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花几千报名研学,不如自己带孩子玩一圈”

2023-07-13 09:0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民生调查局】“花几千报名研学,不如自己带孩子玩一圈”

暑期来临,又到了“神兽出笼”的时候。为丰富孩子的暑假生活,许多家长为孩子报名了研学旅行。

但不少家长发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花费,只换来了“游而不学”,在研学期间,有些还遭遇了讲解人员良莠不齐、孩子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

本是为增长孩子见识的研学旅行,为何会问题重重?

动辄几千块,研学旅行在“收割”谁?

低至100多元的一日研学,高到近9万元的美国插班研学,打开某在线服务平台,各种研学项目应有尽有。

某旅游平台研学华东业务负责人表示,这个暑期,主打历史人文、户外自然、科学技术类的研学产品最受欢迎。从产品时长上看,以景区/展馆主题一日游和长线多地5-9日游的产品最为热销。从价格上看,多日游产品人均价格在6000元左右,较2019年暑期有两成左右涨幅。

不过,仔细比较这些研学旅行,很多项目在行程设置上大同小异,如去草原研学,多是感受游牧文化、享受草原美食、以及参观牧民家庭等。但类似的项目,在收费上却高低不一,有些低至几千元,有的高达上万块。

据家长反映,部分研学旅行在标注的费用之外,还会有额外费用。如,某研学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其开设的北京励志研学营收费4980元,但从居住地到北京营地的费用需要自付。

记者注意到,一些学校也会组织研学旅行,虽然遵从自愿原则,但有学生在社交平台表示,“收费太贵,纠结要不要去”。在其晒出的图片中,显示北京研学6天的费用要6580元。

这种研学旅行甚至引发了一些学生的焦虑。乐乐来自山东某县城,虽然很想参加学校组织的北京研学,但考虑到家庭条件不好,她告诉记者,最终还是决定放弃。

走马观花,研学旅行“名不副实”

即使花费几千元参加了研学旅行,结果也可能没想象得那么美好。

一些研学旅行,虽然打着学习的名义,但从行程看,仍以游为主。在路线设置上,甚至和旅行社推出的普通旅游线路无明显区别,研学地也只是“走马观花”式参观。

同时,由于当前研学机构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较差的服务体验,也让部分家长直言:“与其报名研学,不如自己带孩子玩一圈。”

生活在江苏的丹丹,近期为孩子报名了某机构的北京研学亲子游,其中包括7月4日的故宫研学和7月6日的中国科技馆研学。

据丹丹讲述,本来在直播间买的是10至20人的团,但去故宫的时候,不仅让他们12个人跟着一个50人以上的团,讲解也并非针对小朋友,讲解员水平甚至不如一般导游。

“5日晚上11点,活动方又通知我们,中国科技馆的门票只买到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的,剩下的8人没有票,并责怪现在科技馆检票严格,无法混进去了。”丹丹告诉记者,“我们只能早早起来刷票,进去后,发现又是三四十人的团。”

在研学活动中,清华北大等名校研学营尤为火爆。很多机构拿准家长憧憬名校的心理,推出此类研学,但由于此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未开放参观,孩子们只能顶着太阳,在校门口拍照“打卡”。

图为北京大学门口。 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一些研学机构由于打着“走进清华北大”的名号,还不惜“勾结”校内师生。近日,北京大学保卫部就发布一则违规情况通报:7月5日,一支名为“狼爸部落”的校外研学团队,通过联系校内人员、借用账号在树洞平台发布预约求助信息等方式拆分预约,由多名校内师生预约入校。

至于有研学机构宣传,由清华北大的老师为营员传授高效学习方法。一位曾是名校研学营的带队老师在社交平台透露,“说是清华来的,但肯定不是。”

蜂拥而上,研学旅行该如何规范?

随着研学的热度越来越高,也吸引了旅行社纷纷开展研学业务。

从事导游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有利益的地方,大家就会蜂拥而上。“以前购物团赚钱的时候,大家就做购物团,如今研学的客流量上来了,就‘改头换面’做研学营,但无论如何都需要找人带团,于是之前干购物团的可能也被拉来讲课了,无论他会不会讲。”

行业迅速扩张下,研学项目随意定价、研学内容“名不副实”、从业人员缺少资质、学员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纷至沓来。

这几年,国家及地方也在出手规范。如,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

“但是,‘只旅不学’‘游而不学’的问题,还在研学旅行中普遍存在。这让研学旅行的价值大打折扣,要让研学旅行发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必须坚持研学旅行的教育性与公益性原则。”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

在熊丙奇看来,健康推进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需要形成全社会的合力。不管是以学校为主体还是以校外机构为主体进行的研学活动,均要强化监管。“另外,社会层面也可为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活动场所,减少家长对学校、校外机构研学活动的依赖,开展自主性研学旅行活动。”

面对研学旅行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研学机构质量参差不齐、研学内容与实际效果不符,而带来的学习效果不佳和安全风险等问题,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也建议,加强对研学旅行市场的监管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明确研学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学员的安全和权益。

“此外,还需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强研学机构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设,让家长和学员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研学旅行的内容和风险。”江瀚向记者表示。

7月11日,北京市文旅局发布暑期出行温馨提示,其中也提到,要注意“研学”旅行主体是否有打资质“擦边球”的情况。如果是选择旅行社提供的“研学”产品,按照《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的要求须提供研学旅行产品说明书,其中必须要有研学旅行安全防控措施、研学旅行教育服务项目、评价方法以及未成年人监护办法,既要保证参与旅行的未成年人的安全,又要保证“研学”的内容和质量。(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完)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传媒大学来衢开展“探寻南孔圣地 感悟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原标题:中国传媒大学来衢开展“探寻南孔圣地 感悟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感悟中国式现代化,7月10日,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暑期“行读中国”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走进衢州,开展为期四天的南孔文化体验活动。  本次活动...

    时间:07-13
  • 上半年全国社会组织共招聘高校毕业生7.3万余人

    原标题:上半年全国社会组织共招聘高校毕业生7.3万余人  记者见面会现场。 张煜欢 摄  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组织共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约16.5万个、实际招聘高校毕业生7.3万余人,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2.5万余场,推动近10万家会员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达68万个……12日,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

    时间:07-13
  •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人才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学院将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有力抓手,大力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图为台州学院学生团队展示其设计的膝关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杨思远摄(人民视觉)...

    时间:07-13
  • 大陆5所高校师生将应邀赴台交流参访

      本报北京7月12日电(记者柴逸扉)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1日答记者问介绍,应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拟于7月15日至23日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5所大陆高校36名师生赴台交流。在台期间,将与台湾大学、政治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交流,并赴台北、台中、新...

    时间:07-13
  • “以青春之我,建未来之城”

      图为同学们在“筑梦未来城”环节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  7月10日,来自澳门10所教会中学的120名高中生飞抵江苏南京,开启为期5天的“澳苏中学生阳光成长”2023年文化交流营(江苏)活动。  “这是活动主办方首次组织澳门教会学校的中学生走进内地,让他们有机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内地的发展。”澳门江...

    时间:07-13
  • 千方百计护航毕业生求职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2023届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为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各高校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挖掘开拓更多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用心用情帮扶困难群体,千方百计护航毕业生求职路。  深化校企合作  组织专场招聘  “在前不久学校举办的综...

    时间:07-13
  • 成都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成立(迎大运 展风采)

      7月12日,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以下简称“中国代表团”)成立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成都体育学院的曹茂园和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张雨涵分别代表运动员、教练员宣誓。  中国代表团由700余人组成,来自25个省份百余...

    时间:07-13
  • 把育人“最后一米”落实落细

    原标题:把育人“最后一米”落实落细   【记者手记】   “一年级的暑假是最重要的”“小升初的暑假,是最要命的”“开学就初三,不能再玩了”……   随着假期的到来,在部分短视频平台中,一些所谓的“资深老师”频频现身。点进这些“教育网红”的账号,几乎全部是各种补习资料、培训课程的消费链接。   很多网友坦...

    时间:07-13
  • “劳动不仅是汗水,更是智慧”

    原标题:“劳动不仅是汗水,更是智慧”   【一线讲述】   2023年寒假,北京中学的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实践性作业:蒸馒头。对于生活在北京的孩子们来说,蒸馒头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真正亲手去发面、蒸馒头的,调查下来并不多。这次作业,不仅让学生经历蒸馒头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其过程中尝试,探究不同比例的面粉与...

    时间:07-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