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你好”,致力迪拜华文教育(侨界关注)

2023-03-22 08:4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你好教育学校学生合影。
  受访者供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迪拜你好教育学校成立十余年来,始终致力于华侨华人特别是华裔青少年的中文教育,成为海外侨胞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的重要平台。

  

  十年发展从无到有

  近年来,中文教学“百校项目”作为增进中国和阿联酋两国教育文化交流的民心工程,推动了阿联酋华文教育蓬勃发展。但在迪拜你好教育学校刚刚起步的2012年,迪拜华文教育还不是现在这番模样。

  迪拜你好教育创始人叶奇回忆:“最初,我在迪拜知识村的一家语言培训机构担任汉语教师。当时,对中文感兴趣的学生不多,学校校长也不太重视汉语教育,培训主要针对英语、法语和阿拉伯语等语种。2012年,迪拜几乎没有一家专门的华文教育机构。因此,我萌生了自立门户的念头。”

  创业之初,叶奇只身一人,所有事情都得亲力亲为,包括管理、宣传、策划、教学、卫生等大小事务。她说:“最开始,我一个人负责四五个班级,每个班级大约有6名学生。好在后来,我招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华文教师。他们敬业负责,永远想学生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

  说起“你好教育”这个名字由来,叶奇表示:“当时也想过,是不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更能打响招牌,比如长城或者熊猫。但办学前丰富的招聘经验告诉我,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语言教师,初次讲课大多会用本国语言向学生教授打招呼的见面语,比如‘你好’。我希望大家看见中国人时,也能脱口而出‘你好’,因此便给学校取名为‘你好教育’。”

  2016年,你好教育荣获国务院侨办评选的“世界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称号。2022年,你好教育迎来成立十周年。学校现有教师40余名,超过1500名学生步入你好教育的课堂,在华文教育及不同技能领域获得了发展

  叶奇说:“你好教育60%的学生都是华裔子女,也有不少外国人来学中文。我教的第一批学生当时只有6、7岁。如今有学生找到我,表示他已经被名牌大学录取,希望可以回到你好教育担任兼职教师,为华文教育贡献力量。”

  寓教于乐深学笃行

  在你好教育学校宋美娜老师的《汉语启蒙》课堂上,孩子们朝气蓬勃。见面时孩子们伸出的软乎乎的双手,下课分别时的紧紧拥抱,课间不经意的一句“老师,你真棒!”,还有委托家长给老师写的书信,都让宋美娜对华文教育充满热情。

  她说:“我的每一点付出,孩子们都会以十几倍的成果反馈。前半节课教的一个生字,如果在后半节课的古诗词中遇到,没等我指出,他们就会说,‘老师,这有刚学的那个字!’这种正向反馈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价值感、成就感。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我觉得学生像是点燃红烛的火种,他们用天然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带动着我、感染着我,让我也跟着燃烧起来。”

  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识字颇有难度,特别是笔画较多的汉字。对此,宋美娜总结了两个好方法。“一是动画解析法,用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表达汉字。比如‘吹’字,左边为一张口,右边想象成一个喇叭,联想为一张嘴在吹喇叭,孩子们在看动画的过程中就记住了这个汉字。二是身体写字法,按笔画顺序用身体部位写汉字。期间,孩子们手脚并用、互相模仿,不断发掘新的书写方法。看似在玩其实在‘写’的过程中,加深了孩子们对汉字的印象。”

  担任你好教育美术老师的侯继红坦言,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孩子们把构思展现笔端,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在自己的辅导下,学生的绘画技法有所提高,创意思维越来越活跃。

  他说:“第一次户外写生时,孩子们细心观察,将参差不齐的各类建筑画在了纸上。课程的最后5分钟成了他们的故事会,小葱介绍自己的作品,‘这个高楼就像爸爸,这个矮楼是妈妈,那个胖胖的楼房就是我,这个建筑群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另一名女孩指着画上五彩斑斓的颜色说,‘这些建筑是时装模特,他们穿着不同颜色的漂亮衣服。’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笑容,让我十分感动。”

  赓续传承精益求精

  你好教育杰克老师从事华文教育7年有余,刚入职时的紧张授课场景,如今还历历在目。他说:“最初,我在美国教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说汉语。双手朝向自己代表‘我’,比出爱心代表‘爱’,‘你’则把双手朝向对方,这样的感官教学让学生们快速学会了一系列表达。课间休息时,就有孩子跑过来朝我比划‘我爱你’的动作。”

  2021年,你好教育携手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在迪拜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为第一期学员,叶奇表示:“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汉语习得、汉语分技能教学法、汉语趣味教学和教学测试与评估等内容。教授们对待华文教育的一片赤忱之心,无形之中影响着我。我希望,海外侨胞们将华文传承、推广开来,不仅要会写中国汉字,也要了解中国文化。”

  你好教育向玉老师自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的那天起,便觉得身上多了一份责任、一种信念。她说:“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为了让海外的中文学子享受学习中文的乐趣,我将中国节日融入课堂。端午节,我与学生一起包粽子、品粽子、观赛龙舟视频,一起感悟屈原的爱国情怀;中秋节,我教学生做月饼,与他们共话团圆;春节时,我们一起抢红包、剪窗花、吃饺子,参加由驻迪拜中国总领馆举办的春节游行活动,共享年的味道。”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节日体验”让课堂生动起来,学生们得以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向玉自豪地说:“促进中外交流,是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师神圣的使命。为此,我深感荣幸。”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发布会在北师大举办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 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现代传播》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研究——2022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发布会20日在京举行。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是以国外受众为调研对象、关于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数据调研项目。该项目自2011年启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

    时间:03-22
  • 中国科大:取消南华大学造黄谣男生推免生录取资格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李依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2日发布公告称,学校将依规取消何某某2023年推免生录取资格,后续将按程序办理。何某某为南华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日前多次盗用其初中女同学照片,并在网络编造情节贩卖淫秽图文受到警方处罚。21日,南华大学公告给予何某某开除学籍处分。有网友发现,何某某此前已获得中国...

    时间:03-22
  • 基础研究再添新动力 重庆几何拓扑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揭牌

    原标题:基础研究再添新动力 重庆几何拓扑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揭牌  人民网重庆3月21日电 为响应国家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号召,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3月21日,重庆理工大学举行2023几何拓扑学术论坛暨重庆几何拓扑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揭牌仪式。重庆几何拓扑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揭牌。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把握大趋...

    时间:03-22
  • 爱水护水 迎“世界水日”

    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即将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爱水护水宣传教育活动和志愿活动,增强人们节水护水的意识。图为3月21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幼儿园的教师为孩子们讲解水循环知识。谭云俸摄/光明图片...

    时间:03-22
  • 去年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超五百亿元

    银保监会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金融业不断提升特殊群体金融服务获得感,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支持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全年国家助学贷款累计发放569亿元,发放59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2.3%和10.9%。数据显示,2022年,银行机构办理免除国家助学贷款利息19.3亿元,惠及贷款学生374万人,全年为10.3万...

    时间:03-22
  • 激活农村素质教育发展新动能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素质教育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精准支持,财政性教育投入持续向农村倾斜,农村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乡村教师队伍...

    时间:03-22
  • 欣欣向荣的乡村 呼唤润泽身心的教育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学生学习戏曲表演前进行化妆。王春摄/光明图片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瓦吾小学的女足队员们在“玫瑰梦想球场”上训练。新华社发学生在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玉笥养生谷写生。陈福平摄/光明图片【一线讲述】编者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重...

    时间:03-22
  • 广东促就业政策措施成效显现 城镇新增就业16.98万人

    记者日前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今年1至2月,广东城镇新增就业16.9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5.4%;且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成效显现。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开年以来,广东不少企业开启“忙生产赶订单”模式,广东省人社厅系统面向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推送用工补贴、交通返岗补贴、首...

    时间:03-22
  • 着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挺进深蓝,向海图强,努力打造‘立足南沙、服务湾区、走向世界’的桥头堡。”3月18日,伴随阵阵掌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州南沙地大滨海研究院正式揭牌。以海洋科学为重点,不久后,这里将有该校“地球海洋演化与观测”“深部地热资源”“海洋生物与过程”“太阳燃料”“生物医药矿物材料”“海洋工程与装备”“增材制造...

    时间:03-22
  • 让科技成果更好赋能生活

      袁玉宇近照。   新华社记者 周自扬摄   袁玉宇团队的研发人员正在观察实验数据。  受访者供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让留美海归、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倍感振奋,他表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

    时间:03-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