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搭好桥、铺好路

2023-05-18 08:45: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搭好桥、铺好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

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承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程,直接影响到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影响着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解决科技创新的人才需求,教育须先行,要把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整个创新人才培养链条的最前端。当大批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涌现,就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群体打好了基础,就有可能冒出来更多顶尖创新人才。

有杰出才智的英才,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是人力资源中最稀缺的资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质量的关键要素。进入21世纪后,很多国家对于英才教育的重视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各国都希望通过英才教育,提升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力。

从我国的实践来看,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吸引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已毕业十届本科毕业生13126名,96.0%的学生在基础学科领域深造,50%以上的学生进入世界前100名的一流大学深造。已经博士毕业的1000余名学生分布在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开展研发工作,逐步形成了我国基础学科优秀人才的全球布局网络。与此同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截至2022年,39所高校、5所试点高校,6000多名中学生参与了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初步形成了英才教育的中国模式。

然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仍存在一些不利于拔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具体来讲,科学素质培养和升学考试还是两张皮,学生在获取科技信息方面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缺乏充分的参与渠道。学校对于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培养还处于低层次、低投入阶段,具体从事这项工作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在学科侧重、职称评定、职业发展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这使得当前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原创性、原发性、原始性的创新问题还不够多,创新发现还不够多,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创新动力还不足等问题。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要培养更多顶尖领跑前沿的科技人才,其中后备人才培养是关键一招。未来强国建设既需要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型人才,也需要具体技术攻关领域的创造型人才,这就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在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形成一张集成大网,上下联动、横向互动,久久为功。

具体来讲,一是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管理规律调整现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强理科教育和科学教育,在中小学教材设置上增加科学类内容,例如浙江就将人工智能设为中小学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中小学科学、数学等学科,都将大篇幅融入人工智能教学内容;在课程上,减少纯粹知识点的传授,从单方面的知识输入转变为互动式、开放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应该建立省级总体的科技辅导员体系,在校内设置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中层岗位,尽快制定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标准,建立专门的科技辅导员职称系列,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评价、保障和督导机制。

二是在推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要在每个青少年的成才路径上搭好桥、铺好路。要开展好以拔尖人才培养为主的英才教育,科学设计选拔机制,破除简单以竞赛、成绩为准的单一的考核机制,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科学素质培养体系,减少或取消各级政府、协会主办的竞赛活动,消除选拔不公平的土壤。将青少年科学素质指标纳入各级政府考核,通过建立监管机制有序引导鼓励社会各方组织开展科学素质培训活动,促进社会组织进社区、进校园、进课堂,开展科学好家庭、科学好创意等活动。

三是在具体方法上实现课堂到课外的转变。真正的创新来自主动思考和发现,应该进一步深化对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完善优秀青少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改革现有科学课的教学模式,按照校内科学开放教室加校外科学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重塑科学教育教学体系。借鉴国际通行的英才培养模式(加速教育模式Acceleration、充实教育模式Enrichment、能力分组模式Grouping三类),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以立德树人为前提,以自身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建立开放式课堂,增加科学社团的占比,对英才儿童的选拔,应该贯穿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完善人才早期发现、多元选拔、贯通培养、科学评价、长期支持等机制。既运用标准化成就测验、创新能力测验等客观测验,也重视教师、家长、学生自身以及同伴的主观推选。鼓励各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全国青少年科学教学经验交流机制。同时,在甄选中应该坚守公平原则,把来自偏远地区、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家庭的英才儿童选拔出来,使他们的良好潜能获得充分发展。建立大、中、小学的资源联动机制。

同时,还要加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甄选标准、教育课程、教育模式、教育评估标准、教师培训课程、教育政策的研究,为科技后备人才实践改进与政策完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李荣志、刘晓燕,分别系南京邮电大学副研究员,山东莒县一中初中部政教处主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海南中学校长王宏:百年海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无旁贷

    原标题:海南中学校长王宏:百年海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无旁贷  人民网海口5月18日电(记者 毛雷)“这或许是给海南中学百年华诞最好的礼物。”今年五一前夕,好消息传来——海南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宏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作为海南基础教育的领头羊之一,百年名校海南中学,将如何在自贸港时代再建新功?将如何破解...

    时间:05-18
  • 一场为养好孩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

    原标题:一场为养好孩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孩子的妈妈或奶奶会卖掉鸡蛋,去给孩子买方便面和高糖乳酸饮料,因为她们觉得有漂亮包装的东西是好的。”这是曾在贫困农村真实发生的案例,其背后反映出的错误养育观念令人担忧。为了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多年来,我国在干预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养育行为方面持续发力。近日,“助力乡...

    时间:05-18
  • 大四女生毕业设计为啥关注“银发族”再就业

    原标题:大四女生毕业设计为啥关注“银发族”再就业林馨在进行毕业设计走访调研。受访者供图林馨在进行毕业设计走访调研。受访者供图“求职”“招聘”等话题最近热了起来。求职大军中,还有一群银发老者也在寻找再就业机会。83岁的退休工人、67岁的退休教师……不同年龄阶段老人的“再就业”问题和故事,牵动了安徽一...

    时间:05-18
  • 博士返乡“折腾”记

    原标题:博士返乡“折腾”记  中科院与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加工专业共同培养的高才生,如何与汉服结下不解之缘?博士返乡创业有哪些喜与忧?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被称为“宇宙中心”的山东曹县,探访曹县辰霏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省级乡村好青年胡春青,听他讲述他和妻子孟晓霞创业路上的闯关故事。  不愿意让身边...

    时间:05-18
  • 杭州8所高校“抱团”入驻科技园

    原标题:杭州8所高校“抱团”入驻科技园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临平)5月16日正式开园,浙江财经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8所高校带着项目“抱团”入驻。同时入驻的还有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阿里耶·瓦谢尔领衔的成果转化项目晨伫生物,以及广东深圳、江苏等高校的部分教授...

    时间:05-18
  • 模拟政协活动走进胡同里的居民议事厅

    原标题:模拟政协活动走进胡同里的居民议事厅  受邀师生代表在观看小院议事厅情景剧。刘明珠/摄  “一抹和煦的阳光照在44号院儿朱红色的大门上。而这里,也就是草场社区胡同小院的居民议事厅所在地。这不,他们呀,又要开会了。”5月9日下午,一场热闹的情景剧正在北京市前门东大街大江胡同114号台湾会馆内上演。  ...

    时间:05-18
  • 2023年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启动

      本报北京5月17日电(记者杨昊)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全国妇联、教育部日前启动2023年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活动以“家教伴成长协同育新人”为主题,将汇聚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大力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理念知识,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 ...

    时间:05-18
  • 河北科工大加快“中文+职业技能”发展

      本报电(立风)近日,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简称河北科工大)与来访的泰国芭提雅技术学院、塔朗技术学院等6所泰国高职院校在河北科工大创意中心开展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  河北科工大校长马东霄表示,自学校与泰国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以来,双方一直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动,希望以此次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为契机,推进“...

    时间:05-18
  • 留学生体验中国茶文化

      在5月21日“国际茶日”来临之际,山东科技大学数十名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11个国家的留学生近日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茶博园参加采茶、茶艺表演以及品茶等活动,体验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感受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此次活动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是“感知中国——共话乡村...

    时间:05-18
  • 新西兰高校开设多门新课

      本报电(记者周姝芸)日前,新西兰院校见面会在北京举行,共有近40所包括新西兰大学、私立院校、国立新西兰理工学院及中小学等院校代表在现场进行了宣讲及沟通,介绍新西兰留学最新信息。  来自梅西大学、奥克兰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坎特伯雷大学等院校代表不约而同谈到,近年来为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学校开设多门新课...

    时间:05-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