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推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

2023-05-12 08:11: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光明论坛】推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

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说,“‘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习近平总书记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度重视,对上好思政课提出了极具方向性、针对性、实效性的要求。全国高校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搭建大资源平台,推出一批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做优一批品牌示范活动,全方位形成多元协调育人环境,让“大思政课”在学校教育中茁壮成长。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为推动高校“大思政课”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思政课建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全面推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的实践,对于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利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学生为中心深化立德树人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需要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教学理念,打破课堂教学“满堂灌”的传统模式,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引导方式,更加注重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理解,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效果。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需要打造一支精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设计者和直接组织者,要培养真正的红色经典阅读者和传播者,必须提高教师的红色文化阅读能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提升其自身红色文化知识素养。高校要组织高质量的红色文化理论培训和实践研修,多维度增加知识容量,围绕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群体,打造一支红色文化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的精干教师队伍。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要提升红色文化实践教育的实效性。红色文化教育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要加强学校对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优质平台,如何将其充分利用并转化为教学的实际效果,离不开高校对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探索。通过依托校内外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密切大学生与社区、农村、企业、部队、社会机构等的联系,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升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思政课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传承、传播红色文化的实践平台。推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各门思政课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参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整理和研究;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制作红色文化微课、微视频等,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作者:张皎,系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大连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南工大用舞蹈讲述“三连冠”球队故事

    原标题:南工大用舞蹈讲述“三连冠”球队故事  日前,南京工业大学原创舞剧《全垒青春》在江浦校区博雅堂首演,会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2002年,为迎接2005年在南京举办的第十届全运会,江苏省准备在垒球等几个空白项目上组建队伍。于是,在“体教融合、省队校办”的创新模式下,南工大江苏女垒队应运而生。  舞剧《...

    时间:05-12
  •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强化融汇力度 提升育人能力

    原标题:山东牧院:强化融汇力度 提升育人能力4月底,在山东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山东牧院)孙秋艳教授荣获“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记者注意到,在孙秋艳的颁奖词中,“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与“深耕科技研发推广,积极服务社会”被着重强调。作为山东唯一...

    时间:05-12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构筑高技能人才培养生态圈

    原标题:常州纺院:构筑高技能人才培养生态圈3年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州纺院)作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以责任担当,紧紧围绕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突出高技术人才培养问题导向,切实转变人才培养的方式,开展了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合作育人与专业建设、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等多维度合作,科教融汇...

    时间:05-12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搭台 培养产业人才

    原标题:渭南职院:科研项目搭台 培养产业人才“喝富平山羊奶,登世界最高峰,富平山羊奶,强壮中国人!”近期,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籍青年飞鹿跟随湖南省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视频爆红网络,在视频中他自豪地向观众介绍家乡的奶山羊产业。在奶山羊产业成为富平县的主导产业的过程中,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渭南职院)功不可没...

    时间:05-12
  • 天津职业大学:把科研成果变成教材

    原标题:天职大:把科研成果变成教材“学校与合作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场地、设备、经费、人员等一系列支持,我们要更加心无旁骛地作好研究,争取早日实现烟秆相关成果的产业化。”5月8日,在“奥展智慧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里,天津职业大学(以下简称天职大)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负责人郭勇充满信心地对科技日报记...

    时间:05-12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多元协同破解融汇难题

    原标题:河北化院:多元协同破解融汇难题在今年毕业季到来之前,很多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河北化院)的毕业生就已被用人单位“预定”。“我们的毕业生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主要缘于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河北化院党委书记张炳烛颇有体会。他直言,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只有打破原来条块分割的旧观念,才能使教...

    时间:05-12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融合“科魂”与“匠心”

    原标题:四川工程职院:融合“科魂”与“匠心”今年3月,2023年四川省职业教育工作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指出,四川省将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加快构建四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科教融汇的本质是将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和科研机制三者高度整合,通过强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深度结合,提高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四川工程职...

    时间:05-12
  • 安徽合肥:巧筑木桥 感悟科技魅力

    原标题:安徽合肥:巧筑木桥 感悟科技魅力  5月11日,小朋友用木块搭建桥梁。  当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第十八届“科技动手做”幼儿组比赛在合肥市祁门路幼儿园举办,小朋友利用木块搭建桥梁并比拼桥梁的承重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1】【2】...

    时间:05-12
  • 山东济南:村里有了科普体验中心

    原标题:山东济南:村里有了科普体验中心  5月11日,小学生在马店村科普体验中心内体验VR科普展品。  日前,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平安街道马店村科普体验中心投入使用,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示手段,对周边居民进行科普教育,实现科普服务精确推送、精细分类,让科技体验更加贴近实际、靠近生活。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时间:05-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