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北方开始供暖,这位研究燃煤的院士却永远离开了……

2023-11-13 17:36: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李依环)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热能工程领域的先行者与奠基人、全国师德标兵,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副校长、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秦裕琨,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1月13日7时35分在黑龙江哈尔滨逝世,享年90岁。

图片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秦裕琨1933年5月出生于上海,195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同年作为师资研究生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边学习边执教,1954年牵头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锅炉制造专业。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秦裕琨院士为我国热能工程科技和教育事业奋斗一生。他长期致力于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方面的技术和工程研究,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自然循环热水锅炉,发明了劣质煤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大型燃煤电站系列“风包粉”浓淡煤粉燃烧技术及装备、安全低污染煤粉燃烧技术及装备等,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家煤炭安全、高效、清洁利用作出突出贡献。

“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青年时期的秦裕琨。哈尔滨工业大学供图

大学毕业时,秦裕琨正赶上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本可以留在家乡上海,但他的3个分配志愿分别填写了东北、西北、华北。

当时的秦裕琨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参与建设新中国!”

1953年,坐了三天四夜火车的秦裕琨来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师资研究生。上完一年俄语预科后,学校研究决定抽调他跟随外国专家边学习、边讲课,筹建锅炉制造专业。原本想学机械设计的秦裕琨,毫不犹豫地改了行,开始从零摸索。

秦裕琨编写的教材和著作。哈尔滨工业大学供图

“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面对无专门教材可用的困境,秦裕琨开始琢磨“自力更生”,挤出时间编写,终于在1959年完成初稿并油印出版。

1963年,这本内部教材正式成为新中国锅炉制造专业的第一本国家统编教材。后来,他相继出版的5部著作,大多也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

“科研成果必须接受实践检验”

“光在屋里搞理论不行,科研成果必须接受实践检验”,这是秦裕琨在科研事业中始终坚持的理念。

秦裕琨与团队在一起。哈尔滨工业大学供图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普遍使用强制循环热水锅炉,通过蒸汽采暖热得快,凉得也快,且停电后锅炉运行安全难以保障,对其进行改造成了当时业内亟须解决的难题。

秦裕琨提出热水锅炉自然循环的学术构想。为了将其变为现实,他昼夜不停地绘制草图,吃住都在锅炉房里,一熬就是两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秦裕琨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自然循环锅炉。我国很多地区冬季采暖至今仍然采用这种锅炉。

面对煤炭燃烧效率低、污染高等问题,秦裕琨向更尖端的煤炭利用技术发起冲锋。经过三年攻关,他成功研发煤粉燃烧新技术。

此后,针对不同燃烧方式和煤炭种类,秦裕琨带领团队研发了系列“风包粉”浓淡煤粉燃烧器,其中水平浓淡直流燃烧器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制造厂和电厂普遍采用,每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5亿元。

秦裕琨院士为师生讲党课。哈尔滨工业大学

进入21世纪,秦裕琨开始专注于煤炭清洁利用及节能技术研究。89岁担任党支部书记的他,带领碳中和能源技术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以“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为目标,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

秦裕琨常说,“要干就干别人干不了的,要啃就啃别人啃不动的。”

“我最看重的身份就是人民教师”

无论做普通教师,还是担任学校领导,秦裕琨都强调“立德树人、科研报国”。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了70年,89岁仍然坚持在教学一线,他一直是深受大家尊敬的“秦先生”。

秦裕琨院士在实验室与青年师生交流。哈尔滨工业大学供图

他坚持开门办学,让渴望深造的年轻人获得学习机会。秦裕琨曾寄语青年学子,“学就学好,干就干好”“努力成长为为国家作贡献的杰出人才”。

自2019年12月起,秦裕琨院士向哈工大教育发展基金会累计捐赠人民币150万元,同时设立“秦裕琨基金”支持学科发展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哈工大校训精神,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在今年9月22日举行的哈工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仪式上,秦裕琨院士深情地回忆了在哈工大学习生活70年的经历,表达了助力学校新百年发展的心声。

正如他所专注的“燃烧”事业一样,身体力行,秦裕琨院士不仅为我国能源事业作出了贡献,也为后辈们带去温暖与能量。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东烟台举办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原标题:山东烟台举办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记者11月13日从山东省政府获悉,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山东省烟台市落下帷幕。1457个参赛团队到场参加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共产生55个金奖、109个银奖、164个铜奖。据了解,这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

    时间:11-15
  • 河北雄安发布人才措施十六条

    原标题:河北雄安发布人才措施十六条  求职者在河北雄安新区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人才集市上咨询招聘岗位信息。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雄安新区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获悉,河北雄安新区近期制定出台关于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聚集新人才的若干措施,推出了顶尖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引进...

    时间:11-15
  • 推进体教融合 助力健康成长

    原标题:推进体教融合 助力健康成长“广大青年学生要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大力加强体育锻炼,要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每天锻炼两小时,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彰显身心健康、团结拼搏、开放自信、永不言败的青春活力,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11月7日在广西南宁闭幕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

    时间:11-15
  • 天津大学:以“领航计划”培养领航人才

    原标题:天津大学:以“领航计划”培养领航人才 一些改变正在天津大学悄然发生:全校公共选修课列表上一共315门课程供学生选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7门次;一些以往学分较多的专业开始“瘦身”,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总学分由175分精减到164分,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工科学生的传统“金工实习”内容,也由延续多年的打...

    时间:11-15
  • 中德大河流域 生态保护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原标题:中德大河流域  生态保护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11月12日记者获悉,烟台大学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共同发起的中德大河流域生态保护产教融合共同体日前成立,黄河—莱茵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德双边学术论坛同期举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莱茵河被德国人称为父亲河...

    时间:11-15
  • 新文科建设既是创新也是回归本源

    原标题:新文科建设既是创新也是回归本源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意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介绍,建设新文科,要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

    时间:11-15
  • 用心用情破解师生急难愁盼

    原标题:用心用情破解师生急难愁盼  国庆节前夕,河南项城市莲溪中学开展文体活动,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资料图片   学习党规党纪、开展廉政教育、立家规传家训、品味廉政微课、讲故事树典型……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一场场系列活动在河南省项城市教体系统迅速铺开。项城市教体系统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

    时间:11-15
  • 坚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原标题:【光明论坛】坚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前夕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其中就包括“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

    时间:11-15
  • 学术研究应继往开来、求实出新

    原标题:学术研究应继往开来、求实出新  “求实——严家炎学术座谈会”14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与会学者共同回顾严家炎的学术成就,讨论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分析他的为人治学精神为当下学术研究带来的启示。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表示,严家炎一直秉持严谨求实的治学理...

    时间:11-15
  • 广西交上学青会优异答卷

    原标题:广西交上学青会优异答卷 11月中旬的八桂大地,丹桂飘香。经过十余天的角逐,首届学青会即将在此落下帷幕。按照“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各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助力年轻运动员尽情绽放青春风采。 青年人的聚会亮点多 从城市运动会到青年运动会,再到与学生运动会合并,学青会是推动新时代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改...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