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践行大学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2023-11-14 08:36: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践行大学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近期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切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文化传承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关键职能,也是引领和支撑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发扬光荣传统,聚焦首要政治任务,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培养深受中华文明滋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1 深化理论探索,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

大学是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始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研究者和传播者,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推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重要理论成果,有力推动了社会进步。

新时代以来,高校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办学治校的基础工程,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建设课程群。目前,高校积极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中心),以学科建设、学术平台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与阐释,成效十分显著。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要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学术优势、专家优势,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讲清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讲清楚其道理学理哲理,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 坚持以文化人,培养深受中华文明滋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代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主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高校要坚持以育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着力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作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也是传播文化、以文化人的重要空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向青年大学生阐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任务。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融入思政课程,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大课堂”等手段,形成立体教学模式,努力规划设计科学的课程,回应青年学生的文化关切,打造更多思政“金课”。专业课程同样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坚持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特别是文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政治学、艺术学等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专业课程,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阐释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两个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历程,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坚持守正创新,自觉投身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光荣事业。

高校育人工作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育人的重要一环。有人说,“大学的空气也是养人的”,这种滋养正是源于大学活跃的氛围、前沿的文化,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演出等,给大学带来了蓬勃朝气,也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校园活动“第二课堂”,让更多体现中华文明精髓的剧目、曲目走进大学,也要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创作精品文艺作品,在文艺创作、传播的实践中亲身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塑造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3 强化守正创新,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是知识体系,更是价值体系,是深刻剖析和解读人类文明的金钥匙,也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素。长期以来,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时代沃土,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发展,大力推进重大基础性学术工程,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积极建设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

在新征程上落实首要政治任务、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大学大有可为。“学人、学术、学科”是大学开展文化工作的重要特色,大学要用好这一优势,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继续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担当好探路者、开拓者、攀登者的角色。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新时代的中国大学要继续在学习研究传播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上走在前列,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打造更多中国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中心、研究中心和传播中心。“经世致用”是中华文脉的一大特点,在新时代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更要强调“管用”,做人民需要的学问、对人民有用的学问。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立足新时代的文化实践,深入开展文化现象、文化规律和文化政策等研究,推出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高质量优秀文化作品、学术精品,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4 秉持开放包容,搭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连心桥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七个着力”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切实履行国际交流职能,全方位开展国际教育交流、青年交流、人文交流、科技交流等,不断拓展深度广度,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和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推动者。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大学要努力担起新的文化使命。

深度参与世界学术知识生产是一所大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区域国别学就是关于世界知识的一门交叉学科。去年区域国别学正式列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高校要抓住这一契机,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开展各有特色的区域国别学研究,为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当好“向导”。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是人,要鼓励外国留学生、外国专家通过田野考察、社会调研等方式到中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让国际友人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要促进大学生提升对世界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更多善于对话、善于合作、具有全球引领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把大学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用好大学的新兴媒体传播矩阵,构建开放包容的文明对话平台,用生动的中国教育实践、鲜活的中国青年故事把中国故事讲出彩,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壮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力量。

(作者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公布第二批1000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李依环)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布第二批1000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实现急救教育试点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试点周期为两年。试点学校试点周期结束后,评估合格的将授予“全国急救教育学校”称号。记者了解到,《通知》...

    时间:11-14
  • 全国中小学党建德育工作会议召开

    11月13日,全国中小学党建德育工作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同志出席并讲话,中组部组织二局负责同志出席并就做好中小学党建工作进行部署。会议指出,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党建德育工作,意义重大。各地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中小学党建德...

    时间:11-14
  • 2023年湖南省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11日-12日,2023年湖南省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在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大赛以“坚定文化自信、增进国际理解”为主题,经过激烈角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商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生将代表湖南省参加2023年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据悉,本次比赛共有17所高校的代表队在网络初赛...

    时间:11-14
  • 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举办首届全球校友学术年会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李依环)日前,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举办首届全球校友学术年会,40余名来自海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教师代表以“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安全与发展的前沿问题”为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通过视频发表致辞。他表示,学校一直将“创新平台”作为承担国家任务和国际化办学的...

    时间:11-14
  • 北京大学举办第五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创新创业论坛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孙竞)12日,以“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主题的北京大学第五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创新创业论坛举办。论坛围绕前沿交叉学科发展与产业人才培育等话题展开探讨,受到产学研各界的关注。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委书记霍晓丹表示,论坛的举办,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完整...

    时间:11-14
  • 爱心托举美好未来(追梦路上)

      何其委带着孩子们一起做运动。   范建华摄(人民视觉)  蓝天白云,阳光和煦,江苏省如皋市如师附小新城幼儿园的操场上,欢声笑语不断。幼教老师何其委正在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大家追逐奔跑,笑容绽放在每个人脸上。  作为一名幼教老师,何其委很受孩子们欢迎。集体活动时,孩子们喜欢围坐在他身边;做游戏时,孩...

    时间:11-14
  • 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举行

    本报杭州11月13日电(记者刘军国)以“汇聚天下英才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11日至12日在浙江温州举行。峰会聚焦“青年创新聚力可持续发展未来”年度议题,设置峰会主论坛、海外专场、日常分论坛等41场活动。由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执委会发起的“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11日首次揭晓,全球3位科...

    时间:11-14
  • 创新宣讲形式 传承红色基因

    “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展厅里,有这样一些老物件,煤油灯、理发推、医疗箱等,这都是乌兰牧骑除演出之外的另一些‘角色’;除了演出,他们还是农牧民的宣传工作队、文艺辅导队与生活服务队……”近日,一场理论宣讲大赛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举行,宣讲员黄小云正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新时代基层文艺工作者的故事。 黄小...

    时间:11-14
  • 以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时间:1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