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寄语毕业生:明德厚道增底蕴 尚仁出新谱华章

2023-07-06 16:12: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为人师者殷殷期盼语重心长。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北京7月6日电 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于3日上午在医学部运动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发表讲话,勉励毕业生明德厚道增底蕴,尚仁出新谱华章。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乔杰在2023年医学部毕业典礼上讲话。校方供图

在同学们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前的“最后一课”,乔杰再一次和大家回顾北大医学办学百十年纪念时凝练的“明德为先、厚道为蕴、尚仁为本、出新为常” 16字办学精神内涵。她指出:明德为先,在自重中立身;厚道为蕴,在自信中立志;尚仁为本,在自省中立命;出新为常,在自强中立业。

乔杰表示,无论是探索高精尖技术的科技前沿,还是服务基层百姓的临床一线,城镇乡野,四海边陲,都是激扬青春、实现梦想的大舞台。“北大医学给予你们力量,母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和坚实的依靠。期待你们担当复兴大任、搏击时代潮头,积极投身日新月异的现代医学,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孙竞、实习生张婉柔)

以下为乔杰讲话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亲友们、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满怀收获的喜悦,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首先,我谨代表北京大学、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向圆满完成学业的865名本科毕业生、681名硕士毕业生、510名博士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我要代表学校,向培育这2056名同学成长成才的老师们,道一声辛苦了,是你们的无私奉献,浇灌出今天的鲜花和掌声。

同学们,我想请大家再一次全体起立,用你们最热烈的掌声,向台上台下的教师代表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一直深爱着你们陪伴你们的家长亲友们,表示热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我们还要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国家的培养,对以胡毅、许捷两位北医杰出校友和陈发树、黄涛两位北大校董为代表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达我们最诚挚的感谢。正是他们的善心捐助和社会担当,让很多同学们得以在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支持下顺利完成学业,让我们的校园有现代化国际化的崭新风貌,让我们科技攀登有了更雄厚的基础。一路走来,我们要感谢的人,要感谢的事儿,太多太多,也希望大家常怀感恩之心,更多回报社会。

刚刚发言的四位同学分享了他们的成长故事,虽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足以让我们在感慨中欣慰。还有很多的成长故事,像药学院的张子斌同学,首次构建了纳米粒光催化邻近标记技术,将血浆蛋白冠研究的最高时间分辨率从30秒显著提升为5秒;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孙世俊同学,发现了新型临床最终防线类抗生素替加环素耐药基因,为临床抗生素耐药防治与抗感染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让老虎素虎虎生威;精神卫生学院的刘宁宁同学,采用人类生命周期脑图表,全面呈现了儿童多动症的脑结构个体特征。在今年的毕业生中,还有48名同学投身祖国西部建设、98名选调生即将扎根基层工作,大家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当代北医青年的使命担当。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能更多地列举。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着独特的光彩,在自己的领域上不断精进,在失败与成功的轮回交错中,成为了逐渐成熟更加优秀的自己,老师们为你们自豪、为你们骄傲!在此我提议,让我们一起鼓掌,向自己表示祝贺!更给我们即将奔赴的未来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时光飞逝,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师长、并肩前行的同伴,收获了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更镌刻了我们无数精彩的回忆。这份回忆,是与祖国的同频共振。有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方阵中,“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有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一起向未来”的冰新一代。可以说,在国家的辉煌成就和伟大变革中,北大医学的青年从未缺席。

这份回忆,是与母校的同向同行。我们见证北大医学历史上面积最大的科技大楼投入使用,众多国家级科技项目的落地生根,双一流建设开花结果;我们见证了医学图书馆改头换面,阳光穹顶、书山有径、成为学习研讨的好去处;更见证并体验着硬件设施焕然一新,智慧教室、品质宿舍、体育馆。这些都是办学110周年的北大医学,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奋发有为。

今天这个送别的时刻,也是大家踏上人生新征程前的“最后一课”,我想和大家一起重新回顾北大医学办学百十年纪念时凝练的“明德为先、厚道为蕴、尚仁为本、出新为常” 16字办学精神内涵,这是同学们要传承的,母校的文化底蕴,更是大家各自奔赴前程、回首相聚岁月的精神纽带。

第一,明德为先,在自重中立身。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希望同学们在多元化世界里,坚持“明德”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谨言慎行,自尊自爱,尊重自己的人格,不为眼前的利益左右,为学至真、为事至实、为人至善,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因为你们的人生发展与国家的强国建设的时间轴高度重合,只要你们坚持以德立身,自信自强,学业上、事业上的点滴努力,最终都能汇聚成建设健康中国的巨大合力。

第二,厚道为蕴,在自信中立志。

西门的厚道石见证了同学们求学的美好时光,相信你们在把母校赠送的毕业礼物厚道石装进行囊的同时,也会把北医的厚道精神带到党和人民需要的任何地方。厚道精神是我们的传承,更是我们在未来立于社会的底气和骄傲。他支撑着一代代北医人铭记使命、敢于担当。

被称为“肉苁蓉之父”的屠鹏飞老师,就是我们很好的榜样。他带领团队,把论文写在沙漠上,首创肉苁蓉大面积高产稳产技术体系,实现了寄生植物在全世界大面积种植的先例,把濒危药材资源开发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不仅给每家种植农户带来了每年数万元的经济收益,还把近4000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了绿洲。为了蹚出这种“点沙成金”的新路子,“点草成金”新方法,30年多来,屠老师几乎跑遍了祖国有肉苁蓉分布的所有沙漠,从破解肉苁蓉在沙土上寄生的“小问题”着手,创造解答了生态与产业、绿化与脱贫的“大课题”。此刻,屠老师正在去甘肃礼县的路上,去解决中药大黄种植质量提升难题。厚道,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付出。

第三,尚仁为本,在自省中立命。

求学路上,很多人有过挣扎。特别是当我们面对更快的生活节奏,更高的经济发展,更先进、精密的仪器时,容易忽略患者个体的感受。希望大家时刻牢记,医学是人学,愿大家做一个仁爱的医者,将医患同行的脚印,印在漫漫长路上;医道重温度,愿大家做一个温暖的医者,护佑患者身心健康,温暖悠悠岁月。

回首过往,新冠疫情给同学们加修了一门没有学分却意义非凡的课程。在与老师们同心同向同行的坚持中,相信同学们特别能体会其中的蜕变、成长、担当。此时此刻,台下就座的有在临床夜以继日地奋战坚守的同学,和老师们一起站在危重症救治的火线前线,以仁心仁术救治生命。还有在呼和浩特,49天如一日地投身疾控,协助完成流调和疫情数据分析的公卫14名同学。你们大家难忘的经历,都是我们在漫漫路上,不为外物所惑,不为外界所扰,坚持本心不改。没有世外桃源,只有我们对医学誓言的坚守。

第四,出新为常,在自强中立业。

回望过去,北医在建校之初便提出了“促进社会文化,减轻人们痛苦,用学术来和列强竞争”的办学目的。110年过去了,我们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始终未变,它绝不仅仅限于个人,更多的在于国家、在于人民。在博大精深的医学沃土里耕耘,创新是不断进步的源泉,卓越是永无止境的追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药学老国重焕发新青春, “血管稳态与重构”与 “女性生育力促进”两个国家级新平台再创佳绩,必将建立我国血管疾病防治和生殖健康新模式。同时,我们把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在今年教育部委托的“基础医学101计划”的课程、教材和实验项目里,聚集起国内外顶尖专家的力量,进一步提升医学拔尖人才的培养质量。北大是常为新的,没有退路,没有坦途,我们必须在高峰上探峰尖,深谷中探深奥,为解决“卡脖子”难题,为除人类之病痛,为建设健康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像刚刚发言的黄晓军教授那样,踏踏实实做出无愧于北大,无愧于时代的创造性新贡献。

同学们,几年的学习时光恍如昨日。在这个承载无数青春记忆的校园里,相信总有某个场景、某个瞬间,定格为我们一生中恒久的记忆。今天,郑重的穿上学位服,那个曾经遥远、学有所成的目标终于实现了。而新的征程就在眼前。无论是探索高精尖技术的科技前沿,还是服务基层百姓的临床一线,城镇乡野,四海边陲,都是激扬青春、实现梦想的大舞台。

北大医学给予你们力量,母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和坚实的依靠。期待你们担当复兴大任、搏击时代潮头,积极投身日新月异的现代医学,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祝愿大家毕业快乐、前程无限!

明德厚道增底蕴,尚仁出新谱华章!

无论是今天的学院路38号,还是未来的怀密医学中心,时刻欢迎你们常回来看看!母校永远爱你们!老师永远爱你们!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推出3千余间房源面向毕业生配租 拎包即可入住

    为吸引青年人留京就业创业创造有力的服务保障,北京自去年起面向应届毕业大学生推出保租房青年公寓试点。今年,北京共筹集3000余套(间)青年公寓,截至目前所有房源已装修完毕并配备必要的家具家电以及宽带网络,毕业生可以拎包入住。今天,记者从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了解到,为更好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新毕业大学生的...

    时间:07-07
  • 教育部:全面推行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准入查询制度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孙竞)为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要求,教育部今年在上海、广州、郑州、威海4市,试点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准入查询工作,对发现有性侵违法犯罪前科的人员依法进行了处理。近日,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准入查询工作的...

    时间:07-07
  •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3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

    暑假即将来临,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相关工作。通知指出,各地要深刻汲取近期部分地区安全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盯紧苗头隐患,全面排查风险,明确任务举措,细化责任分工,及时做好整改,切实抓实抓细...

    时间:07-07
  • 2023年暑期首都基础教育干部教师全员实训市级专题报告举办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日前,2023年暑期首都基础教育干部教师全员实训市级专题报告在北京教育学院举办。据悉,本次报告会是暑期首都基础教育干部教师全员实训的市级实训内容,近5万名首都教育工作者参加实训。报告会现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美华、杨德军,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余新分别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改进、...

    时间:07-07
  • 高校图书馆如何助力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专家学者热议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近日,第22届全国工科高校图书馆馆长年会暨图书馆助力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论坛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近50所高校图书馆馆长、专家等共200余人参加论坛。会议现场。校方供图据悉,本次论坛由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和陕西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

    时间:07-07
  • 北航举办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作大会暨首届产教论坛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作大会暨首届产教论坛,系统谋划和深入推进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作。据悉,北航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采取工学交替培养模式,首批学生即将进入企业开展专业实践。会议现场。校方供图会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

    时间:07-07
  • 北京建筑大学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成立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日前,北京建筑大学举办2023年“人民城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启动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当天,24家单位与该校签订共建协议,挂牌成为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活动现场。校方供图会上,作为北京建筑大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活动之一,该校2023年“人民城市”大学生暑期社...

    时间:07-07
  • 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院士寄语毕业生:发扬博大雅正精神气质 写好人生新的篇章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书记、校长的殷殷期盼语重心长。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

    时间:07-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