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2023-05-23 08:42: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一项以中国人民大学“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优秀结项报告为对象进行的词云统计显示:

2022年的高频词:发展、土地、脱贫等;2023年则是:发展、种植、产业等。“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是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才培养路线图框架下启动实施的实践育人工程,也是一项旨在反映中国农村发展变迁全貌的大型跟踪抽样调查。从这些字词里,看到的不仅是农村广阔天地的变化,更是学子们在祖国大地上记录时代、见证变革的青春身影。

走向农村,心系家国,躬身实践,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学子经风雨、见世面,开阔眼界、增长本领的生动课堂。

青春模样:不怕苦 寻苦吃

五四青年节之际,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散都苏木巴彦乌楞嘎查的“连心桥”正在施工中,这是北京交通大学“公益桥——小桥工程团队”设计建造的第6座小桥。

自2015年至今,已有富宁桥、和桥、木桥、明月桥、星寨桥等5座桥梁成功建设并投入使用。每座小桥的建成都会经历不少“磨难”——考察桥址会遭遇滑坡、落石等危险,方案设计会遇到技术难题,施工建造会遇到资金材料短缺、施工队伍水平低等困难,建好桥了也还得想办法解决后期养护缺乏的困难。

杨丽辉,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桥梁系副教授,“公益桥——小桥工程团队”负责人。第一次去考察富宁桥桥址时,狭窄的盘山道路,没有硬化的路面,感觉随时都有坠下山崖的危险。当天又正逢下雨,田间道路泥泞,污水没过脚踝。在测量河道时,遇到滑坡,大石头就在眼前滚落,道路被掩埋,汽车陷在泥潭里……这种交通状况,结结实实地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而这却是当地百姓的生活日常。

“这样的危险体验没有吓退同学们。大家更觉得任重道远,交通强国的梦想之光,理应照进乡村。”杨丽辉说。

和安宁舒适的大学校园相比,这里是另一方天地。参与工作的大多是年轻的学子,他们在此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理论,而是复杂的实际工程。

来北交大读研之前,贡二康便听说了“公益桥——小桥工程团队”以善心绘彩虹,为孩子架“学桥”的事迹。刚入学,他便加入团队,赶上了“连心桥”的设计。

贡二康知道,他们设计建造的桥梁不仅是建筑物,也承载了当地人民、公益单位、政府等多方面的期盼和愿景,是一座沟通社会各界、名副其实的“连心桥”。

有付出,更有收获。师生们走进玉龙雪山和大凉山深处,亲眼见证了在党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建成的小桥都位于曾经的贫困县,有些还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比如第一次去和桥、木桥桥址,走一个半小时山路才能到达,周边没有一条公路。建桥后仅仅4年时间,通车的道路已经修到了小桥桥头,山里的小朋友们冬天上学终于不用再穿凉鞋蹚水过河,老百姓的山货可以方便地运出大山,纳西族、水族聚居的山村也能迎来源源不断的游客……“看到这些美好的画面,所有的辛苦也就不值一提了。”师生们表示。

“设计一座小桥,就像是量体裁衣,每座桥都是独一无二的。考察桥址时,我要求团队:不能只关注地质水文等建桥技术参数,还要深入百姓生活。”杨丽辉告诉记者。

公益桥基本建在民族聚居区,师生们会提前查找资料,到达桥址后再进行民俗采风,和老百姓充分交流。比如,为了保护一位老婆婆的农田,明月桥放弃了最佳的正桥位,选择了斜交桥,虽然增加了设计难度,却守住了老人耕种大半生的田地。

师生们还邀请学校擅长书法的汤斌老师,为每座桥题写桥碑。汤老师会根据当地文化选用特有的字体,让每座桥都充满个性,让百姓们感到,小桥是有温度的。

“在建桥过程中,我们锻炼了业务能力和实践本领。唯有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接轨、与实践挂钩,才能真正体悟到知识的力量;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真正地为人民服务。”贡二康说。

青春梦想:微小星辰 辉光绵长

一年时间不长,却足以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24年支教路,一届届志愿者奔赴祖国各地,助力中西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这就是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张晨帆,北师大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八中学参与支教工作。她感慨,时光短暂,还没能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但,微小星辰亦有辉光绵长。“这份陪伴如若能让孩子们相信拼搏的意义,那么,我们当下所做的事,就值得被铭记。”张晨帆说。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我们研支团的志愿者也在用实际行动,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努力奋斗。”北师大第24届研支团库尔勒分队志愿者王诗彤说:“我们将北师大的教育理念与当地学情结合,为基层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从白鸽支教扫盲服务队到暑期支教团,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北京师范大学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也始终为教育事业贡献青年力量。截至目前,共有1200余名师生参与支教团活动。

“与桃蹊的故事是那年夏天最美好的回忆。”北师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韩君灵讲起那些温暖的故事——“在开营仪式时,我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大喊:有信心!我想,我们不能辜负这份期望。那些追随着我的目光、那些询问和关心,那些清澈的眼睛和纯粹的笑容,我会一直铭记。”

当宫钰初次踏入北师大校园,开启博士研习之路时,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与“三农”结下不解之缘。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承接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建档立卡专项评估检查项目,宫钰作为骨干成员参与。

“通过实地调研,一颗热爱‘三农’的种子在我心里深深种下。一次次调研活动,让我们真切看到了全党全国为乡村振兴付出的努力。和我一样,许多调研员归来后都表达了乡村振兴壮举带来的震撼与感动。我们每个人都很普通,但当我们为共同目标而努力时,这种磅礴之力令人震撼。”宫钰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在象牙塔里学习广博的知识,但是要了解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还需要躬身实践。作为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国农村发展现状,引导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治理研究中心教师刘丽莉表示。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章文光振奋之余,也在思考:育人要“啃硬骨头、接烫山芋”,在课程教学中就要向学生们传递不怕吃苦的观念;育人要“学以提能、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给学生创造更多走出课堂开展实践的机会;育人要“情系发展、心系人民”,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对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心,鼓励学生勇担时代重任,投身乡村振兴。

青春志向:寻真问题 求真学问

“学在人大,行在中国。”在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术实践月成果展示会上,学子们再次听到了“千人百村”“街巷中国”“田野课堂”等耳熟能详的项目。“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自2012年开始,每年组织1000余名师生利用暑假时间深入全国经科学抽样选取的行政村,以田野调查和入户调查为主要形式,开展系统、规范的社会调研活动。

“观乡土,探民情;深墟里,悟民生”。搭乘着“千人百村”这趟由课堂开往乡土的列车,一些同学踏上了以前从未涉足的乡村土地,深刻体悟了不一样的民风民情。

“乡土实践是青年学子陶冶学问的第二课堂。在‘千人百村’中,我看到了课堂知识在现实中的真实写照,学到了更多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角度、支点。在这样的实践中,我不断将学问做实做细,也不断开发出更多新的学术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雨航认为。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垚瑶——这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而言,柳荫镇顺江社区是她真正意义上进入的第一个“田野”。从一个好奇的“局外人”,逐渐走进村民的日常生活;从一个象牙塔里的、远望田园大地的学生,渐渐成为忙碌在田野里的一分子。

“当我们带着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真诚倾听人民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百姓疾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千人百村’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了。“李垚瑶说。

对于这些青年学子而言,“三农”是他们想为之尽一份力的挂念。他们明白,来到“象牙塔”的目的不是舒适地定居,而是更好地走出去、走下去。因为,“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记者 靳晓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历史院某课堂讲授内容不当?兰州大学回应

    截图来源:兰州大学官方微博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李依环)22日,网传兰州大学历史院某课堂讲授的内容不当,引发网友关注。兰州大学今天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回应称,对该事件,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工作组,启动调查核实工作。经调取课堂视频、与上课学生核实,情况如下:网传内容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近现代史(下)》课程课...

    时间:05-23
  • 北京科技大学举办2023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联合咨询会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21日,北京科技大学举办“相约北科 启梦未来”2023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联合咨询会活动,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七十余所京内外高校参会,近3000名考生和家长现场参与,40余万人次在线上参与。“北京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与新中国基础工...

    时间:05-23
  • “中国古代绘本文物珍藏展”在中央美院国际学院开幕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中国古代绘本文物珍藏展”暨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开幕。此次活动展出了明清两代为主的古代纸绘绘本、木版画甲马与“女儿书”套色版画绘本、漆画绘本和部分由平面绘本衍生出来的雕刻故事板,共计213件文物孤品。此次展出现已正式向公众开放,后续计划在全国其他城市展出。活...

    时间:05-23
  • 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举行纺织服装行业学院企业联盟暨理事会成立大会

    近日,纺织服装行业学院企业联盟暨理事会成立大会在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召开。长三角纺织类高校代表、19家联盟企业代表以及常熟理工学院纺织服装与设计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常熟市副市长李汉中说,纺织服装行业学院企业联盟暨理事会成立大会的成功召开,是常熟市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将为常熟纺织服装产业转型...

    时间:05-23
  • 2023第四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融媒体采访活动启动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22日,2023第四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融媒体采访活动在重庆大学举行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现场。周涛 摄据介绍,22-26日,40余家全国主流网络媒体将深入探访重庆市部分高校、职业院校、区教育委员会、区公共服务局,围绕党建、新工科、新医科、区域教育、新智慧教育、产教融合等主题开展采...

    时间:05-23
  • 国家开放大学举办终身教育平台上线一周年活动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为助力构建“方式灵活、资源丰富、学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国家开放大学20日举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数字化赋能终身教育——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上线一周年暨2023年十大行动工作部署会”。会议现场。国家开放大学供图“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行动目标和人们的普遍共识。...

    时间:05-23
  • “看着孩子们成长,是最开心的事”(运动人生)

      核心阅读  在彭丽君的带领下,湖南长沙雅礼中学女子篮球队获得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女子组冠军、全国U17(17岁以下)青少年女篮冠军、第二十六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女篮冠军等荣誉,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彭丽君说:“校园篮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还有能力,我会认真带好每一名队员。看着孩子们成长,是最开心的...

    时间:05-23
  • “行走的思政课”激活社会大课堂

    原标题:“行走的思政课”激活社会大课堂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开展红色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的题中之义。5月13日起,满载1000余名学生的19辆大巴车从天津城建大学出发,奔赴天津市10个极具代表性的红色场馆开启“行走的思政课”。思政课教师现场讲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的故事,让千余名学生氛围...

    时间:05-23
  • 吉林大学考古师生:在田野上“过筛子”

    原标题:吉林大学考古师生:在田野上“过筛子”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学生在夏县基地野外挖掘工作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公众考古开放日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位于山西夏县的吉林大学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全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院长方启在基地实验室指导学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吉林...

    时间:05-23
  • 以火起来的校园文化“IP”丰富高校育人场域

    原标题:以火起来的校园文化“IP”丰富高校育人场域将自己的声音永久保存在校史馆中,是种什么样的体验?202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一场有声主题征文比赛决赛现场,该校档案馆馆长姜晓云向同学们做出了“声入校史”的承诺。“选手们的声音,会为南师大120周年校庆留下一段独特的声音记忆。”“执笔忆南师,声声寄吾情。”...

    时间:05-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