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山里娃的“教练团”

2023-03-20 08:49:0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山里娃的“教练团”

  新华社贵阳3月19日电 题:山里娃的“教练团”

  新华社记者罗羽

  在贵州黔东南的大山深处,一群孩子和一个教练团队,因为羽毛球走到了一起。近两年来,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羽毛球运动的种子在这片苗疆腹地生根发芽。

  在贵州省锦屏县体育运动场羽毛球馆内,教练何剑浩指导胡必鹏握拍技术(3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晓海摄)

  学球娃有了专业教练

  “移动的时候要注意脚步节奏”“挥拍的时候要注意手腕发力”……在贵州省锦屏县体育运动场的羽毛球馆里,手握球拍的胡必鹏正在接受教练何剑浩的指导,内容包括热身、步伐、握拍、接发球、击球等。

  贵州省锦屏县城关第四小学学生在进行羽毛球训练(3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晓海摄)

  胡必鹏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敦寨小学的学生,三年前刚接触羽毛球时,因为没人教,他只能与小伙伴互相切磋,进步很慢。跟着教练学习一年多后,他的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在不久前当地举办的一次比赛中夺得单打第一名。

  “自己学和教练教完全不一样。”他说,“比如学会正确的步伐和挥拍方法后,整个人打起球来比过去轻松很多,说明专业训练很重要。”

  胡必鹏口中的“教练”其实是一个6人团队,他们主要为锦屏县城关四小、敦寨小学等四所县里的学校提供公益性羽毛球教学服务,覆盖上万名学生。

  “我们主要利用体育课给学生开展羽毛球教学。”何剑浩说,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周末和寒暑假提供课外培训。

  锦屏县城关四小有2000多名学生,在学校体育课上,随处可见孩子们挥舞球拍、跟教练学球的身影。校长徐钟山说,专业教练的服务既推动了学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又相应地提升了竞技水平。

  在贵州省锦屏县城关第四小学,教练员指导学生进行羽毛球训练(3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杨晓海摄)

  千里缘分“一羽牵”

  作为教练团负责人,何剑浩此前是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羽毛球协会副会长,他说团队在锦屏的使命是“推广羽毛球运动,挖掘和培养羽毛球后备人才”。

  锦屏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现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17年通过招商引资把羽毛球制造商贵州亚狮龙引进落地后,陆续发展了羽毛球球拍生产及羽毛球赛事举办等关联产业。

  三年前,在亚狮龙的牵线下,前国手王睁茗带队到锦屏进行羽毛球运动推广和后备人才培养合作考察。何剑浩说:“考察时我们发现,锦屏人特别喜欢打羽毛球,却因为缺少专业教练指导,整体水平不高。”考察团随后决定与锦屏合作,为当地提供专业服务。

  在贵州省锦屏县体育运动场羽毛球馆举行的2022年贵州省羽毛球优秀后备人才训练营中,前国手王睁茗(前)向参加培训的教练员演示羽毛球技术要领(2022年8月26日摄)。新华社发(杨晓海摄)

  2021年5月,“王睁茗羽毛球学校”在锦屏县城关四小挂牌成立,何剑浩等6名广东教练被派到锦屏开展校园教学及赛事筹办等具体工作。王睁茗会在工作之余,从深圳赶到锦屏参加羽毛球活动并开展教学培训。

  服务过程中,教练们还主动帮助当地体育老师提升教学水平。“刚到锦屏不久,我们就为当地40多名体育老师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羽毛球专项培训。”何剑浩说,他们同时还通过课外教学开展羽毛球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训工作

  如今,这个教练团已将羽毛球学校的项目推广到了黔东南的榕江县和黎平县。何剑浩介绍,目前州里还有两三个县有意合作。

  贵州省锦屏县城关第四小学学生在进行羽毛球训练(3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晓海摄)

  以赛促练强竞技

  在合作县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教练团也在考虑制定更加丰富的赛事体系,通过搭建更多比赛平台来提升学生们的竞技水平。

  何剑浩表示,比赛是检验训练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提升运动员技战术和心理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径。

  “之前我教的一位学生球打得不错,却在刚开始参加比赛时被比自己差很多的对手打败,原因正是紧张。”他说,积累多次参赛经验后,这名学生的实力才慢慢发挥出来,在之后的多次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名次。

  锦屏县体育中心主任付厚华介绍,过去两年,锦屏连续举办黔东南州“锦屏亚狮龙杯”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吸引了全州绝大部分市县的300多名青少年运动员参赛,赛事成为培养羽毛球后备人才的重要平台。

  运动员在贵州省锦屏县体育运动场羽毛球馆参加2021年“锦屏亚狮龙杯”羽毛球赛(2021年5月2日摄)。新华社发(杨晓海摄)

  “今年2月,我们联合榕江、黎平举办了一个‘三县巡回赛’,让六所‘王睁茗羽毛球学校’的学生展开较量。”何剑浩说,教练团计划在现有赛事的基础上,联合更多的合作县份,打造更具针对性和更大规模的巡回赛事。

  当地学生对此充满期待。锦屏县城关四小二年级学生姜启源只学了两年羽毛球,却已在训练中展露出天赋。他说:“我想多参加比赛,通过比赛不断提高技术,争取以后做一名羽毛球运动员。”

  同校的龙则灵则希望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之前参加县里举办的羽毛球比赛,我已经拿过两届单打冠军。我还想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更好地磨炼技术,拿更多冠军。”他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京举办

    人民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李依环)18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北京化工大学举办,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3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决赛开幕式。入围本次竞赛决赛的80余件优秀作品的海报、模型与实物在北京化工大学校园内进行了展示。据悉,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自2022年10...

    时间:03-20
  • 以实践性为内核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学术研讨会举办

      人民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秦迪)近日,北京市以实践性为内核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研讨会上,来自六所高校的专家聚焦思政实践、“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彭庆红聚焦思政课的“实践性”内涵和实现路径作了深刻解析。他强调...

    时间:03-20
  • 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成立四周年纪念大会举办 

    人民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李依环)日前,铸牢红色育人共同体、共建人才培养新范式——延河联盟成立四周年纪念大会在陕西延安举办。会上,延河联盟九校发布“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合作共识”,同时揭牌成立“延河联盟高校教师发展基地”。本次大会由延河联盟轮值主席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据悉,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简称...

    时间:03-20
  • 学校教练员 有啥不一般

    数据来源:教育部等核心阅读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通过在学校设置专门的教练员岗位,解决体育专业人才进校园的路径问题。一方面,将提升学校体育教学水平,促进青少年全面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将有利于保障退役运动员继续发光发热,推进体教融合。今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

    时间:03-20
  • “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手工技艺”

    在德国慕尼黑国际手工业博览会上,参观者在了解手工制作木船的工艺。   本报记者 花 放摄如何装修让房屋更节能环保?背阴的阳台上更适合种哪些植物?……在日前举行的德国慕尼黑国际手工业博览会上,很多观众饶有兴趣地探寻相关问题的答案。今年的展会以“手工业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分为手工艺与设计,建筑、家装和生...

    时间:03-20
  •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评论员观察)

    不久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计划于今年6月返回地面,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据悉,2023年中国航天工程计划实施近70次发射任务,开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新征程。航天探索永无止境,奏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强音,也彰显出科教兴国战略积厚...

    时间:03-20
  • 江苏淮安:帮扶新业态从业人员发展

    原标题:江苏淮安 帮扶新业态从业人员发展  本报电 (郑海英、王徽)近年来,外卖、配送、网约车、网络主播等新业态不断发展。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多措并举,对辖区内新业态从业人员持续帮扶,助力其更好发展。  聚焦新业态从业人员实际需求,洪泽区推出“教育帮扶”“发展护航”“政策培训”等十大项目。比如,开设电商培训...

    时间:03-20
  • 农稳社稷 粮安天下(科技强国·名家笔谈)

    原标题:农稳社稷 粮安天下(科技强国·名家笔谈)郭天财肖像画。张武昌绘郭天财在田间察看小麦长势。河南农业大学供图郭天财(右一)与基层农技人员在田间察看小麦苗情。河南农业大学供图我的家乡在美丽的王屋山脚下——河南省济源市,“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在我的童年时代,由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父老乡亲们经...

    时间:03-20
  • 重庆沙坪坝:亲近乡野 快乐研学

    原标题:重庆沙坪坝 亲近乡野 快乐研学  近日,重庆市沙坪坝区举行中小学研学工作推进会并发布了系列研学线路。沙坪坝区以研学为统领,建设校内外联动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田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图为参加主题研学活动的小学生在重庆太寺垭森林公园写生。  孙凯芳摄...

    时间:03-20
  • 刘建军:36年持续攻关只为“迭代”小麦种子

    原标题:刘建军:36年持续攻关只为“迭代”小麦种子刘建军在查看小麦育种材料。 刘佳摄“这个育种材料来自小黑麦,它是经过不断改良才长成这样的。”3月17日,科技日报记者见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军时,他正在加代温室里查看育种材料。在办公室的书柜里,摆放着刘建军上月领回的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

    时间:03-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