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培养“信息尖兵、强国先锋”

2023-06-16 10:52: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十三朝古都陕西西安。学校建校后先后于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河北获鹿河北张家口等地办学,1958年迁址陕西西安,1960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是以电子与信息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隶属于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9所设有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7所设有一流网络安全学院、首批33所设有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高校之一。

人民网:请您简要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优势和特色专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作为长征路上办学的两所学校之一,老一辈革命家亲切地称呼学校为“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也曾为西电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西电一贯秉承的办学宗旨。

多年来,西电与共和国同向同行,开创了我国电子与信息学科专业先河,上世纪60年代就创造了电子信息领域多项全国第一的科技成果。进入新时代,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聚力攻关国家“卡脖子”难题,在通信、雷达、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微电子、人工智能、机电与天线耦合等领域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成功应用于北斗、天眼、嫦娥、天问等国家重大工程。在国防建设的尖端领域、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多个制高点上,都凝结着西电人的心血、智慧和汗水。

谈到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学校聚力电子与信息领域,致力于为党和国家输送“信息尖兵、强国先锋”,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科体系,在第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实现全面进步,优势学科领先地位持续巩固,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学科始终保持强大的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一流本科专业35个。

建校92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32万余名优秀人才。西电还有一张最亮的名片,就是以“五多”著称的人才培养“西电现象”,即培养出的院士校友多、将军校友多、创业英雄多、航天总师多、所长总工多,如“叩问星辰”的包为民、杨孟飞、杨宏、张荣桥等航天总师杰出校友。西电人一代接一代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网:2023年贵校招生政策有哪些新的变化、新的亮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西电本科招生总计划增加到了5530人。今年继续面向全国进行大类招生,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为核心,实施学生大类培养,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主要有两个变化:

一是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两个新工科一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面向全国多省市地区进行招生,总人数增加到了160人。两个试点班大类,聚合了电子信息和计算机优势学科专业中的教学改革实验班、计算机一流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图灵人工智能科学实验班。今年,学校在计算机类创新实验班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实验班。以上试点班都是采取单独编班,打通本硕博贯通式培养,选拔培养一批勇攀科学高峰的电子信息与计算机拔尖人才。

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细分大类专业培养方向,助力学子做好生涯规划,将原有的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优化为电子信息类(通信、电子信息、微电子)方向和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信息物理、空天信息)方向两个大类,也就是在去年“9+5+2”的基础上,形成了今年“10+5+2”的大类招生格局,就是10个招生大类,5个特殊专业和2个新工科试点班。

10个大类分别是:电子信息类(通信、电子信息、微电子),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信息物理、空天信息),计算机类,自动化类(智能制造及智能测控),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化、智能商务与卓越领导力融合培养),数学类(数学、统计与信息、计算机科学深度融合培养),生物医学工程类(电子信息交叉融合班),材料类(电子信息材料与微纳器件),中国语言文学类(新人文学科与电子信息交叉融合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学类(新文科国际语言与电子信息交叉融合培养)。

5个专业分别是: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外合作办学)、录音艺术(艺术类)和运动训练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西电的三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都非常好,目前面向安徽、广东、河北、河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等8个省招生,也值得考生和家长朋友们重点关注。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深造就业情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是国家电子信息领域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9%左右,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左右,2022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6.5%。学校整体就业率位居部属高校前列,对于需要就业的困难群体毕业生,学校还保证了100%帮扶就业。

学校毕业生积极服务国家重点需求,毕业生到国家战略导向单位就业超过千人规模,就业层次高。据多家媒体报道,到华为就业的毕业生,近三年均位居高校第一,互联网标杆企业(BAT)就业的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从地域来看,学生在北、上、广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就业比例高,当然在国家振兴西部战略发展的引领下,西电学子主动服务西部,就业人数逐年上升,就业单位也多为通信等领域的大型国企、科研院所、行业领军企业以及外企。学校连年被评为全国“就业最受欢迎奖”“最佳高校就业典范奖”。

在学生深造方面,学校近年总体保研比例基本在20%以上,试点班更是有机会达到50%。近三年,学生通过保研、考研及出国读研等方式进行深造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学校的通信、电子、计算机、微电子、人工智能及网络安全等专业在社会上的岗位需求极高,还有一些属于国家目前的紧缺专业,学校在这方面的专业优势非常明显,就业前景好,就业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人民网:对于科学填报志愿,有哪些建议给到学生和家长们?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生在填报志愿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匹配位次。出分后要注意收集、对比心仪高校近三年的录取最低位次。同时,要了解理想高校的招生简章,这个一定要仔细研究,是否有专业极差、进档不退档等额外要求。西电的各个专业间没有专业级差,而且可以明确承诺考生报考服从调剂时提档不退档!大类招生给学生们更多选择专业的机会,西电新生从入校开始,就有特色试点班选拔、大类分流、跨大类转专业超过3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二是专业选择方面。要综合考虑个人志趣、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本硕博贯通培养的闭环体系、专业竞争力以及深造情况等因素。

三是平行志愿。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冲梦想”“稳理想”“保未来”,最好形成一个梯度,前面可以冲一冲梦想学校,后面填的学校要稳一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西南民大为毕业生送出“种出梦想”的“种子餐券”

    原标题:西南民大为毕业生送出“种出梦想”的“种子餐券”  西南民族大学16日举行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现场,西南民大为毕业生们准备了毕业小惊喜——一张可以“种出梦想”的“种子餐券”。  希望毕业生种下“毕业”的种子,开启“梦想”的花儿。 西南民大供图  据了解,该餐券由“种子纸...

    时间:06-16
  • 上海高校中药学“创新班”首次招生 设计科学、机制灵活培养拔尖人才

    原标题:上海高校中药学“创新班”首次招生 设计科学、机制灵活培养拔尖人才  上海中医药大学力争为中医药的未来发展造就一批“有情怀、强本领”的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 上海中医药大学供图  记者16日获悉,为推进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海中医药大学2023年开设“4+5”本博贯通中药学“创新班”,在上...

    时间:06-16
  • 长春高校推出“云面试空间” 助毕业生求职

    原标题:长春高校推出“云面试空间” 助毕业生求职  学生通过“云面试空间”进行求职面试。 刘栋 摄  学生通过“云面试空间”进行求职面试。 刘栋 摄  学生通过“云面试空间”进行求职面试。 刘栋 摄  “云面试空间”吸引不少应届毕业生前来体验。 刘栋 摄  “云面试空间”吸引不少应届毕业生前来...

    时间:06-16
  • 父亲节将至 赣南大山深处的女足小球员第一次和爸爸踢球

    原标题:父亲节将至 赣南大山深处的女足小球员第一次和爸爸踢球  图为比赛开始前,晨曦女足的小球员和父亲们、裁判一起合影。刘力鑫 摄  “今天第一次和爸爸踢球,我特别高兴和感动。他踢得很好,还带球过了我几次。我希望爸爸以后能多陪我踢球。”14日,在江西赣州寻乌县澄江中心校的足球场上,来自该校晨曦女子足球...

    时间:06-16
  • 2023年毕业季租住调研:42.7%毕业生房租源自父母支持

    原标题:2023年毕业季租住调研:42.7%毕业生房租源自父母支持  中新网6月16日电 题:2023年毕业季租住调研:42.7%毕业生房租源自父母支持  中新财经记者 庞无忌  又一年毕业季来临,大批毕业生开始走出校园。“租房”成为许多人走入社会的第一道考验。58同城、安居客16日发布《2023年毕业生租住报告》,对毕业生租住...

    时间:06-16
  • 中央音乐学院首届“音辩交响”大学生校园辩论赛收官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郝孟佳)音乐的内核是欢乐还是痛苦?这是一个永恒而深刻的话题,也是中央音乐学院首届“音辩交响”大学生校园辩论赛决赛的辩题。14日,随着辩场上年轻学子们的唇枪舌剑、激扬智慧,比赛圆满落幕。中央音乐学院首届“音辩交响”大学生校园辩论赛。主办方供图据了解,本次辩论赛历时两个多月,经过七轮...

    时间:06-16
  • 北京高考评卷工作预计24日结束 高考成绩25日公布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孙竞、崔新耀)北京市2023年高考已于6月10日结束,记者从今天举行的高考评卷媒体开放日活动上获悉,北京高考评卷工作已于8日开始,预计24日结束。期间,全市组织1520名教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6个评卷点进行评阅。记者在位于...

    时间:06-16
  • 谱写时代华章 南开大学2023年官方宣传片《生生不息》发布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郝孟佳)15日,南开大学2023年官方宣传片《生生不息》面向全球重磅发布。短片以山海为主线,生动展现了这座百年学府的历史底蕴和时代风貌,凝聚起广大师生、全球校友和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青年学子相聚南开,越山向海、追梦逐光、永葆初心、攀峰踏浪,谱写生生不息的时代华章!...

    时间:06-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