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苏州科技大学:彰显环保特色 服务地方发展

2023-07-10 08:39: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苏州科技大学:彰显环保特色 服务地方发展

   近日,2023中国(苏州)世界光子产业发展大会开幕。苏州科技大学联合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无线与光电子研究创新中心、江苏省光学学会等9家单位,共建“太湖光子中心前沿技术研究院”,聚焦光芯片及关键材料、光器件及模组、光子终端设备等光子核心领域,打造“世界级太湖光子中心”。

   2022年9月,苏州科技大学第四次党代会勾画了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的美好蓝图,学校以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大力提升综合实力为主线,全面系统实施“人才强校”“开放融合”“文化兴校”三大战略。

   苏州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朋明表示:“开放融合就是要聚焦开放办学任务,强化融合融入,推倒长期羁绊学校事业发展的‘物理围墙’,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坚持‘三个服务’精准施策,努力写好开放融合大文章。”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实验室全面、高质量完成了建设任务,研发的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应用范围广、社会效益显著,人才汇聚效应突出,对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强力支撑。”2022年11月,专家组一致同意苏州科技大学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自2017年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设立,6年来重点开展了城市生活污水的资源能源回收再利用和高效低耗废水处理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关键工艺试验研究等研究开发。未来还将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整体实力提升、加强太湖和长江水环境保护、推进苏州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据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深耕污(废)水低碳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领域,核心技术在长三角地区的成功应用,有力支撑了长江大保护工作,并依托佛山市南海苏科大环境研究院推广至珠三角地区。

   多年来,苏州科技大学凸显“城建+”优势,彰显“环保+”特色,深耕城乡规划、智慧城市、水体治理等领域,积极服务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起草制定国家部委主导的首部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开创了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评价的制度范例;首创“陪伴式”乡村规划建设模式,成就“国家级生态村”树山村等苏南乡村规划典范,以深度实践绘就乡村振兴现实图景;工程结构防灾、韧性城市等创新成果应用于冬奥会场馆、沪宁高铁等重大工程。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外交战略,自1993年以来,每年承办由商务部主办的援外培训项目,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000余名官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涉及环保、能源和物流等专业领域。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023年4月20日,苏州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揭牌启用。研究院聚焦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围绕城市创新生态领域,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共同为国家、长三角和苏州市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学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2名教师受聘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社区规划师”,为古城保护更新提出方案。“教师们分别下沉姑苏区平江片区各街坊,履行‘专业咨询、设计把控、实施监督、意见反馈、政策宣传’职责,为做实做亮平江片区这一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核中之核’作出贡献,向世界贡献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院长、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夏健介绍。

   长期以来,学校充分发挥“城建环保”学科群和美术学等学科优势,积极为区域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作贡献。学校先后编制200余个小城镇规划,完成苏浙皖地区1000余个乡村规划。起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率先开展苏南软土建成区复杂地下空间连通、数字地下空间建设,破解太湖水系污染系统治理难题,参与长江保护修复攻坚行动,深度贡献省域内重要水系的生态改善。

   学校音乐学院启动“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项目”,将地域文化融入美育教育,参与苏州白洋湾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发扬,助力苏州打响江南文化品牌。

  促行业企业转型升级

   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叔贤全职加盟苏州科技大学。他牵头建立按需零碳供能研究中心,联合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积极对接苏州实验室,开展氢能系统基础和应用相结合的前沿研究,已在动态波动耦合逆变器、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碱性电解槽制氢、氢传感等领域基础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心还联合苏州光伏、电解水槽以及逆变器等龙头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帮助企业推动新能源相关技术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长明带领快充高能量动力电池团队,在经济批量生产高性能可回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上取得了关键进展,掌握了核心技术,上述正极材料已在青岛开始建厂生产,同时在苏州开始布局相关产业链。此外,为加快提升太仓港科技创新能力,团队积极和太仓港包括苏州华一新能源等合作,在新型电解液添加剂、钠离子储能电池、废旧电池利用与回收等领域开展了切实的合作。

   学校与苏州现代产业体系进行“强链接”,打造“多院一区”“多院一产业”“多院一部门”的跨学科服务架构,提供集成式服务,不断推进学校优势学科集群与苏州创新产业集群相融合,从而服务行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这样的创新故事在苏州科技大学不胜枚举。学校土木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和苏州市电信局等联合打造“智能建造”相关平台,助力苏州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

   “‘三个服务’精准施策,有效推动了学校师资力量、科技研发、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向更高质量迈进。学校将坚持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品质,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苏科大作为和力量。”苏州科技大学校长顾菊平说。

   (记者 苏雁 通讯员 浦净净 徐燕华)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香港青年学生入晋开启职场初体验

    原标题:香港青年学生入晋开启职场初体验  7月9日,山西太原,“晋港青年汇 山西机遇行”内地实习计划2023启动礼在山西大学举行。 张云 摄  7月9日,由香港山西商会主办的“晋港青年汇 山西机遇行”内地实习计划2023启动礼在山西大学举行。27名香港青年学生将在山西开展为期3周的实习,体验山西职场,了解山西文化。...

    时间:07-10
  • 贵州黔西南青少年在京“体验”特警训练

    原标题:贵州黔西南青少年在京“体验”特警训练-中新网  由北京市公安局支教民警组建并执教的贵州黔西南州青少年校园足球男、女队员共34人来到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今天,队员们观看特警训练及警犬演示,现场体验警械武器和警车等装备使用,感受首都公安风采。  北京市公安局定点帮扶支教贵州省黔西南州青少年校园...

    时间:07-10
  • 中国高校“最后一课”:“细枝末节”折射人文温情

    原标题:中国高校“最后一课”:“细枝末节”折射人文温情  图为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典礼当日,该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为校长王树国撑伞。 西安交通大学供图  随着中国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发出,2023年毕业季已近尾声。迎新之际,各地高校为学生呈上的“最后一课”愈加值得回味。  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为毕业生致辞...

    时间:07-10
  • 各地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服务 提供针对性指导促进就业

    原标题:各地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服务 提供针对性指导促进就业  眼下,2023届高校毕业生已经陆续离校,按照教育部要求,教育系统要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做到三个“不断线”,即岗位推送不断线、就业服务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这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高校持续跟进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求职进...

    时间:07-10
  • 海南高校加快培养自贸港建设专业人才

    原标题:海南高校加快培养自贸港建设专业人才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加快推进,海南高等院校近期纷纷“出招”培养与之相匹配的人才,推出“虚拟现实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专业“招揽”学子。  海南自贸港建设对高校毕业生颇具吸引力。记者采访了解到,近三年,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高...

    时间:07-10
  • 多地运用科技手段 助力防溺水安全预警 帮助学生安全过暑假

    原标题:多地运用科技手段 助力防溺水安全预警 帮助学生安全过暑假  随着暑假到来,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江西、山东等地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的暑假。  在江西赣州市南康区公安局城市空警的无人机沿蓉江河巡航时,发现6名未成年人既没有成年人监护,也没有做任何安全防护在河道里游泳、嬉戏...

    时间:07-10
  •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民时评)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不仅能够留下无悔的青春记忆,而且将在基层磨砺中获得受用终身的精神财富    不久前,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举办的一场大型线下招聘会,专门设置了“职业指导区”。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区域排队最长。不同学生的能力特长、性格特点不同,职业发展方向有差异,因而往往需...

    时间:07-10
  • 四川成都:“一人一策”精准服务促就业

    原标题:四川成都:“一人一策”精准服务促就业   今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稳就业”工作系列部署,聚焦高校毕业生、职校学生、大龄人员等重点群体,围绕“缓就业、慢就业、难就业”三大难题,通过“专业指导+精准匹配”明晰就业方向、“需求导向+岗位实操”提升职业技能、“就业援助+兜底帮...

    时间:07-10
  • 健康学校建设体现“健康第一”教育理念

    原标题:【光明时评】健康学校建设体现“健康第一”教育理念   【光明时评】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旨在倡导从学校层面关注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将健康素养融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将健康促进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将健康教育渗透学生学习实践...

    时间:07-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