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正确认识并理性看待学位预警

2023-07-12 11:55: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变革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尤其是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共同富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重大政策规划和资源配置的部署,经济产业布局和人口城镇化出现巨大变化,伴随而来的是人口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影响学位供给体系的变化,各地有针对性发布预警信息和提示,既是对社会接受高品质教育诉求的直接回应,也是对我国资源配置的一种警醒和信息公开。学位预警绝不代表着学位紧缺和不够,因此没有必要产生恐慌。

第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伴随着人口迁移并生活在城市,必然会导致城区人口增加,人口增加也必然会产生学龄人口增加,学龄人口增加可能在部分区域造成学位暂时性紧张。决策部门因此需要及时采取应对举措,对城区教育资源做出新部署和安排,以回应人口变化导致的学位变化。另外,我国长期以来的城区学校布局和学位预测主要根据城市户籍人口规模和住房建设进行设计,而人口迁移产生的常住人口必然对原有学位供给产生影响,而且对学位精准预测构成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提早谋划、预留学位空间,以应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而造成的学位紧张和空缺。

第二,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形成是以国内循环为主,同时也要发挥国际大循环力量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循环必然涉及国内市场统一和市场互补,在此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产业集聚和再造现象,进而引发人口变化,形成学龄人口在某一个区域短时性的压力,需要根据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学位供给。学校布局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尤其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要对接产业转移,以及伴随着产业转移形成的人口迁移;而且学校布局要先于国家战略推进步骤,先行一步,做到提早谋划、提早布局。伴随着产业转移形成的人口布局中,要切实做到新建住宅小区与学校建设的四个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施工和同步交付,确保在入学高峰到来之前提早布局。城市建设中要预留教育用地,根据可能的产业布局变化,把教育用地空间预留出来,以便于学校新建、改建和扩建。

第三,新时期城乡协同发展过程中,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比农村更为丰富,吸引农村人口子女流动到城市读书。同时,部分地区为了发挥教育资源的集约效应,形成了学校布局相对向城市集中的情况。学校布局调整中也易出现一定时期或一定学校学位紧张问题,也可能会产生学位预警。因此,决策和管理部门要对城市教育教育进行系统化扩容,在可能情况下扩充传统的班级设置,使已有学校能够容纳更多学生。另一方面,要为新建学校保留必要的用地,并加快建设。同时也要提高农村学校尤其是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的教育质量,使农村人口能够接受高质量的乡村教育,缓解就学压力,使城乡学生达到协同发展状态。城乡教育协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教育具有的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优势,也要发挥农村教育与自然环境、农业技术和劳动技能紧密结合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形成相互促进状态。

第四,我国的人口总体出生率处于下降态势,但学龄人口总量还处于上升趋势。随着2016年全面二孩、2021年全面三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数量绝对值和学龄人口绝对数额均在增加,在原有一孩基础上增加到二孩、三孩,增加速度不高,但增加绝对值仍在上升,由此导致虽然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绝对规模在下降,但学龄人口在短时间之内增加的现象。各地要对区域入学需求进行科学预测,精准把握学龄人口发展趋势,充分协同运用城区各级各类教育设施,改革适合用作学校教育的空间、设施设备,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效益,保证学生高质量入学。区域管理要加快学位供给,尤其是在人口快速聚集区采用改建、扩建等快捷方式推进教育设施快速建设,为学生充分入学做好短期应对。从长远角度看,要对人口发展趋势、可能实施的人口干预新政策,以及社会生育愿望做出长期科学预测,结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形成科学的学位布局,解决高品质入学需求问题。有关部门科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财政资源,使资源配置和人口变化有机关联起来,应对可能在某个区域产生的学位紧张或学位宽松甚至浪费问题。综合人口、教育、产业、社会等多种因素,对学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在科学预测基础上精准配置学位。

第五,地区联动、部门联动,建立相互融通的学位供给监测预警平台,汇聚全国各地的人口变化、学校布局、学位供给等实时数据,以便社会准确认知和了解学位的全国布局。根据人口跨区域流动、产业汇聚和发展趋势,及时更新监测预警平台信息,引导社会的教育需求,以便做出理性教育决定。同时,要建立学位预警机制,当学位供给少于入学需求、与人口变化或产业转移带来学龄人口变化不够匹配时,由预警平台针对相关部门发出特殊预警信息,以提早做好布局和谋划。

(作者薛二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送教到县!北京教育名师名家走进河北广宗

    人民网北京7月12日电“第一次在家门口聆听来自北京大专家的精彩报告,从政策理论阐释到实践操作案例分析,不仅让我有了对‘双减’‘双新’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丰富的案例、实用的实操经验,更为我们今后在工作中落实‘双减’‘双新’政策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邢台市广宗县董里集中心小学校长董福来说。日前,北京...

    时间:07-12
  • 采用活版印刷!北工大发布2023本科录取通知书

    人民网北京7月12日电 日前,北京工业大学2023年录取通知书礼盒正式亮相。礼盒采用函匣立体式设计,包含函匣腰封、活版印刷录取通知书、新生入学通知、地图底座、北工大地图插片、插片包装盒、镭射外盒等。北京工业大学新版录取通知书。校方供图礼盒采用函匣立体式的设计,匣盒相映着科技蓝与镭射银的半透色彩,渲染创新...

    时间:07-12
  • 辽宁科技大学百名师生暑期走进鞍山 开展调查研究专题社会实践

    启动仪式现场。校方供图人民网北京7月12日电 11日,由辽宁科技大学、中共台安县委、台安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百名师生进台安、调查研究促振兴”专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会堂启动。活动现场,辽宁科技大学副校长王锡钢、中共台安县委书记苑振超为来自辽宁科技大学的13支专题调研实践团队授旗。据悉,在...

    时间:07-12
  • 北京市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双百”示范项目经验交流会举办

    人民网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李依环)日前,北京市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双百”示范项目经验交流会暨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培训会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召开。据悉,此次会议旨在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北京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北京市智慧校园建设,整体提升北京教育数字化发展水平。会上,北京市第二十中...

    时间:07-12
  •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讲好“八八战略”故事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秉承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路线的内在要求。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把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循迹溯源学思践悟,推动主题教育学深...

    时间:07-12
  • 湖北枣阳: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贤才者,国之大宝也。6月28日,湖北省枣阳市2023年第一期特色产业技术推广培训班开班。湖北省农科院专家,为枣阳市百名科技特派员,180多名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和水果种植大户集中授课。作为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示范基地,这次枣阳培训班将培养一批果树种植管理骨干带头人,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推动新品种、新技术、...

    时间:07-12
  • 适应人口变化形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为一定的人口服务,人口的规模和结构变化深刻影响教育供给。受育龄妇女人数、生育政策调整、生育意愿变化、人口频繁流动和人口城镇化等多因素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的规模和分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要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及时跟上人口变化步伐,进行相应调整,以实现人口和资源的良好匹配。全面认识学龄人口变...

    时间:07-12
  • 挖掘岗位资源 拓宽求职渠道(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培训服务,精准有效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近期,各地各部门...

    时间:07-12
  • 北京推3000余间公寓助毕业生安居

      本报北京7月11日电(记者王昊男)记者日前从北京市住建委了解到:为解决新毕业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北京今年共筹集3000余套(间)青年公寓。截至目前,所有房源已装修完毕,并配备了必要的家具家电以及宽带网络,毕业生可以拎包入住。  据了解,北京市已连续五年开展“毕业季租房服务进校园”活动,为...

    时间:07-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