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西电:一站式学生社区用实践思政解码红色基因

2023-03-23 08:0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西电:一站式学生社区用实践思政解码红色基因

  3月5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竹园三号书院传来阵阵掌声,“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沉浸式“红色剧本+”青少年体验活动在书院团工委志愿者的精心组织下顺利开启。

  “本次‘红色剧本+’体验活动是以真实历史为背景,引导大家通过角色扮演、阅读互动、逻辑推理等方式,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西电《永不消逝的电波》“红色剧本+”体验活动主创人、2020级本科生闫瑞松向参加活动的中学生介绍。

  近年来,在高校实施“大类培养”的改革背景下,学生社区日渐成为学生交流互动最经常、最稳定的场所。西电响应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要求,推动书院制改革,建设了以宿舍集群为基础的7个书院。

  这其中,竹园三号书院以红色基因传承作为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的特色品牌,充分挖掘西电红色资源,让大学生在红色文化中厚植情怀、积累智慧、增长才干。

  沉浸式校史课堂,增强红色校史体验感

  “‘半部电台起家,长征路上办学’的故事,在新生前置教育中令我印象深刻。”2020级本科生韩柳叶在一次活动中分享。新生前置教育是每位西电学生入校前的必修课,也是书院红色基因传承计划的起点,更是将红色校史资源转化为生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一环。

  新生入校后的关键前8周,书院会发布红色资源教学任务,完善红色校史菜单式学习供给——通过新生导学课或周日晚点名时间,5000多名大一新生在辅导员或新生导师的生动阐述中系统体验西电的建校历程。

  从首任校长王诤的故事到毕德显院士的照片、保铮院士的宣讲视频;从院士手绘教学挂图到教授的手抄油印教材、学长学姐的娟秀笔记……利用天然的空间优势,书院打造成红色文化长廊,每面墙壁上的红色基因“遗传密码”都在静静等待学子们解锁。

  3年探索实践中,书院打造了“理论课程、导学实践、实景体验、社区熏陶”四位一体的沉浸式校史课堂,使学生对红色校史的体验感得以不断增强,将红色校史记忆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田。

  创意漫画图谱,用新鲜感赋能红色资源

  2022年,《手绘校史——毛泽东与西电的故事》入选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这部由书院“不秋草”文创团队主创的系列红色主题漫画,以书院新生“阿竹”(竹园3号书院吉祥物)的视角,带领同学们亲身体验红军长征路上的坎坷与挫折,见证西电从“半部电台起家”到“长征路上办学”,再到新世纪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我们录制了党史中的校史故事系列宣讲视频。”书院“听我说”朗诵团学生王伟旭告诉记者,视频构思、录制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但是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也正是对西电精神的一种延续”。

  这样的特色社团,是西电书院在发挥学生主体意识中的尝试——每个团队,都由书院老师依托特点和优势指导其开展活动,内容涵盖德、智、体、美、劳五个育人方向。3年来,在深耕兴趣“自转”的同时,社团围绕书院红色基因传承计划的“公转”能力也在逐步提高——百余件红色主题作品的产出,让学生在自主创作中对红色基因的认同感与获得感不断提升。

  “红色,是中国人最鲜亮的底色,也是新时代西电学子最纯净的底色。传承红色血脉,仅靠外界输送远远不够,必须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才能将红色血脉真正根植进新时代大学生的血液。”书院党委副书记穆宏浪说。

  原创“红色剧本+”,激活红色基因时代感

  “如果我是1949年时的李白,我会如何选择?”这样的问题,反复出现在参与“沉浸式红色校史剧本+体验”活动的学生脑海中。

  沉浸式“红色校史剧本+”体验活动,是西电竹园三号书院“剧说风华”社团精心打造的红色基因传承系列活动之一。剧本以西电校友李白为原型,历时半年,自主创作、自主设计、自主包装,于2022年3月发布。近3个月的推广过程中,西电8个学院7个书院共举办挑战赛150场,累计超5000人次体验,线上点击量30多万人次,深受西电学子喜爱。

  在西电校园,“红色剧本+”成为学校红色基因传承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原创作品,既是学生接受隐性教育的过程,也是其进行自我吸收和内化的过程。”西电团委书记傅超表示。2022年暑期,“剧说风华”实践团入选“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赴井冈山实地学习体验,目前正集中力量谋划为井冈山创作红色剧本;从创意到创新、创业,剧本主创作者闫瑞松先后捧得“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大奖。

  “在西电,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综合改革创新始终立足学校红色文化资源和电子信息科学优势,已成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途径。”西电本科生院党委书记林波说。

  (记者 孙海华)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促进双向沟通 强化内部治理

    原标题:促进双向沟通 强化内部治理  2021年起,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逐步搭建校内意见反馈与服务机制——一站式服务平台“阳光小青”。学校从解决师生关切的问题入手、于拉近师生与学校的距离用力、在推动师生参与学校内部治理落脚,铺就师生参与治校的“最后一米”。  从解决师生关切的问题入手  打通“最后一米...

    时间:03-23
  • 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主题口号发布

      本报南宁3月22日电(记者张云河)22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新闻发布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发布会上,学青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宣传片等亮相发布。  首届学青会的主题口号为“逐梦新时代青春更精彩”。会徽是由“广西”二字组成的书法合体字,整体造型为一个青春飞扬的运动员形象。吉祥物是一对海豚形象。...

    时间:03-23
  • 驻洛杉矶总领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交通安全(留学服务站)

     据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网站消息,近日,美国洛杉矶市警察局公布的2022年交通事故死亡数据显示,去年该市交通事故共导致312人死亡,创20年来新高,较2020年、2021年分别增长29%、6%。  超速驾驶、违章掉头等违章驾驶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手机和车载娱乐信息系统引发的分心驾驶、酒驾等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

    时间:03-23
  • 邂逅浪漫希腊(人在旅途)

      周蕊在希腊旅行时和当地人合影。  作者供图  从童年起,我就对希腊这个神秘且浪漫的国度充满想象。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历史悠久,闻名世界的哲学家在这里追寻真理,雅典娜女神在希腊神话中光彩照人。去年10月,我有幸探访了这个国家。  希腊被誉为“千岛之国”,上千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坐落在爱琴海的海湾中...

    时间:03-23
  • 旧金山唐人街:东西文明的百年交流(海外学子看海外)

      旧金山唐人街内的龙门建筑。  图片来自网络  提起旧金山,很多人并不陌生。这座城市既是美国西海岸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场域。  倘若来到旧金山,一定得去唐人街看一看。旧金山的唐人街是全美最大的华人聚居区,它不仅是华人寻味故土、治愈乡愁的一处港湾,也是展现东西方百年文化交流的一本...

    时间:03-23
  • 百名厦大学子“上岗”社区团组织副书记

    原标题:百名厦大学子“上岗”社区团组织副书记  3月18日,随着“职业体验大学生社区挂职计划”校园双选会的举办,来自厦门大学的98名大学生骨干,将陆续走进厦门市思明区和翔安区的4个街道、28个社区,挂任为期4个月的基层团组织兼职副书记。  该挂职计划以基层党团重点工作为主,通过引导大学生骨干以项目制工作方式,...

    时间:03-23
  • 宁夏发布“六项计划”力促大学生就业

    原标题:宁夏发布“六项计划”力促大学生就业  2023年宁夏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六项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今天发布。  方案聚焦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和毕业1年内未找到工作的学生。“六项计划”包括:开展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创业帮扶计划、大学...

    时间:03-23
  • 青岛:“零工之家”双向解决用工荒和就业难

    原标题:“零工之家”双向解决用工荒和就业难“这两家企业不限学历,可以多留意一下。”“这家贸易公司薪资待遇挺高的,我想去试试!”……不久前,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零工之家”举办的人才专场就业招聘会现场,前来求职的市民们紧盯着电子大屏幕上滚动的企业招聘信息,看到心仪的企业,纷纷拿出手机拍下信息。“为了解决当前就...

    时间:03-23
  • 开拓课堂之外立德树人新场域

    原标题:开拓课堂之外立德树人新场域   “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在现今的高校里,传统的班级标签逐步弱化,学生生活的社区日渐成为学生聚集、交流、互动的最经常、最稳定的场所。如何在课堂之外开拓培养时代新人的崭新场景?   3月21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武汉召开。这场由教育...

    时间:03-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