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北京多所高校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2023-05-06 15:46: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5月6日电 近年来,为系统、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北京市多所高校聚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劳动教育提质增效。

结合学校特色,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中国农业大学以涿州教学实验场为依托,打造践行“勤耕重读、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特区。此外,学校还开设了一批农业特色通识课程,打造耕读教育读本,开设“大国三农”“农业总论”“乡村振兴:理论、政策与实践”等20余门核心通识课程,突出农耕文明、农业科技、乡村振兴等主题,推动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

北京舞蹈学院发挥舞蹈专业院校的优势,开展“后勤服务舞蹈人、韵律舞动后勤人”特色劳动新课堂,既做到学生走出课堂进后勤,也让后勤一线员工也走出岗位进入舞蹈课堂,进行双向互助服务,定制“舞蹈课”,以“共同舞蹈”的互动方式,开展“舞蹈+劳动”的特色实践育人活动。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耕读文化为基础,树立“以农业为根基,以职业为依托,以劳动为载体,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建立“职教引领、职普融通”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模式。

创新实践形式,打造特色劳动教育活动

北京林业大学将劳动教育课程细分为岗位体验、生活技能、专业生产三大类,课程设计从简单的体力劳动到生活技能培训再到专业生产脑力劳动,有利于学生们由浅入深地参与劳动、接受劳动,让学生们在三类课程中对劳动的体验层层递进,逐步深化。

首都师范大学劳动教育聚焦“认知、情感与行动”三个核心要素的培养,课程体系不仅包含1门劳动实践必修课,《烹饪与美食文化》《插花技艺》2门选修课,还有N种劳动实践项目。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让同学们在劳动中激发创新意识,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自觉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北京舞蹈学院用好传统节日、重大节点等进行劳动教育,于清明节前夕组织开展制作“青团”的活动、于端午节前夕组织开展包粽子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传承传统文化。此外,还定期推送《身边后勤人》纪实系列短片、“服务之星”评选活动等系列宣传报道,并以学生视角拍摄《小舞与大武》劳动实践短片,学生和食堂厨师共同参与,还原一线劳动者工作场景。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开辟以水稻为特色的“耕读园”,开展了水稻育苗、插秧、收割等一系列劳动课程,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劳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此外,学院还举办了插秧节、丰收节、耕读节等特色活动,培育农耕文化品牌。

设立专业生产课程,在实践中感悟劳动

北京林业大学将后勤专业与学科专业结合,打造专业生产类课程,与草学院草业科学专业合作开展校园草坪复壮养护课程将校内草坪作为实践基地,学生们动手参与草坪修剪、补肥施肥。与水保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合作的工程实践课,让学生们了解了林科科研实验楼项目情况及工程相关业务知识。

北京交通大学针对专业实践需求,积极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岗位和大创项目参与机会,协助师生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校内就地转化。后勤集团在对梅园进行升级改造时,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参与设计和改造,学生们学以致用,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收获了实践经验和劳动体验。

北京舞蹈学院积极推动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实践与育人相结合,将学生公寓、师生食堂打造成优质的劳动实践基地,成为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的“第二课堂”,实现学生与一线劳动技师的“零距离”接触。

加强思政教育,涵养劳动精神

北京林业大学开展“最美综保人”评选活动,并将后勤优秀员工事迹宣讲纳入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思想教育性,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后勤人员的故事,引导广大师生从后勤员工一线故事中汲取力量。

首都师范大学将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体系,在劳动实践必修课中设置了爱国卫生运动、走进劳模等模块,邀请劳动模范到校作主题汇报,让学生们涵养劳动精神,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情感认同与行动自觉。

各高校还积极发挥劳动教育的社会效益,北京林业大学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其他高校建设后勤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提供参考借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发挥职业院校课程、师资、场地优势,普职融通为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服务。(孙竞、实习生余睿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团队:要敢于做颠覆性的科学研究

    原标题:“要敢于做颠覆性的科学研究”迈入清华大学主楼三层的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走廊深处的一面墙上贴满了科学公式,公式下面写着四个字:欢迎指正。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主任戴琼海特意让学生打印、贴上的。“做基础研究,就是要有敢于做颠覆性科研的勇气。”戴琼海说。成立于2001年的...

    时间:05-07
  • 培养造就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人才聚,国势兴。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全方...

    时间:05-07
  •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均衡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

    湖南省慈利县城北面的蒋家坪龙坪村,坐落着一片占地467亩的美丽校园。现代化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这里是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以下简称“麓山国际”)慈利校区。作为湖南省长沙市基础教育学校,近年来,麓山国际以强校带弱校、城区学校帮扶农村学校等模式呈现的集团化办学,带动11个校区与多个对口帮扶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

    时间:05-07
  • 中国科大科研团队揭示太阳爆发重构过程

    原标题:我科学家揭示太阳爆发重构过程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日地空间物理研究团队在太阳爆发活动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太阳爆发结构在早期爆发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重构演化。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太阳爆发活动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是日冕物质抛射,即太阳大气中缓慢积累的磁能在短时间内被剧烈地释...

    时间:05-07
  • 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中央财政2023年安排1560亿元,比上年增加115亿元,支持地方落实好“两免一补”等政策,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23年春季学期起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小学由年生均650元提高到720元,初中由850元提高到940元,支持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后服务水...

    时间:05-07
  • 上海面向全球招聘人才 发布8000多个高层次紧缺岗位

    为大力引进和会聚一批高质量青年科研人才和高层次紧缺人才,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面向全球集中发布8030个博士后和事业单位高层次紧缺岗位。其中,博士后岗位5925个,事业单位高层次紧缺岗位2105个。此次发布的博士后岗位中,共有131家企事业单位...

    时间:05-07
  • 北京市东城区举办庆祝五四青年节主题教育活动

    人民网北京5月6日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4月28日,由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委、东城区教委主办的“放飞梦想,逐梦而行——2023年东城区中学生庆祝五四青年节主题教育活动”在区少年宫举行。本次活动由《生逢其时,青春力量》《舞台广阔,青春榜样》《实现梦想,青春飞扬》三个篇章构成,旨在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勇担青...

    时间:05-06
  • 希沃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支持项目工作推进会议在京举行

    为加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基础教育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近日,希沃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支持项目工作推进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处长赵静,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魏若,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董事长邓毅刚、副总裁魏振水以及项目相关单位代表等出席会议。据...

    时间:05-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