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加快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2023-11-14 08:30: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加快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可以充分利用湾区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对于大湾区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也具有重要深远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方面,具有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等良好基础。近年来,大湾区着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增强人才吸引力、构建高效能创新平台体系,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在人才自主培养方面,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教育交流合作,促进教育融合创新,推进大湾区人才共育,建立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体系,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各类人才。粤港澳三地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统筹各项人才培育的政策方案。通过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促进大湾区内地城市产业资源与港澳教育资源互补,增进港澳与内地人才培养合作。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香港多所院校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开展合作办学,实现育才资源共享。澳门大学横琴校区通过设立联合实验室、产学研示范基地等,推动澳门与内地的人才培养合作和协同创新

在增强人才吸引力方面,大湾区通过优化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等,进一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大湾区很多城市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人才激励计划。广州发布产业领军人才奖励制度,并启动“菁英计划”等留学项目,引进和培养行业高端领军人才。深圳面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打破户籍、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香港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到港发展。为便利人才跨境流动、提升大湾区人才一体化水平,从推进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到大湾区内地九市开展港澳律师执业试点,再到2023年2月试点实施的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一项项务实举措不断为大湾区人才流动与交流合作增添新动力。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大湾区在做好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创业就业服务保障的同时,还注重解决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加强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支持。2019年年底,粤港澳大湾区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平台上线,大湾区内异地使用住房公积金不再需要提供原所在地公积金缴存证明,可一次完成办理。

在高效能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方面,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通过对接国际市场规则、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产业布局等人才高地环境建设,不断提升创新效能,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比如,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障和管理制度以及国际商事调解仲裁机制等,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人才发展环境;创新政府人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在法律框架下的自主权,建立高度开放的平台合作机制。同时,依托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优化产业布局,集聚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高端制造等现代产业集群,共享重大科研设备和平台,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扎根湾区创新创业。

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加快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关系到国家对于大湾区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的达成,也是助力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接下来,大湾区应进一步促进人才一体化建设,加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条件,优化人才发展的综合环境,让各类人才会聚湾区、各展其才,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强国建设贡献磅礴力量。

(作者系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爱心托举美好未来(追梦路上)

      何其委带着孩子们一起做运动。   范建华摄(人民视觉)  蓝天白云,阳光和煦,江苏省如皋市如师附小新城幼儿园的操场上,欢声笑语不断。幼教老师何其委正在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大家追逐奔跑,笑容绽放在每个人脸上。  作为一名幼教老师,何其委很受孩子们欢迎。集体活动时,孩子们喜欢围坐在他身边;做游戏时,孩...

    时间:11-14
  • 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举行

    本报杭州11月13日电(记者刘军国)以“汇聚天下英才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11日至12日在浙江温州举行。峰会聚焦“青年创新聚力可持续发展未来”年度议题,设置峰会主论坛、海外专场、日常分论坛等41场活动。由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执委会发起的“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11日首次揭晓,全球3位科...

    时间:11-14
  • 践行大学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原标题:践行大学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近期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切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文化传承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关键职能,也是引领和支撑...

    时间:11-14
  • “语言学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陈圆圆)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办的“语言学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挪威、韩国等国家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以及出版机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以“语言学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专家学者...

    时间:11-14
  • 创新宣讲形式 传承红色基因

    “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展厅里,有这样一些老物件,煤油灯、理发推、医疗箱等,这都是乌兰牧骑除演出之外的另一些‘角色’;除了演出,他们还是农牧民的宣传工作队、文艺辅导队与生活服务队……”近日,一场理论宣讲大赛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举行,宣讲员黄小云正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新时代基层文艺工作者的故事。 黄小...

    时间:11-14
  • 以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时间:11-14
  • 让高等教育区域师资配置更平衡更充分

    原标题:让高等教育区域师资配置更平衡更充分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对东北高校办学支持力度,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高等教育为区域发展增强内生力量。无论是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还是西部大开发,师资力量的增强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教育部...

    时间:11-14
  •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

    原标题: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编者按:减少非教育教学类工作任务,是中小学教师群体一直以来的心声与诉求。对此,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并持续发力。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为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提供了重要遵循。2022年,国务院教育督...

    时间:11-14
  • 香港教育新机遇 交流合作促共赢

    原标题:香港教育新机遇 交流合作促共赢  学生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图书馆里学习交流。资料图片   【大湾观察】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并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当前,香港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时代机遇,积极推动国民教育,增强与内地教...

    时间:1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