,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决定创办新华大学,后改名为北方大学,中共中央委派历史学家范文澜为校长。1946年1月5日,北方大学在邢台正式成...

    时间:1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