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

2023-05-21 00:35:00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

教育是人的再生产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一定意义上讲,自从有了人类和人类社会,便有了教育。教育就是人的再生产。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使人由无能而有能,可以增加劳动力价值,还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通常来说,一个国家人口的受教育范围越广、受教育程度越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就越高,劳动生产率往往也就越高。

教育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使个体从一个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这种社会化包括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个体行为的社会化等。在教育的诸多功能中,教育服务人的发展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是两大基本功能。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功能,又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教育正是通过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促进社会发展

教育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成为人力资源大国

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1949年之前,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人口文盲率达8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普及教育,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到1965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迅速提高到84.7%,青壮年文盲脱盲累计超过1亿人。普及教育,带来了新中国人口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让人民群众共享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成为共和国发展史上的鲜亮标志与华彩乐章。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例,我国义务教育经历了普及、均衡、优质三部曲。一是推动普及。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开启了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的新阶段。2000年,我国在占全国总人口85%的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如期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2011年,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国家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少年文盲国家验收,我国全面普及城乡免费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8%。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二是着力均衡。义务教育在世纪之交实现基本普及之后,均衡发展就成为新的主要矛盾。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2895个县全部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三是迈向优质。基本均衡实现之后,优质均衡成为工作目标。我国基础教育在规模发展和实现普及的同时,质量和水平也不断提升。在2018年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教育测试中,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4省市学生代表在数学、科学、阅读三项测试中得分高于其他参测国家和地区。

截至2022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1880.36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9.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的发展保障了14亿多中国人民的受教育权,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显著提升,带动我国从人口大国成为人力资源大国并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教育领域进入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新阶段。我们要把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扎实推进。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要求我们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为14亿多人民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反映了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鲜明指向和根本宗旨。我们要大力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从而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服务人口的高质量发展,努力让14亿多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要求我们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里的“学”,就是教育。我们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使教育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在党的领导下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而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杨银付,系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安徽医科大学:“引聚留用”,让人才脱颖而出

    日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届青年学者引智大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瑞典、西班牙等10余个国家,以及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共160人积极参与。“学校正在全力打造长三角医学教育新高地和医学科技策源地,真诚盼望、热忱期待广大青年科学家能够加盟。我们将为各位青年科学家提供...

    时间:05-21
  • 地大领衔研究团队研究证明火星北部曾经存在海洋

    新华社武汉5月18日电(记者李伟)记者18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地球科学学院肖龙教授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综合分析“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的多光谱相机获取的科学数据,首次在火星表面发现海洋沉积岩的岩石学证据,证明了火星北部曾经存在海洋。目前的火星缺乏流水与生命痕迹,但数十亿年前的火星环境或许大不相同...

    时间:05-21
  • 教育部:有条件的地方要将法治实践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

    记者5月19日从教育部获悉,今年5月至12月,教育部将举办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要求各地各校建立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将法治实践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推动学生每年接受不少于2课时的法治实践教育。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坚持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线上...

    时间:05-21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教学校探访记

    新华社哈尔滨5月20日电(记者戴锦镕 王大禹)“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走进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心光楼,记者就被一阵歌声吸引。演奏者是一支由五个视障孩子组成的乐团,他们正在为5月21日全国助残日的演出排练。架子鼓、吉他、贝斯、电子琴,孩子们熟练地演奏着各式乐器,旋律中透着轻...

    时间:05-21
  • 感受文化魅力 乐享周末假日

    5月20日,小朋友在荆州博物馆参观。当日,不少市民和游客来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荆州博物馆、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游览,在感受楚文化魅力的同时度过美好的周末时光。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时间:05-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