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高校学科建设有了新动向

2023-11-15 08:01: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高校学科建设有了新动向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完成备案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设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名单中,对原风景园林学、医学技术、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及其下设二级学科和依托上述一级学科设置的交叉学科进行了相应调整。

   此次自设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呈现哪些新特点,体现了高校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的哪些新动向?

  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

   此次发布的名单中,自设二级学科的学位授予单位456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5242个;自设交叉学科的学位授予单位232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860个。

   “数据显示,2020年,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4917个、交叉学科549个,到2023年显著增加。自设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持续扩展,体现了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的重要特征。”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副研究员齐书宇介绍,近年来,为强化对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学科支撑,一批新兴学科不断发展壮大,此次发布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人文医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生物信息学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学科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快速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

   她表示,名单也显示,通过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自主设置,着力培养能够识别、认知、解决“复杂问题”“真实问题”的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副研究员乔伟峰注意到,有组织地开展试点是这次自主设置学科的一个特点。例如,2022年3月,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会商工程教育工作,将推动“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作为院部合作事项之一,随后委托专家起草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征询培养单位试点意愿和建议。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办正式发文,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0所高校开展“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试点。他认为,这是我国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从构想走向现实的重要标志。“试点工作开展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组织召开了全国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10所院校组建了学科建设联盟,并先后完成本单位的自主设置二级学科论证工作。”

  有利于发挥高校各自学科优势

   早在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便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二级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此后,教育部定期向社会公布各学位授予单位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设置情况。

   关于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有哪些优势,齐书宇认为,自设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有利于发挥高校各自学科优势,培养服务社会需求、引领科技创新的各级各类人才,也有利于高校加快形成特色学科的比较优势。“目前获批的自设二级学科,往往离不开其一级学科强大的师资队伍、完善的设施条件和迫切的教育需求。因此,高校中越是有优势的学科越倾向于设置更细化、更全面的二级学科,以支撑整个学科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形成。”

   在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智库中心资深研究员吴伟看来,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既反映了学科建设的新方向,也展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方向。名单发布充分体现了我国在高校学科管理制度上的“放管服”改革,有利于这些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在原有学科体系框架中获得合法身份。建立先探索试点、待成熟后再进目录的交叉学科放管结合机制,引导学位授予单位自下而上地综合谋定交叉学科建设范围与投入力度,体现了学科目录服务学科发展的宗旨。

   乔伟峰表示,此次发布的名单是落实《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放权与规范并进的目录管理新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二级学科和专业学位领域是学科门类的第二级分支拓展,动态性很强,最易产生知识汇聚,是学科建设中最有生机的部分。因此,鼓励有条件的培养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与我国学科目录管理的改革方向一致,是强化办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的集中反映。

  避免“一股脑”地设置学科,“一阵风”后不管不问

   自设二级学科,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挑战。齐书宇留意到,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可能会导致学科设置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或过度迎合社会需求,忽略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她提醒,在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加强管理、规范配置,避免自设学科报考人数不足,成为徒有其名的“空壳”。

   吴伟认为,高校在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过程中,既要避免不顾实际“一股脑”,也要避免重设置轻管理,“一阵风”刮过后对学科发展不闻不问。“建构新的学科管理体系,学术管理部门要统筹培养过程管理、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调整。要实施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组建开放流动的交叉学科教师队伍,探索跨学科联合聘任,以提升不同院系的参与积极性。”

   乔伟峰表示,要充分利用此次契机,准确把握学科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认真研究梳理自主设置学科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避免“新瓶装旧酒”。

   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调整,对于学位授予单位的老师、学生和学术管理部门而言,都带来了很大挑战。实现自设学科的持续发展,要从制度建设、评价体系、教师资源等多方面入手。

   齐书宇认为,可创新实体机构,构建矩阵式管理架构。依据增设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要求,设立“交叉学部(院)”与“交叉学系”,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以保障自设学科的培养质量和长久发展

   “尽快完善协同培养和条件保障机制设计是当务之急,特别是产教、科教协同育人的微观机制设计。要让国家教育评价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落实落地,制定配套措施,防止评价过多过细,突出发展性评价,引导教师集中精力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作贡献。”乔伟峰说。

   (记者 杨飒)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首届教育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在桂林召开

    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郝孟佳)近日,首届教育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在桂林召开。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指出,社会是人类进步的基础,社会学是一切科学研究进步的基础,而青年学者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程天君表示,本次论坛的创设旨在继承中国教育社会学百年...

    时间:11-15
  • 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音乐教育大会在浙江杭州举办

    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李依环)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音乐教育大会日前在浙江音乐学院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融合·创新·发展”,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的校(院)长、音乐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教研员、一线教师参会。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天顺在致辞中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美育工作,需要关注...

    时间:11-15
  • 中国留学生跟国外图书馆“较真”后续来了……

    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最早的印刷品来自中国而非日本!”11月14日,厦门大学发文分享了2022届毕业生林思怡的一次“较真”的经历。一个多月前,林思怡在苏格兰国家图书馆发现一块展板的标题错误,并向工作人员指出。目前,展板已被修改。修改后的展板,摄于2023年11月8日记者从厦门大学获悉,林思怡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建筑与...

    时间:11-15
  • 第八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

    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孙竞)日前,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第八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以“素养引领模式变革·数字赋能质量提升”为主题,聚焦新课程标准实施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东斌指出,“应用为王”是当前...

    时间:11-15
  • 第三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召开

    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郝孟佳)“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儿童发展新需求,着力在儿童友好空间、友好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运维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表示。 杨保军指出,还要制定专项规划,开展城市设计,实施城市更新,补齐儿...

    时间:11-15
  • 张致末:培养立志创新、敢于创新、能够创新的新时代“弄潮儿”

    “郑州科技学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逐步培育了一支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师创新团队。”2023大学校长论坛期间,郑州科技学院副校长张致末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说。张致末介绍,学校实施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工程”,在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为...

    时间:11-15
  • 王旭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促进中国民族音乐发展

    “中国音乐学院成立的初衷就是要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要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2023大学校长论坛期间,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说。王旭东谈到,中国音乐学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导向,培养了数万名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文化理论研究人才,特别是培养出很多活跃在...

    时间:11-15
  • 山东烟台举办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原标题:山东烟台举办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记者11月13日从山东省政府获悉,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山东省烟台市落下帷幕。1457个参赛团队到场参加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共产生55个金奖、109个银奖、164个铜奖。据了解,这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

    时间:11-15
  • 河北雄安发布人才措施十六条

    原标题:河北雄安发布人才措施十六条  求职者在河北雄安新区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人才集市上咨询招聘岗位信息。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雄安新区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获悉,河北雄安新区近期制定出台关于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聚集新人才的若干措施,推出了顶尖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引进...

    时间:11-15
  • 推进体教融合 助力健康成长

    原标题:推进体教融合 助力健康成长“广大青年学生要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大力加强体育锻炼,要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每天锻炼两小时,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彰显身心健康、团结拼搏、开放自信、永不言败的青春活力,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11月7日在广西南宁闭幕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