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北京科技大学:2023年新增两个本博贯通班,人工智能专业首次单独招生

2023-06-20 10:15: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北京科技大学成立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组建而成,是一所有着深厚底蕴,承载“工业强国、科技兴邦”使命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是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也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里第一个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高校。

人民网:请您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优势和特色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学校学科全面、专业实力强劲,目前设有25个本科招生专业大类,涵盖工、理、管、文、经、法等多类学科50多个细分专业。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4个世界一流学科,材料科学、自动化、计算机、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等33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为顺应时代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学校还开设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新兴专业。

人民网:2023年贵校招生政策有哪些新的变化、新的亮点?

北京科技大学:今年,学校的招生专业主要有三个变化:

一是新增两个直接招生的本博贯通班。2023年,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本博贯通高精尖班)和理科试验班(纳米科学与工程本博贯通班)首次直接招生,每个班招生约30名学生,共约60名学生。这两个班级实施本博八年制贯通培养模式,依托于材料学部最好的教育资源和科学研究平台,全程开展研究型学习,旨在培养面向学科前沿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拔尖创新人才、国际视野人才、未来战略领军人才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

二是人工智能专业首次直接招生。为了服务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学校成立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并于今年面向全国直接招收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招生人数约90人。该专业成立于2019年,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汇聚了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领军人才,产学研结合紧密,与华为、中国兵器集团、启元实验室等多家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拥有智能仿生无人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三是新增智能建造、智能采矿工程两个专业。学校持续加强智能交叉学科建设,今年新增的智能建造、智能采矿工程两个专业,分属土木类和矿业类两个大类专业进行招生。智能建造专业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融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等学科,为国家培养能胜任传统和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工作的、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智能采矿工程专业依托矿业工程“双一流”学科,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智能感知等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工科专业,旨在造就一批智能采矿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人民网: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什么?

北京科技大学:学校招生政策没有太大变化,北京物理组实行“满六保一”政策,即报满六个志愿保证录取在六个专业志愿之一。录取过程中,不设专业级差,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体检合格,学校提档后不退档。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只招收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

人民网:对于科学填报志愿,有哪些建议给到学生和家长们?

北京科技大学:首先,要全面了解生源所在地当年高招录取批次设置,详细了解目标高校和专业的录取规则,以及志愿填报要求、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等。用好用足高考不同录取批次的志愿填报机会,包括关注提前批的志愿填报,有可能会为自己多争取一次录取机会。

其次,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结合考生的兴趣和分数情况,科学选择学校和专业。志愿填报时,不要盲目追热,要全面了解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这才是高校真正的内核要素,包括了解学校历史沿革、优势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校训校风等。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学生深造和就业情况

北京科技大学:学校学生发展深造率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学生满意度高。

深造率高,本科生深造率约60%,其中保研比例近30%,学生以优异的表现成为北大、清华、中科院大学主要推免接收对象。部分出国(境)深造的学生中,在剑桥、哈佛、牛津等高校读研的比例超过50%。

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就业区域以北京及省会城市为主,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天津市、西安市是毕业生京外就业人数最多的前5名城市。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的比例近70%。就业行业以IT互联网、装备制造、电子设备、信息通信、金融保险等行业为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传中考泄题为不实信息

    原标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传中考泄题为不实信息  据“上海辟谣平台”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圈群流传一段聊天记录,称上海中考浦东新区数学考试出现泄题情况。此外,社交平台亦有关于历史、道德与法治试卷泄题等讨论。  6月20日,就网传说法,上海辟谣平台联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对方回应称,网传泄题说法均为不实...

    时间:06-21
  • 幼儿误食避孕药有何后果?专家:危险等级较高

    原标题:幼儿误食避孕药有何后果?专家:危险等级较高  近日,有社交平台曝光了群名为“反渣小分队!”的聊天记录,在该聊天记录中,该小红书网友自称是名幼师,利用职务之便给幼儿喂避孕药,引发关注。  社交平台截图  “所有茶壶都被我狠狠体罚过,每天一个小茶壶,给他们饭里放避孕药,他们长大都废了。”上述网友称。  平台...

    时间:06-21
  • 西南大学留学生毕业典礼上“秀”诗词:愿做一名文化使者

    原标题:西南大学留学生毕业典礼上“秀”诗词:愿做一名文化使者  “优秀灿烂的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应该是世界的,期待有一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能让中华文化变成‘九万里风鹏正举’,变成‘天生我材必有用’,变成‘天下谁人不识君’。”20日,在西南大学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该校国际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

    时间:06-20
  • 教育部公布2023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时间安排

    根据教育部“2023高考护航行动”安排部署,结合全国各省(区、市)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2023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将于6月22日至28日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举行。活动期间,平台将提供文字问答和视频直播两种方式,文字问答咨询时间为9点至17点,鼓励高校积极采用视频直播方式开展招生宣传和咨询。各高校将加强...

    时间:06-20
  • 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议召开

    6月19日至20日,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湖北省副省长邵新宇出席会议并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数字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在中...

    时间:06-20
  • 山东单县警方:虐待体罚学生,一学校教师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原标题:山东单县警方:虐待体罚学生,一学校教师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山东单县公安局官方微信20日发布警情通报,内容如下:  接到关于单县某学校教师郭某体罚学生的报警后,我局立即成立调查组,对该警情开展调查。经查,郭某存在虐待、体罚学生的行为,涉嫌犯罪。公安机关现已立案,于2023年6月20日对郭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时间:06-20
  • 浙江大学生毕业返乡做“莓”创客 新技术服务“土”产业

    原标题:浙江大学生毕业返乡做“莓”创客 新技术服务“土”产业  傅昊韦在种植园里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杭州6月20日电 题:大学生毕业返乡做“莓”创客 新技术服务“土”产业  作者 童笑雨 徐凯阳  走进6月的浙江杭州建德杨村桥镇绪塘村“空中草莓”农业园,草莓的香甜气息扑鼻而来。种植大棚里,刚从宁波财经...

    时间:06-20
  • 华侨大学境内外学子共同体验端午民俗文化

    原标题:华侨大学境内外学子共同体验端午民俗文化  6月20日,华侨大学举办“仲夏赋雅趣 ‘粽’享邻里情”主题活动。 吴冠标 摄  端午节将至,华侨大学20日举办“仲夏赋雅趣 ‘粽’享邻里情”主题活动,三百多位境内外学子齐聚一堂,在一项项民俗活动中,感受端午气氛,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包粽子是端午必不可少的一...

    时间:06-20
  •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寄语毕业生:风雨兼程,止于至善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书记、校长的殷殷期盼语重心长。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

    时间:06-20
  •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寄语毕业生:少年同风,扶摇万里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书记、校长的殷殷期盼语重心长。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

    时间:06-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