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亲子关系新代沟?孩子的剧本娱乐,家长知多少

2023-04-17 08:3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孩子的剧本娱乐,家长知多少

  以密室逃脱、剧本杀为代表的沉浸式娱乐发展迅速,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文化现象。据《中国沉浸式剧本娱乐行业研究报告》(2021-2022)显示,沉浸式剧本娱乐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从2018年到2021年,剧本经营场所的总体数量增长了400%,青少年成为其固定的消费群体。《青少年沉浸式娱乐现状研究报告》显示,超过七成以上的青少年消费过沉浸式娱乐产品。美团问卷调研数据也显示,通过平台消费的人群八成以上是18-29岁的青年人。

  剧本娱乐的迅速火爆,吸引了大量未成年人参与,说明这一新兴业态已从“小众化”逐渐趋于“大众化”甚至进入井喷期。孩子们对这种新型娱乐趋之若鹜,认为有趣好玩、体验感强、缓解压力、能结交朋友,但是有些剧本娱乐的内容、形式、元素以及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并不适合未成年人,这些风险也让家长担忧,保护未成年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不仅如此,由于家长和未成年人看法存在差异,迅速崛起的剧本娱乐逐渐演化成一种亲子之间的新代沟。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娱乐,既需要家长的支持与行动,又需要了解未成年人的态度,做好尊重与保护的平衡。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先后两次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的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了剧本娱乐研究。对青少年的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郑州、武汉、西安、成都、沈阳10城市开展,被试为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在职青年,共涉及初中、高中、大学60余所学校以及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回收有效样本量8816份,包含未成年人问卷4808份;对未成年人家长的调查在北京、深圳、南京、郑州、西安、沈阳进行,回收有效问卷6582份。结合两次调查数据,分析家长及未成年人对剧本娱乐的看法与需求,有利于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超过七成家长听说过剧本娱乐活动,仅一成多体验过

  调查发现,了解剧本娱乐的家长占比超过七成。未成年人中,知道剧本娱乐的初中生比例为76.7%,高中生比例为80.3%。可见,家长知道剧本娱乐的比例略低于未成年人。但是,体验过剧本娱乐的家长并不多。只有13.1%玩过密室逃脱或剧本杀,近九成没玩过。相比之下,玩过密室逃脱或剧本杀的初中生有71.6%,高中生有69.9%。

  较大的落差导致家长对未成年人的娱乐喜好、娱乐需求了解不够。调查显示,三成家长(30.0%)认为孩子喜欢线下剧本娱乐。但是,未成年人表示很喜欢和比较喜欢的比例合计68.7%,家长和未成年人相差近40个百分点。

  而且,对被调查青少年进行年龄细分发现,年龄越低“很喜欢”剧本娱乐的比例越高,12岁以下38.5%,12-15岁27.9%,15-18岁20.2%。而30-35岁的青年“很喜欢”的比例为18.5%,36岁以上12.4%。

  近一成家长不了解孩子进行剧本娱乐的频率

  了解孩子线下剧本娱乐的频率和消费,便于知晓孩子的休闲安排以及有可能面临的风险。但是调查发现,有两成多的家长明确表示并不了解孩子的娱乐情况。对孩子线下剧本娱乐的频率,四成多家长认为孩子偶尔玩,认为孩子每月玩一次及以上的比例近一成 ,近四成家长认为孩子不进行剧本娱乐,还有近一成表示对孩子是否进行剧本娱乐不了解。但是,对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有两成左右未成年人每月玩一次及以上,其中有5%左右每周玩一次或更多。

  家长认为未成年人每次剧本娱乐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未成年人剧本娱乐的接触时长与消费限额均是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过度消费或娱乐时间过长均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调查发现,逾六成家长认为未成年人剧本娱乐每次不应超过1小时,认为1-2小时的比例为22.8%,2-3小时的比例为5.89%,3小时以上的比例为1.12%,8.14%表示无所谓。消费方面,近八成家长认为未成年人剧本娱乐每次消费限额应在100元之内;认为可以消费101-300元的家长占比14.74%,300元以上的家长占比2.48%,也有5.39%的家长表示无所谓。

  可见,多数家长较为理性地对待未成年人剧本娱乐的时长和消费,认为在时长和消费上应有所限制,最好能控制在1小时以内和100元以下。也有少数家长尚缺乏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对未成年人剧本娱乐时间和消费无所谓。

  家长认为欢乐类和科幻类剧本更适合未成年人

  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认为欢乐类和科幻类剧本更适合未成年人,二者占比分别为66.62%和64.78%。此外,家长对机械类剧本也较为认可,占比近三成。而谍战类、情感类、魔幻类、武侠类剧本不太被家长认可,占比均一成多不足两成。

  值得关注的是,家长认为恐怖类剧本适合未成年人的比例最低(6.73%),排序最后。这说明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恐怖类剧本不适合未成年人。而对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初中生喜欢的剧本类型依次为欢乐类(54.90%)、恐怖类(53.39%)、科幻类(50.88%)、情感类(45.35%)、魔幻类(32.91%)、谍战类(28.14%)、武侠类(23.99%)、机械类(20.98%)等;高中生喜欢的剧本类型依次是欢乐类(52.02%)、情感类(50.43%)、恐怖类(48.12%)、科幻类(43.06%)、魔幻类(28.03%)、谍战类(26.73%)、武侠类(21.24%)、机械类(16.75%)等。

  从这些数据可见,未成年人与家长均对欢乐类剧本最为认可,但是差异较大的是家长对机械类剧本较为认可,对恐怖类剧本最不认可。而未成年人对恐怖类剧本更喜欢,对机械类剧本不认可。研究还发现,年龄越低越喜欢恐怖类剧本,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在职青年喜欢恐怖类剧本杀的比例分别为53.4%、48.1%、39.7%、33.1%。

  家长最期待剧本娱乐功能提高未成年人的探索意识和思辨能力

  对剧本娱乐的功能,家长希望给未成年人带来的最大帮助是提高探究意识和思辨能力,占比接近八成,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希望剧本娱乐带来欢乐、减轻压力,拓展孩子的课外知识和综合素质,两项均占比六成以上;提高社交与合作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想象力、提升批判思维均占比半数以上。

  这说明家长对剧本娱乐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更大的帮助作用。调查还发现,多数家长认为未成年人特别需要内容健康、正能量的剧本,多体现教育性,具备阳光、快乐、爱国、科学等教育元素。

  家长认为最有效的监管措施是多创作正能量剧本

  在监管上,家长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多创作正能量剧本,其次是加强剧本内容审核、设置未成年人适龄提醒、提高剧本文字质量,占比均在七成以上。针对未成年人接触剧本娱乐活动,家长认为最重要的是设置未成年人适龄提醒,其次是确立剧本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开发适合未成年人的剧本产品。对于“设置不允许未成年人入内”家长赞同比例最低(36.07%)。这也说明多数家长并不反对未成年人接触剧本娱乐,而是希望能通过有效监管使未成年人接触到健康的剧本娱乐。

  对比对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初中生和高中生赞同“设置不允许未成年人入内”的比例均为一成多。这也说明未成年人更不赞同将他们隔离在剧本娱乐之外。而且,初中生、高中生认为加强监管最重要的措施是收费合理,排在各项措施的第一位。这或许也说明了未成年人在剧本娱乐中感受到一定的消费压力。

  给成年人的几点建议

  剧本娱乐是青少年喜欢的新型娱乐活动,给青少年带来强烈的沉浸式体验。但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剧本娱乐活动及需求了解不够、认可度不高,和未成年人一起“感同身受”的比例更低。笔者建议:

  尊重未成年人的娱乐需求

  文化娱乐首先是未成年人应享有的权利,其次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沟通的话题与桥梁。只有了解未成年人的文化娱乐需求,尊重未成年人的文化娱乐选择,以未成年人娱乐权利的切实维护行动为基石,以谨慎开明的态度为支座,才能真正搭建起两者对话的桥梁,才能更好地引导和保护他们,才能有效弥合成年人和未成年之间这种新的代沟。因此,成年人应理性客观看待青少年对剧本娱乐的喜爱,把了解与尊重作为保护和引导的前提。成年人要摆正站位,了解未成年人喜欢剧本娱乐的原因,接纳未成年人对新型娱乐活动的探索。

  应了解孩子的休闲生活

  课后休闲是丰富未成年人生活、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托。课后时光给孩子们带来放松和快乐时也有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伤害、产生危险。但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的休闲生活,只关注他们的学习和考试,对孩子课后与谁玩、在哪玩、玩什么一概不知。也有的家长只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了解孩子的娱乐与休闲。比如,不想让孩子玩网络游戏就从不和孩子提起。家长应了解孩子在剧本娱乐中和谁玩、喜欢的剧本类型、玩多长时间、花多少钱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而不是只要钱不过问。

  多参与孩子的剧本娱乐活动

  如果有可能,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进行剧本娱乐,尤其是参加一些亲子类的剧本活动。在活动中家长能更好了解孩子的娱乐兴趣和娱乐伙伴,也能对孩子参与的剧本娱乐活动的安全性进行考量。家长要具备未成年人保护意识,结合剧本娱乐的特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进行观察。这也是很好的亲子时间和亲子话题,在陪伴中家长也可对剧本中涉及的价值观、思想意识等进行价值引领。

  抓住契机进行休闲教育和审美教育

  健康休闲可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休闲教育是使每个社会成员享有高质量生活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也是当代少年儿童特别需要的人文素养。在闲暇时间过健康的休闲生活,需要具备休闲素养和审美素养。因此,家长要重视家庭文化环境的优化,提升自身休闲素养和审美素养,注意在闲暇活动中对孩子进行休闲教育和审美教育。例如,鼓励孩子进行健康的线下休闲活动、参与正能量剧本创作,用剧本演绎的形式协助孩子体验生活,引导孩子享受美好的休闲生活和家庭附近的优质休闲资源,如带孩子运动、看文艺演出、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观看纪录片等,用健康的审美观涵养孩子的文化生活。

  (本文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新时代少年儿童政治引领机理与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孙宏艳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范策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全国基础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举办

    研讨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李依环 摄人民网郑州4月17日电 (记者李依环)15日-16日,2023全国基础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河南郑州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教育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代表围绕“基础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主题,共同探讨外语教学育人使命和基础教育教学发展路径。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

    时间:04-17
  • 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入库案例超5000篇 覆盖27个专业学位类别

    人民网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郝孟佳)首届“中国专业学位案例日”主题活动13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案例教学在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在致辞中指出,经过不断努力,案例建设学术生态环境正在发...

    时间:04-17
  • 北京建筑大学发布2023年本科招生新政 未来建筑技术学院将首次招生

    北京建筑大学2023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联合咨询会现场。校方供图人民网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李依环)记者从北京建筑大学日前举办的2023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联合咨询会上获悉,北京建筑大学今年将新增1个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本科招生,未来建筑技术学院首次招生。此外,该校从今年起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计划首次实现全国覆盖...

    时间:04-17
  • 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攻坚战(创新谈)

      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    近来,我国重大科研仪器好消息不断:研究动物迁飞的“高分辨多维协同雷达测量仪”通过验收;解决小模数齿轮测量等难题的精密仪器研制项目启动……这些都体现着我国在...

    时间:04-17
  • 一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科技视点)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张梁在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周晓璇摄  前不久,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绿色农药研发与应用团队”曹志超教授入选2023年度Thieme化学期刊奖。该奖项由国际知名的Thieme学术出版集团设立,每年颁发一次,旨在奖励在化学合成、催化及有机化学相关领域取得出色成果并具...

    时间:04-17
  • 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专场推出特色服务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记者沈童睿)4月17日至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引未来”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将陆续推出第三批共68场特色服务活动。包括19场线下专场招聘会,4场跨区域巡回招聘会,25场不同行业、区域线上专场招聘会,12场直播带岗活动,3场就业指导直播(录播),5场政策宣讲直播(录播)。  高...

    时间:04-17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讲进校园”活动举办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记者丁雅诵)在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讲进校园”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活动主题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此次活动的宣讲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用亲身经历阐述了国家安全的意义,展现了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推进平安...

    时间:04-17
  • “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北京基地揭牌

    原标题:“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北京基地揭牌  今天,第十八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启动暨“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北京基地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春晖杯”大赛于2006年设立,至今已连续举办17届,在全球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设立了12个海外分赛区,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遴选优秀留学人员创新创业...

    时间:04-17
  • 养老新职业吸引更多年轻人 90后开始给“90后”养老

    原标题:90后开始给“90后”养老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大洋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带领老人练习手指操。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3月30日,李民花和团队为102岁的抗战英雄董跃先老人提供助浴服务。受访者提供  3月11日,助浴团队在北京察慈小区为一名101岁的老人提供助浴服务。受访者提供  “我有一个毕业...

    时间:04-17
  • 深化体教融合,让孩子更全面成长

    原标题:【光明时评】深化体教融合,让孩子更全面成长   【光明时评】   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运动员进入校园任教,同时越来越多的竞技体育冠军从校园走出,“体教融合”也成为人们关注并讨论的热词。   从教育教学规律来看,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辅相成,“体”与“教”必然融合;从社会发展需要来看,具备较强综合素...

    时间:04-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