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科教融汇赋新能 人才引领创未来

2023-07-07 08:36: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科教融汇赋新能 人才引领创未来

   7月3日至6日,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暨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江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视频致辞。全国近700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用人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100多位院士及高校书记校长,3000余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各方代表参会。

   本次大会主题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会议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表示,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搭建研究生培养单位、用人单位、地方合作交流平台,围绕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度研讨,产出丰硕学术成果,有力推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回首过去

  育人不倦桃李尽芬芳

   在6000余平方米的研究生教育成果和人才工作展览展示区,近150家研究生培养重点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研究生用人单位、教育服务支撑机构的展台,有序排列着,述说着一个个立德树人的故事。展区一角的“就在武汉”人才招聘会,以“直播带岗”的新潮方式,发布就业岗位4000余个,其中博士与博士后岗位879个。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与会嘉宾认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部,承担着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创新发展战略的重大使命。研究生教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是办好高等教育的点睛之笔。

   记者从会上获悉,自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已累计培养了7000余万名学士、1000余万名硕士、110余万名博士。近年来新增院士和国家科技三大奖第一完成人中,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均占三分之二左右,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今年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45周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教授刘文励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后的首届研究生。“武汉在硕士、博士培养方面,一直都走在全国前列。恢复高考后,武汉紧跟时代步伐,同济医学院当时就有几十个硕士招生点。”刘文励说。1978年,他考上研究生。1995年,他有了培养硕士的资格,1999年开始带博士。20多年来,他带出20多位硕士、博士,现在他的学生们已成长为医院的业务骨干。退休后返聘的刘文励,依旧忙碌在教书育人、治病救人的一线。

   作为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的举办地,武汉是全国重要科教基地、大学之城,拥有92所高校、76名两院院士,有超过130万名在校大学生、19.76万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武汉高校学生参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人数,从2017年的2585人,猛增到2022年的6570人。

   教育与产业双轮驱动,大学与城市共兴共荣。2017年以来,武汉吸引全国各地大学生就业创业超200万人,连续6年人才净流入。

  展望未来

  顺应时代为国育英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加快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据测算,我国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了26位。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吸引力还不够强,竞争力还有差距,贡献力、内生力、治理力还有不足。”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洪大用说。

   如何实现研究生教育更高质量发展?在高端讲坛、校长讲坛,以及“适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产教融合共育卓越工程人才”等18个分论坛上,来自育人单位、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的嘉宾纷纷以诚相见。

   针对博士生教育,杨卫提出规模、结构、投入、思政、导学、质量、管理、产教等八大建议。比如,要以社会发展目标确定规模增长,以社会需求变化牵引结构演变,以统筹经费推动投入上升,以导师责任制推动导学关系,以分类标准推动质量上行,以二元结构推动产教融合等。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王战军认为,培养研究生是一种专业教育,研究生之前的教育,主要是知识的学习和传承,研究生教育是在知识学习和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生产。本科教育现在强调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而研究生更强调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重在能力培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党委研工部部长陈帝伊介绍,学校探索“情怀塑造,三链融通”下的农科类研究生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打造“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的创新链,构建“招培就”一体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链,强化现代农业发展产业链,让研究生教育之花在希望的田野绚丽绽放。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最好交汇点在研究生培养,最有效路径是产学研融合、校地企共促。”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玲表示。

   大会上,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成果孵化基地(武汉)揭牌,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江论坛落户武汉。武汉市人才工作局与8所在汉单位签订博士后倍增行动合作协议。

   科教融汇赋新能,人才引领创未来。中国,正从研究生教育大国阔步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

   (记者 张锐 通讯员 程晓)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人民时评)

      抢抓毕业季的关键期,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政策保障持续发力。5月中旬,中组部等五部门发文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便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部决定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进入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

    时间:07-07
  • 多措并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权威部门话开局)

      7月6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等介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怀进鹏介绍,目前,教育部已启动教育强国建设...

    时间:07-07
  • 这样做,防止孩子视力“滑坡”(呵护幼苗成长)

      孟昭君在为儿童进行眼病筛查。  受访者供图   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城关第三小学,眼科医生给学生讲解健康用眼知识。   石宏辉摄(人民视觉)  盼望着,盼望着,暑假来临了,孩子们期待着放松身心、度过多彩的假期生活。与此同时,暑期也是科学用眼、防控近视的关键期。如何防止暑假期间儿童...

    时间:07-07
  • 留学中国 实现梦想

      24岁的何丁来自喀麦隆,是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四学生,正在向小时候种下的“机械梦”进发。何丁不仅在专业课上成绩优秀,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中文,与老师、同学结下深厚情谊。他说:“我在这里学习和生活很充实、快乐,经常和家人分享。”展望未来,何丁计划继续深造,...

    时间:07-07
  • 河北建立实名台账 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帮扶

    原标题:河北建立实名台账 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帮扶日前,河北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7月至12月,河北面向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各级人社部门登记的失业青年(包括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至24岁失业青年),开展以“服务促就业...

    时间:07-07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原标题: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研究、思考教育的定位和方位,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我们要研究思考在经济社会发展大民生中看教育,同时还要从教育自身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科技发展规律来研究思考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在国新办7月6日举办的“...

    时间:07-07
  •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原标题:【光明时评】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工程。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

    时间:07-07
  • 重庆十大行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护航

    原标题:重庆十大行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护航 今年,重庆市有应届高校毕业生33.6万人,同比增长10.2%,人数再创历史新高。6日,记者从重庆市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方案》,实施十大行动和35条具体措施,确保高校毕业生年底就...

    时间:07-07
  • 教育部:多措推动科教融汇

    原标题:教育部:多措推动科教融汇 “今年我们有一个重大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关口将会前移,进一步加大对优秀博士生的支持力度,同时一起开展资助优秀本科生的试点。”在7月6日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介绍,教育部将推出包括资助青年科研人才在内的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推动...

    时间:07-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