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践行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使命担当

2023-03-10 08:35: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践行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使命担当

   【两会专访】

   “近年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通过‘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了更多基础研究人才,不断夯实其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在我国基础研究创新体系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高松代表介绍,一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传统悠久、根基深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学科布局比较早、比较完善,多数大学有很好的学术传承,学科体系比较成熟完备,是国家基础研究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二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天然优势和资源条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般是多学科、多院系的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为推动专业间、学科间,以及科教、产教方面的交叉融合,创造了天然的有利条件。

   高松代表说,回顾世界科技史,同样也会发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直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石之一,“因为高校输出人才、输出思想、输出技术,概括起来是输出创新”。

   高松代表表示,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拥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研究支撑性平台和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并产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基础研究成果,基础研究主力军的角色不断强化。“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预示着新挑战,在‘两个大局’的战略要求下,应高度重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主力军角色和功能,更大程度、更大深度地发挥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重要带动作用。”

   高松代表建议,加大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完善长期化、稳定性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是生均拨款,用于科研的常态化经费来源则只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其在整个办学经费中的占比较低。随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这项业务费的投入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在现有的“存量”经费支持机制方面,应当利用好“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渠道,尽快研究增加投入的科学标准,加大这项业务费的投入规模和力度,充分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围绕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进行自主选题研究,充分鼓励从“0到1”的原创性探索、关键技术的基础科学问题攻关研究、“冷门”基础方向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等。

   高松代表建议,实施“以人为本”资助模式,建立杰出科学家和基础研究领域优秀青年人才的长期支持计划。这是在常态化长期性投入机制上做“增量”文章,建立新的针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的政策渠道。“以人为本”是投入目标的调整,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从“投项目”逐渐转变为“投人才”,支持基础研究人才持续性攻关研究,让科学家能坐得住冷板凳。另外,对于“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101计划”等基础学科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亟须大幅增加生均拨款,系统优化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条件,夯实和提升我国基础研究人才的“基本盘”等。

   高松代表说,面对新任务新要求,作为主力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要主动担当作为。“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深刻认识自身优势和条件,深入领会新形势下的使命要求,充满自信地担当起主力军角色,用行动和作为在科技文明史上书写非凡贡献。”

   (记者 吴春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西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培养适用型人才

    原标题:广西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培养适用型人才  图为会议现场。 林馨 摄  3月9日,2023年广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暨产业学院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广西柳州市召开。广西教育系统干部汇聚一堂,探讨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工作,为社会培养适用型人才。  广西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黄雄彪表示,职业学校毕业生已成为经济社会发...

    时间:03-10
  • 高校毕业生“就好业”需多方合力 1158万背后的就业关切

    原标题:1158万背后的就业关切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每年全国两会,高校毕业生就业都是代表委员们关心的热门话题。今年亦然。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和往年相比,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

    时间:03-10
  • 中文学习的难与乐(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

      波琳娜近照。  不知不觉,我学中文已近10年。之所以学中文,是因为我想当一名翻译工作者。为了提升中文水平,我先在孔子学院学习中文,后到广州学习。我在广州待了5年多,中文水平提升很快。两年前,我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如今是同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回想我的中文学习历程,既有困难,也有收获。  就困难来说...

    时间:03-10
  • 在乡村学校,触摸振兴脉搏

    原标题:在乡村学校,触摸振兴脉搏  今年,90后保安族女孩马晓丽新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前夕,身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居集镇深沟小学语文教师的她走访了多所基层学校,希望将广大师生的心声带到大会堂。  其间,马晓丽发现,越来越多的办学者想“走出去”,到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拓展办学思路,更新教育理...

    时间:03-10
  • 戚益军委员:建议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

    原标题:戚益军委员:建议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  “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提高对博士后的资助强度及规模,减少对博士后‘类学位’式的管理制度。”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戚益军的提案关切。  戚益军指出,近年来,现有博士后制度的一些政策和措施与我国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如年...

    时间:03-10
  • 乡村如何留住更多年轻人

    原标题:乡村如何留住更多年轻人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但和城市相比,乡村的“软硬件”较差,无论就业、创业都不容易,多数“跳出农门”的青年不愿回去。《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1年,我国乡村人口70年来首次低于5亿人。面对乡村人口流失的现状,不少学生不知道乡村是否有干事创业的空间,如何对农业农村进行结构性...

    时间:03-10
  • 建立健全师资调动调配机制

    原标题:建立健全师资调动调配机制   【连线代表委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构建与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长效机制,对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代表表示,受限于编制资源的刚性约束,公...

    时间:03-10
  • 怎样引导更多人积极“动起来”

    原标题:怎样引导更多人积极“动起来”【有呼有应】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对体育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感触颇深。以前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的体育课、体育锻炼时间经常被文化课占用。而如今,国家和学校都对体育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也要求“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体育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时间:03-10
  • 让港澳青年在内地就业执业更顺畅

    原标题:让港澳青年在内地就业执业更顺畅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我的履职故事】   前不久,一位澳门籍学生给我发来信息,说她已顺利参加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收到信息,我从心底为她感到开心。2022年3月,在由澳门中联办北京联络部、协调部主办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与澳门大学生交流会上,这位就读于北京联合大...

    时间:03-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