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求职季,努力但不耗竭

2023-05-19 08:5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求职季,努力但不耗竭

求职者现在的生活就是睁眼投简历、睡前还在刷试题,很容易陷入缺乏动力的循环中,日子就像旋转木马。毕业求职受挫是一项压力事件,求职者更需要花点时间调整自己,等自身状态恢复后再继续努力。

毕业季、求职季,多少人努力投简历、刷笔试、等面试,却四处碰壁找不到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等不到属于自己的offer,情绪崩溃、自我否定、担忧未来的求职者不在少数,长期陷入情绪困扰可能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毕业求职受挫是一项压力事件,比起身心俱疲地内耗着,求职者更需要花点时间调整自己,等自身状态恢复后再继续努力。结合心理学研究结果和生活经验,我建议求职者们:放慢步调,学会松弛。具体而言,有三项建议。

第一,学会为自己预留专属时间

2022年开始流行追求的“松弛感”,源于对自己的“允许”,允许自己妆发不够精致,允许自己的行程出现不确定,允许自己出现紧张焦虑——暂时的不松弛。我毕业找工作那年,曾经在无领导小组面试里遇到两位朋友。朋友甲学习成绩优异,早早开始准备求职,每天都把精力花在投简历和面试练习上;朋友乙看起来有点吊儿郎当,成绩不如甲,紧张求职期间还有时间游玩、运动并分享到朋友圈。甲曾向我吐槽乙明明能力不如自己,却运气很好,offer数量比自己多。但我在无领导小组面试里观察到,甲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发言时语速快得像机关枪,想尽快输出大量的观点;乙则神色自若,发言时气定神闲,自己表达观点之余,还会提醒大家让发言少的组员多说点。最后乙成了最受欢迎组员投票的第一名。甲很努力,但用力过猛,适得其反。于招聘单位而言,他们不仅希望招“技能点”匹配的优秀人才,也希望找到抗压能力强、心态好的员工;于求职者而言,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努力投简历,用力展现自己,如果出现失误,甚至遭遇杳无音信的打击,很容易就对找工作失去热情,不利于把握下一个工作机会。

当你发现自己很紧张时,要如何松弛呢?你可以为自己预留出专属于自己的“我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做自己感兴趣、放松的事情,也可以进行一些新颖的活动。比如泡一杯茶,专注地阅读一本书;整理桌面,装饰几枝鲜花或小摆件;骑自行车去附近的公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小段能够让自己彻底放松、体验到小确幸的时间,会在潜移默化中对整体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不用考虑自己有没有动力,你只要简单地去做就可以了!在自己的专属时间里,彻底放松身心,享受与自己独处,学会接纳自己,重燃对生活的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第二,尝试梳理出自己最核心的需求

当你明确了自己的核心需求,就可以充分发挥你的优势,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整个过程都是有意义的。2022年的一项全国调查《心理健康蓝皮书》结果显示,找到或者正在寻找生活的意义,对心理健康都具有保护作用;而没有找到,也没在寻找生活意义的人群,心理健康风险最高。如何找到生活的意义呢?我们需要澄清自己最重要的需求,由此决定我们的未来将去往何处。你努力拼搏是为了追求什么?我们先明确人生最核心的需求,然后再简化与此无关的事项,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最重要的事情上。你想要的票子、房子、车子或许只是表层的欲望,你最重要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你认真思考的。

我的一个同学因为能力突出,毕业时手握多个不同城市和岗位的offer。她其实向往小城市慢节奏的生活,但发现同专业的同学几乎都选择到一线城市打拼,便也选择了某一线城市事业单位岗位,并计划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于是她努力工作,周末还给自己排满了副业,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赚钱上;她坚持自己做饭,基本不买海鲜等昂贵的食材,也不去需要门票的地方玩。这样超负荷工作一段时间后,她晕倒在家中,所幸室友及时发现送医。从那以后,她发现物质需求并没有那么重要,能够自主地追求健康的体魄、快乐的生活和实现自我成长才是自己的核心需要。于是她开始接受长期租房,给自己至少预留周末的一天时间用于放松身心,也愿意花钱给自己加餐、买曾经觉得无用的饰品、假期去旅游……她把原本“沉迷搞钱”的每一天,变成了如今放慢步调、热爱生活的每一天。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发现,西方人在选择职业时更优先考虑个人兴趣,而亚洲人更务实,会优先考虑工作的待遇和保障。而符合个人兴趣偏好的选择,更能激发个人的内在动力。各位求职者,请问你现在千方百计谋求的是符合你兴趣与能力的岗位吗?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符合你的核心需求吗?人生的核心需求很简单很纯粹,但你要运用一定的洞察力去觉察和澄清,千万不要费心费力去追求别人想要的工作岗位。当你越努力求职却越迷茫时,可以先暂停,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探索、尝试,慢慢找出自己的核心需求。或许你会站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纠结和比较,但不用焦虑,你还有很多时间去试错,只要及时地在错误的方向停下来,而不要朝着不适合自己的道路一路狂飙,耗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

最后,你可以专注于眼前的事情

求职者现在的生活就是睁眼投简历、睡前还在刷试题,很容易陷入缺乏动力的循环中,日子就像旋转木马,每天都一样,起床、刷牙、穿衣这样的微小细节,都让你深感疲惫。《当下的力量》一书提到“情绪是思维在身体上的反映”,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上时,可以更好地接收情绪送来的信息。比如当你感觉肩膀很酸,心情很烦躁时,就意味着你需要停下来调整状态。专注当下,让自己从萦绕着烦闷和虚幻的担忧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真实的对生活的掌控感。在专注觉察的过程中,我们说不定还能从看似固定的生活模式中挖掘出被忽略的新意,帮助我们突破程序化的日常生活,丰富人生体验。例如,我每天看行道树生长变化,感觉植物的生命力能治愈人心,于是养了几株小小的空气凤梨,不用怎么打理,却悄悄生根长叶,肆意生长,我看着它们时也不禁嘴角上扬。在专注眼前事时,不仅能汲取力量,也能帮助认识自己。

不只是求职者容易遭遇情绪困扰,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遇到不同程度的情绪耗竭或倦怠的时刻。在朝着追求自我核心需求的路途前进时,我们不妨放慢步调,通过预留专属时间和专注当下,挖掘自身的潜在力量,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在喧嚣尘世不忘初心,不紧不慢地奔赴心底的热爱。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黄彬彬)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香港教育大学:增设文化传承教育与艺术管理专业

    香港教育大学是香港八所公立大学之一,也是教育部列为提前批次录取的本科第一批重点高校。学校致力培育敏于思考、关怀社会及放眼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及社会领袖,使之能够服务社区,推动发展。近年来,香港教育大学每年面向内地招收约100名学生。有意向报考的考生需要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或有特殊类型招生分数线,由于绝大多...

    时间:05-19
  • 广西民族大学成立民歌学院

    原标题:广西民族大学成立民歌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民歌学院18日揭牌成立。该学院致力于将民歌与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相融合,推动民歌资源保护和民族文化传承,培养新时代专业民歌人才。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素有“歌海”之称,南宁被称为“天下民歌最眷恋的地方”和“中国民歌之都”。广西民族大学民歌学...

    时间:05-19
  • 来中国留学是正确的选择

      “来中国留学是正确的选择”,日前,新华社记者采访了部分在华留学的中亚学生,他们来中国学习不同的专业,了解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他们的留学故事正是中国与中亚交流合作的缩影。  从孤身一人赴中国求学,到三口之家扎根中国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黛安娜·扎纳赫梅托夫(中文名吴双),目前在位于陕西杨凌示范区的西北农...

    时间:05-19
  • 回到大山的汶川男孩帮果农卖光了“滞销果”(温情网事)

      “你们知不知道汶川的三宝是哪三宝?甜樱桃、香杏子、脆李子。”四川省汶川县的95后小伙子王光强,在直播间里热情地向粉丝介绍着家乡特产。  近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发布报道,讲述了王光强从走出大山到重返大山创业的故事。  王光强的家乡位于岷山山脉深处的汶川县萝卜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距震中5公里...

    时间:05-19
  • 重拾附近:“搭子”社交是缓解孤独的解药吗

    原标题:重拾附近:“搭子”社交是缓解孤独的解药吗看似微不足道的“弱关系”已经被证明可以提升正面情绪,并降低人们患抑郁症的风险。一次“开盲盒”式的陌生人聚会这是一场陌生人之间的聚会,4个女生,3个男生。90后汪志鹏是这场活动的组织者,在来到他的家中之前,7人中只有两人相互认识。这是一场什么样的聚会?他们会聊些...

    时间:05-19
  • 青春小店:向社会注入活力,为梦想提供舞台

    原标题:青春小店:向社会注入活力,为梦想提供舞台小店,看似毫不起眼、却又无处不在。在中国人的生活与记忆中,遍布街头巷尾的小店就像空气一样,平淡无奇却又不可或缺。有人说,小店是社会发展的“微细胞”;也有人说,小店是城市活力的“晴雨表”。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小店虽小,却以令人不容忽视的整体规模,同时联系着就业和消费...

    时间:05-19
  • 浅社交为什么能治愈年轻人

    原标题:浅社交为什么能治愈年轻人  有了“搭子”,我们就不再是城市中的孤岛。  “搭子”再次火了。从传统的“饭搭子”“麻将搭子”,到“厕所搭子”“午觉搭子”“摸鱼搭子”,似乎很多年轻人现在做什么都需要“搭子”,并且对他们来说,“万物皆可搭”,“没有搭子都不想在公司上厕所/吃饭了”。  “搭子”为什么这...

    时间:05-19
  • 走进博物馆 感受西夏文化

    原标题:走进博物馆 感受西夏文化  5月18日,游客在西夏博物馆欣赏展出的西夏文物。  当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位于宁夏银川市的西夏博物馆开展“探访西夏博物馆 感知历史研学行”宁夏学子爱家乡研学体验活动,邀请学生走进西夏博物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博物馆的魅力。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1】【2】【3】【4】...

    时间:05-19
  • 9校·41年·60岁

    原标题:9校·41年·60岁  5月18日,在广西灵川县兰田瑶族乡深潭教学点,赵洪老师在辅导学生功课。  赵洪是广西灵川县兰田瑶族乡深潭教学点唯一的老师。在41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先后在兰田瑶族乡的9所学校教过书。2008年,他被调到深潭教学点。“最开始,这里有40多个学生,现在只有6个学生了。”他说,这是他从教生涯中待过...

    时间:05-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