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打造“中外融通,国际同步”人才培养体系

2023-04-24 08:43: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打造“中外融通,国际同步”人才培养体系

   “感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过去30年对世界气象组织国际培训作出的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日前,世界气象组织相关负责人来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祝贺设立在该校的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成立30周年,并称赞“南信大的贡献,展现了中国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责任担当与主动作为。”

   “中国的‘双一流’大学,必须是日益开放的国际教育市场上的全球参与者。”南信大校长李北群说,作为一所高水平行业性地方高校,南信大通过国际化集聚各方资源、突破发展壁垒,以国际领先带动国内一流,打造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南信大范式”。

  形成海外一流人才引培“新生态”

   国际化之路,南信大已经走了60多年。在新的发展阶段审视自我,“深度国际化”更是学校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的“制胜引擎”。

   半个月前,欧洲科学院、芬兰科学院院士蒙塞夫·加布伊教授刚刚签约加盟南信大“海外院士工作站”,未来将与南信大在信号、图像处理分析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这是自2018年南信大成立江苏省首个“海外院士工作站”以来,吸引的第20位海外院士。“引进一名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批项目”,南信大通过“海外院士工作站”着力打造国际化高层次人才聚集区。

   此外,南信大还拥有百余人的长聘外籍教师队伍。2020年,塞浦路斯的叶夫吉尼克斯教授来到中国并加入南信大大气环境生态效应团队。来校不到一年,他和学校冯兆忠教授合作的文章就被《科学》期刊正刊选为一周亮点进行推介。“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活跃的科研大国,而且非常重视科研合作,更容易出大成果。”叶夫吉尼克斯说。

   “引育并举、内外并轨”,坚持引进与自主培养国际化人才两条腿走路,学校教师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的超过67%,一流学科专任教师国际化比例达90%。

   “一流师资成就一流大学”,学校通过开辟高端人才引才渠道、搭建海外人才集聚平台、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实施“PI制”团队管理模式等举措,形成海外一流人才引培“新生态”。近五年,学校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900多人,其中海外高端人才318人,国家级人才数量五年增长290%。

  探索“在地国际化”新路子

   “是雄鹰,就当乘长风破万里浪。”该校雷丁学院大四姑娘杨钦兰在国奖答辩讲台上自信地说。最近,她接连收到了9所世界名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雷丁学院培养的四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近99%,深造率近90%,成为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实践的生动样本。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拥有两个本硕一体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高校,南信大通过引进成熟、先进的国际化人才教育教学资源,与本土优质资源不断融合,打造出“中外融通,国际同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南信大与外方高校共建教师资质认证体系,推行“能力驱动、分步推进”的国际化教学模式,并建立了“五步闭环、四级联动、中外协同”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考核体系。雷丁学院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现场评估,成为参评单位中唯一获得7年免评估的单位。

   作为“全国高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院校”和首批“留学江苏目标学校”,南信大学历留学生总规模居江苏高校前列。来自世界七十多个国家的千余名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共同编班上课,营造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国际化氛围。

   “引进来、挖出来、融起来”,学生在本土也能与世界接轨,并且接受与国际一流高校同质等效的国际化教育。学校设立“优课计划”,邀请海外院士、国际知名专家等联合讲授通识课程;培养和鼓励学生参与本学科前沿研究,设计海外实习、体验及文化感知项目,鼓励中外学生合作完成;完善保障学生参加海外经历的机制和政策,完善海外成绩认定、学分转换、补考、奖学金资助等问题,国际化要素贯穿“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

  以我为主讲述“中国故事”

   日内瓦,世界气象组织。几位来自南信大的实习生正在紧张地帮忙筹备第十九次世界气象大会。2021年10月,南信大与世界气象组织签署协议,每年可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世界气象组织担任青年初级官员,选派学生作为实习生在世界气象组织总部和区域协会工作。两年来,学校共选拔了三批学生赴世界气象组织实习。

   作为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新的核心项目,全球极端天气气候平台不久前还在南信大设置了支持单元,在多个气候领域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领域开展研究,并服务于未来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七次科学评估报告。

   该项国际科研平台落户南信大并非偶然。该校廖宏教授、周波涛教授等作为主要作者深度参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撰写;罗京佳教授团队研发的南信大气候预测系统,是国际上唯一逐月滚动更新并可以提前2年预测结果的系统,被全球多个机构采用并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成果展。

   自1993年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在南信大设立以来,学校越来越多参与到全球科研攻关与国际组织事务中。目前,中心已为全球158个国家培训了4500名各类气象水文人才,覆盖“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学校还构建了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校园—中国节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提供全球24小时不间断教学服务。

   “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多内容上实现‘深度开放、高度融合’,打造‘以我为主、和而不同’的国际化办学新格局,才能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该校党委书记管兆勇说。

   (记者 苏雁 通讯员 林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高站位 高要求 高标准——49所非中管直属高校主题教育全面启动

    原标题:高站位 高要求 高标准4月7日,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部党组书记、部长,部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怀进鹏作动员讲话,对直属机关和49所非中管直属高校开展主题教育进行全面部署。会后,教育部党组按照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第23指导组工作指导,印发《关于教育部直属高...

    时间:04-24
  • 第五届“强邮论坛”暨邮政快递业数智化与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北邮举办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孙竞)4月22日,由国家邮政局指导,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第五届“强邮论坛”暨邮政快递业数智化与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北邮西土城路校区举行。第五届“强邮论坛”暨邮政快递业数智化与高质量发展峰会现场。北京邮电大学供图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指出,“强邮论坛”是政产学研协同、产教融合协作的重...

    时间:04-24
  • 北京化工大学:“订单式”种植,打造“舌尖上”的帮扶新模式

    雨润百谷,万物生长。谷雨前后,经过几场春雨的洗礼,内蒙古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韩家窝堡嘎查今年的春小麦已经破土而出,长势格外喜人,即将进入茁壮成长的拔节期。“再过几个月,这片小麦将在我们的见证下经过收割、加工、运输、制作......最后出现在北化师生的餐桌上。”北京化工大学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王寒指着眼前的麦田...

    时间:04-24
  • “阅享芳华 书叙时代”宜宾大学城读书活动月启动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与书相伴,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弥漫校园……”2023年宜宾大学城“阅享芳华 书叙时代”读书活动月开幕式在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举行,670余人参加活动。“一本好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获取知识、拓展视野的重要途经之一。”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华淑蕊从自身阅读经历出发,分享了自己在求学、工作...

    时间:04-24
  •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开展系列科技活动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孙竞)水烧开就能给出提示音的智能测温锅盖,可以放笔和装便签的多功能读书带……4月21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科技创新活动现场,学生们展示了一系列创意作品。当天,朝阳区实验小学以“少年科技梦 创新筑未来”为主题开展系列科技活动,让学生零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时间:04-24
  • 泉州师范学院副校长夏侯建兵:推动高质量、个性化的地方性高校建设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地方高校应该培养符合当地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日前,泉州师范学院副校长夏侯建兵在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接受人民网专访,就地方高校的发展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高校应该调整体制机制促进自主创新。”夏侯建兵认为,应该打破以往唯帽子、唯学历、唯论文、唯奖项的教师评价机...

    时间:04-24
  • 鲁班工坊:让中国职教惠及世界(教育名家笔谈)

      作者吕景泉肖像画。   张武昌绘   吕景泉(前右)向合作开设英国鲁班工坊的英方学校代表赠送中方研发出版的教材。   2022年2月,马达加斯加鲁班工坊揭牌,设置电气工程和汽车工程两个专业,首批招生37人。   新华社发   泰国鲁班工坊铁院中心在开展教学活动。   新华社发  植根于精益求精、...

    时间:04-24
  • 新一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公布

      本报北京4月23日电(记者闫伊乔)根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022年度各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1641个;审批专业176个,包含15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21种、26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62个;高校申请撤销专业925个。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

    时间:04-24
  • 中国儿童文学有何“新气象”?

    原标题:文化观察:中国儿童文学有何“新气象”?  2023中国·武义第八届童话大会暨金华市儿童文旅产业博览会现场,采购商与参展商交流产品信息。 张斌 摄  “无论是取材于传统民间故事还是基于现实生活,具有深刻内涵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可以启迪儿童,甚至是成年人。”第28个世界读书日之际,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中国作...

    时间:04-24
  • 职教发展 技能竞赛“必不可少”

    原标题:职教发展 技能竞赛“必不可少”对于技能竞赛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用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孙善学的话来说,前者对后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职业教育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技能的展示、切磋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孙善学斩钉截铁地又强调了一句,“它不是说可有可无,它是必不可少。”在4...

    时间:04-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