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兰大“英才计划”十年记:432名中学生走进大学“搞研究”

2023-03-03 08:4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兰大“英才计划”十年记:432名中学生走进大学“搞研究”

  3月2日,兰州大学举办甘肃省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教活动。 高诗尧 摄

  参观科学观测台站、听科普讲座、与导师团队面对面交流……3月2日,入选2023年甘肃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的47名高中生走进兰州大学,领略名师风采,探索科学奥秘。

  作为甘肃唯一参与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的高校,兰州大学自2013年开始实施项目,十年来已累计培养432名品学兼优、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中学生,其中大部分学员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就读。

  学校为何如此重视“英才计划”?入选的学生都有什么特点,加入该计划后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受益?

  2013年,甘肃省科协与兰州大学启动实施了甘肃省中学生英才计划,通过组建一流导师团队、科学选才鉴才、创新培养方式、开展联合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着力培养中学生们的科研兴趣和思考学习能力。

  当日,兰大教授为甘肃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学员开展科普讲座。 高诗尧 摄

  据兰州大学介绍,针对甘肃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实施方案中设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特点,该校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五个学科领域选拔确定了一批学术造诣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作为导师,先后有37名教授参与到该计划。每名导师还组建了由研究员、青年学者和在校博士生组成的导师团队,多层次全方面参与到学生的指导工作中。

  通过将地铁站的历史刷卡数据可视化分析,得出乘客集中出站的站点各路线客流量特征;利用所学知识实现天气数据自动爬取,实现了数据的智能分析;开发“安全伞保护衣平台”,较好完成了整个系统初步研制……十年来,学员们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步入大学体验“科研的乐趣”。

  “这段经历带给我的不仅是学习上的鼓励,也是人生路上一次宝贵的经历。”谈及在兰州大学参加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的体会,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级学生李滕辉说,这段学习过程让他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也体会到了取得研究成果后收获的喜悦,通过培养,他对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深。

  当日,兰州大学2023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学员们还走入学生食堂用餐、体验大学生活,前往各自导师团队实验室,与导师团队进行深入交流。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到科学家做实验研究的仪器与环境,成为科学家的梦想也在孩子们心中萌发。

  甘肃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学员参加兰大生物学野外实践活动。(资料图) 兰州大学供图

  “今天我很幸运能提前走进大学校园,接受‘英才计划’培养,感受浓浓的科研氛围。”入选兰州大学2023年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兰州一中学生俞袁朴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未来将努力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立志为国家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兰州大学校长助理、萃英学院执行院长贺德衍介绍说,该校还将不断总结“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所积累的好做法和经验,探索更加适合中学生成长发展的多元化培养模式,进一步探索人才成长规律,提高培养成效;深入思考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与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共同点,把握两者的相通规律,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优势充分应用到中学生英才计划当中,发现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青少年科学苗子。

  “英才计划”全称是“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是中国科协、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基础学科,全国共有5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该计划的试点实施工作。该计划的实施,为衔接中学和大学教育做了有益探索和尝试,搭建了中学和大学人才培养的桥梁,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了后备力量。(记者 丁思)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梅花时节又逢君”:东南大学开辟沉浸式文化“第二课堂”

    原标题:“梅花时节又逢君”:东南大学开辟沉浸式文化“第二课堂”  航拍印象梅庵,大片梅花盛开,灿若云霞。 泱波 摄  学一段悠扬的昆曲、听一听诗词咏唱、嗅一嗅沁人的花香、拍张美美的汉服照……3月2日,东南大学举办首季“印象梅庵”活动,推出“梅花时节又逢君”文化雅集课堂,邀约学生、家长和校友代表走进位于九...

    时间:03-03
  • 第八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吸引全球4655个项目参与

    原标题:第八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吸引全球4655个项目参与  会议现场。 杭州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3月2日,记者从第八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组委会在杭州召开的工作推进会上获悉,自去年12月1日正式启动至报名截止,该大赛共吸引了全球1047所高校的4655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高校数、项目数同比上届增长127.11%、...

    时间:03-03
  • 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儿童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成欣、曹嘉玥)就近日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联合报告指出,世界上有近18亿儿童生活在缺少社会保障的环境中,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日表示,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儿童事业取得更大发展,同时呼吁美方尽快批准《儿童权利公约》,以实际行动保护儿童各项合法权利。  毛宁...

    时间:03-03
  • 陡峭山路上的“护学队”

      护学车队行驶在新藏公路上。  陈恺摄(人民视觉)   民警在同孩子们聊天。  陈恺摄(人民视觉)  又到一年开学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西合休乡的孩子们早早就收拾好了行囊,等着警察叔叔来接他们去学校。  西合休乡地处偏远,到县城只能走修建在喀喇昆仑山脉上的新藏公路。沿途除了翻越海拔3500米...

    时间:03-03
  • 科技志愿服务  传承雷锋精神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大历镇的竹荪种植业远近闻名,近日晴天较多,该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科技特派员高允旺及时提醒菇农:“要想菌丝长得好,就得多浇水、勤喷灌。”  春季开学,学生视力和屈光度的普查很重要。这些天,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杜兆江带领同事加班加点:“统计结果将尽快反馈给学校。”  高允旺和杜...

    时间:03-03
  • 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新知新觉)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如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关系到思政课能否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作用。“大思政课”从更加宽广视角拓展思政课的...

    时间:03-03
  • 全国爱耳日丨哪些行为会引起孩子听力受损?家长需注意

    原标题:全国爱耳日丨哪些行为会引起孩子听力受损?家长需注意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儿童听力受损后,会出现发育迟缓、语言功能障碍等问题。专家介绍,在儿童患者中,半数以上听力损伤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  过了新生儿听筛 长大了也会出现听力受损  随着我国新生儿...

    时间:03-03
  • 开展劳动教育,助力健康成长(健康视线)

      2月28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四小劳动实践基地乐耕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给种植的蔬菜除草、浇水。   刘贵雄摄(人民视觉)  2月27日,学生们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思源实验学校劳动教育基地摘菜。   李 军摄(人民视觉)  2月21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太湖街道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给田间蔬菜浇水。   周洪...

    时间:03-03
  • 如何破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密码”

    原标题:如何破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密码”  全国政协委员、数学家袁亚湘在国内的科研之路是从一笔1.3万元的经费起步的。  1988年,从剑桥大学学成归国的袁亚湘成了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28岁的他得到一笔1.3万元的科研经费。  对从事基础研究的袁亚湘来说,当时这笔“不少的费用”足够开展一些研...

    时间:03-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