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教学数字化,江苏高校拿出真招实策

2023-11-16 08:20: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教学数字化,江苏高校拿出真招实策

   近年来,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江苏省在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方面涌现出丰富的创新实践成果,全省90%以上的学校建成省级智慧校园,有力促进了江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江苏高校教学数字化案例分享会日前在常州举行,全省十四所高校就紧抓数字化教育发展战略机遇、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分享了精彩案例。

  共建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连续两年,南京邮电大学将本科新生“开学第一课”搬进该校新启用的融创共享教学空间。在这里,学生能充分感受沉浸式学习的魅力,教师可通过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验、360度实景教学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强化数据赋能,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育平台。”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刘青山说,学校积极探索数字化教学创新,建成数字化教学、实验实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管理及质量监管四大类平台,通过学校智慧校园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数据共用、用户共认和管理互通。

   2022年4月,江苏省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首批整省试点省份。全省各高校通过数字化平台,将教育资源更广泛地推送出去。

   在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良斌教授带领学生开展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教学活动。在学校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大家戴着VR头盔,走上HEX VR全向跑步机,选择不同角色进入“红军过草地”的教学场景,体验掩护群众、伏击战斗、穿越沼泽等多个不同难度等级的任务。

   “我们还能将工程现场搬进教学空间。”江南大学副校长堵国成在案例分享会上说,他们打造的“未来教室”,能将工业现场接入教室,可以实时控制工业现场。江南大学还推进三网(校园网、5G网、物联网)融合的校园网络建设,建成了支持多场景互动教学平台,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以人为本,把教学数字化推向深入

   高校是数字化人才培养的主要集聚地。在创新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建设上,江苏省启动上线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云书院”,来自28所高校的111门研修课程资源首批上线,包含了教学能力、教学素养、教学竞赛等内容,打造了精品教学资源库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推动了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

   “上线两门慕课,成功录制一门微课”,这是南京邮电大学教师培养体系数字化教学模块中对新进青年教师“合格上岗”的要求。该校电子信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心负责人刘蕾蕾说,为保证数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要紧跟科技前沿,让课程“多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忙起来”。

   “对数字化教师团队进行数字技术知识培训,应优化数字素养养成机制,提升教师混合教学能力。”扬州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对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缺乏了解,因此学校将提升教师职业效能感作为目标,设计14个主题,贯穿教学全过程。

   此外,苏州大学以“数字强师”系列培训活动、“金师工作坊”品牌工程、教育信息化专项研究课题等方式,提升教师虚拟教研的胜任能力;南京大学编写《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培训指南》、举办混合式教学研训营等助推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

   “教育数字化转型目标不是用技术替代教师,而是通过技术赋能使学与教变得更加精准高效,以因材施教培育学生的智慧。”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南大学二级教授陈明选说,数智化时代虽然技术是重要推动力,但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才是教育的本真,一定要避免出现“只见技术不见人”的问题。

  强化顶层设计,筑牢数字化支撑底座

   江苏省立足应用驱动和体制创新,积极探索新一代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融合。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高校教学数字化工作的意见》于今年初发布,率先在全国高校教学领域全方位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设计了高校教学领域推进数字化基本原则,填补数字化教学规范空白。

   南京医科大学作为省内最早进行“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实施五大教学工程,通过“优质资源建设工程”“新模式学习社区创建工程”制定构建教学“大平台+子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围绕顶层设计,江南大学制定了“1+2+X”教学化行动方案,“1”即依托信息化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2”即打造网络学习平台和智慧交互未来教室,“X”即开展多元行动,包括具体课程、虚拟仿真、数字培训、数字评价和数据平台等。

   在强化教育教学化顶层设计上,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徐庆表示,要加快教育数字化专项。各高校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数字化教育教学新理念,推动多部门联动,形成数字化教育教学合力。

   (记者 杜倩 苏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医附小:因地制宜 多样化开展课间体育活动

    近日,“中小学校课间圈养”现象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此作出回应,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课间圈养”怎么破解?北京小学生们的课间活动情况如何?学校如何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运动时间?人民网记者实地探访了北京多所小学,特别推出“课间十分钟”...

    时间:11-16
  • 中国传媒大学附小:孩子笑脸为课间十分钟“打分”

    编者按:近日,“中小学校课间圈养”现象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此作出回应,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课间圈养”怎么破解?北京小学生们的课间活动情况如何?学校如何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运动时间?人民网记者实地探访了北京多所小学,特别推出“课间十...

    时间:11-16
  • 百架兰考古筝亮相中央音乐学院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郝孟佳)15日,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乐器协会、中共兰考县委、兰考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兰考古筝进央音”活动在中央音乐学院王府南大殿前举行。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第五届“10·15艺术节”的重要环节,本次以“兰考古筝”为着力点和聚焦点,展现了中央音乐学院与兰考县的校地合作新气象。...

    时间:11-16
  • 清华大学举行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启动仪式 杨振宁寄语首届学生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孙竞)日前 ,清华大学举行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启动仪式。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在视频致辞中说,物理学的前沿发展方向非常多,分为原理性的和应用性的,二者都会对物理学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杨振宁对参加“攀登计划”的学生寄予厚望,希望大家学有所成。记者...

    时间:11-16
  • 京津冀三地联合成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研联盟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孙竞)15日,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研联盟成立大会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在河北师范大学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发起,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及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主办,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时间:11-16
  • 北京市教委召开北京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孙竞)日前,北京市教委在北京科技大学组织召开北京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65所本科院校教学副校长、教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二级学院教学院长以及相关教师和管理人员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柳长安指出,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标准,...

    时间:11-16
  • 中山大学通报“贫困生炫富”:存在过度消费,终止助学金发放

    通报截图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孙竞)11月15日晚,中山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情况通报,对该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赵某某被举报存在炫富和过度消费的情况进行回应。通报中称,11月14日,中山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收到关于该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赵某某存在炫富和过度消费的举报,其所在学院和资助管理中心迅速启动调查程...

    时间:11-16
  • 教育部:每学年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一次评估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孙竞)教育部15日印发通知,决定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询委员会),切实发挥专家的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决策水平。各工作片区每学年对片区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一次评估。咨询委员会在教育部领导下,承担全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研究、咨...

    时间:11-16
  • 书写拼搏故事 绽放青春光彩

      图①:11月15日,第一届学青会在广西南宁落幕。图为演员在闭幕式上表演。  本报记者 王 亮摄   图②:11月15日,各代表团标牌亮相闭幕式。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摄   图③:11月15日,演员在闭幕式上表演。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摄   图④:11月15日,演员在闭幕式上表演。  本报记者 王 亮摄  11月1...

    时间:11-16
  • 学青会激发体教融合新动能(聚焦学青会)

      在本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射击项目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杭州队小将王子菲最后一发打出10.6环,战胜对手夺得金牌。在随后进行的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和50米步枪三姿个人比赛中,她又收获1枚金牌1枚银牌,尽显强劲实力。  学青会赛场涌现不少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他们展现了良好的竞技水平和昂扬的精神面貌。在各...

    时间:1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