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西电科大: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标杆大学

2023-03-01 08:2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西电科大: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标杆大学

  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没有了以往“横平竖直”的课桌摆放,取而代之的是6张半椭圆形桌分列两侧;每张桌上都配有电子分屏,可实时共享大屏课件;老师不再囿于讲台,而是行走于教室中,并提出一个个启发式问题,和大家共同讨论。

  第一次走进学校的“智慧课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级本科生朱军伟顿感耳目一新:灵活开放的课堂设计,打破了讨论交流的空间限制,大家分组围坐、各抒己见,课堂气氛轻松又活跃。

  这样新颖的“智慧课堂”,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探索“智能教育”建设的一个缩影。依托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围绕环境构建、资源供给、教学模式、评价改革、培训体系、治理服务6个方面,西电科大创新性探索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着力构建“教”与“学”深度融合的教育新生态,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标杆大学。

  在西电科大,无论是课堂学习、答疑解惑还是远程实验、图书借阅等,都能通过“无所不在”的智慧校园环境轻松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云网融合’,是构筑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环境,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坚实保障。”西电科大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教务处处长苏涛告诉记者。

  在西电科大,所有教室均实现了全过程、常态化录播。这意味着,每一堂课都会被同步采集,实现共享、在线教学的全流程服务以及互动、监测与预警。不仅如此,88间门类多样、各有侧重的“智慧课堂”,包括了3D全息教室、沉浸式互动教室及远程互动教室等,使不同学科、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乐在学中。

  “充分利用智慧教室,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老师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是学校改革教学模式、推进研学型教学的关键一步。”苏涛表示。

  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有一门课被网友盛赞为“全网最好的模电课程”,它就是由国家级教学名师、西电科大教授孙肖子领衔的《模拟电子电路与技术基础》课。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不是被牵着走的配角和听众。”孙肖子介绍,课程组对教材、知识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梳理重构,把原本枯燥、生涩的课堂知识全部串连成了有趣的图像。

  开学第一课,学生们收到一张课程“地图”,介绍课程概貌和整体脉络,告诉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大家无不感到新奇;100多集的全课程教学视频及PPT,制作精良、内容丰富;为避免枯燥讲授,很多内容以访谈形式展开。课程还引入较大型综合设计实验项目,网上公布题目、网上进行答疑、网上提交报告,大大提高了学生们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开课后前3期,选课人数已达到3.7万余人。

  这样的优质慕课,西电科大已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70多门。为使优质课程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学校牵头建设“慕课西部行2.0”平台,为对口帮扶的中西部高校提供资源储备,并面向全国高校教师推出优质示范课公益进修项目,线上开放校内课堂,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辅导与研讨交流。

  为了使人工智能赋能“教”与“学”,西电科大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苗启广带领科研团队构建起“教师授课+平台授课、线下教师讲授+线上AI助教辅助”的“双师”型智慧教育平台,将线上线下“双空间”的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了AI赋能的有效破题。

  用手机登录学校“智课平台”,仿佛打开了一个“万能”学习空间——自主学习、课堂学习、线上交互、智能导学……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可在此一站完成。输入关键字查询,学生可回看课堂录播片段,查漏补缺;在线机器人随时智能答疑,指导学习进程;教师还可利用AI虚拟教师形象模块,将喜欢的形象通过语音驱动口唇合成教师形象动画视频,在线教学更加生动可感……

  截至目前,平台已开设课程3.9万多门次,10余万学生完成了个性化学习。通过试点教学,智慧教学平台的优势已经凸显:智慧平台试点班学生的机试成绩、期末总成绩,均显著高于非试点班学生,且成绩分布也优于普通班。

  “有了‘智课平台’,教师的课程建设更加优质高效,大量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和智能化精准分析、实时反馈,帮助教师及时对教学进行动态调整,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谢琨说。

  借助智慧平台的视觉分析和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全程都处于动态跟踪评价中——根据精准“摹画”出的“学生画像”和“教师画像”,平台得以对学生的学业状态进行提前预警、个性化指导,同时,构建面向教学型、科研型等不同类型教师评价模型,帮助教师规划成长路径,精准服务教师个人发展

  “我们将继续探索,释放智慧能量,深耕新时代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发展的实验田,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发展,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苏涛表示。(记者 孙海华)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2.0版”正式对外发布

    人民网北京3月1日电 2月28日,北京语言大学在京召开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成果发布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面向全球发布工程最新成果“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2.0版”,展示报告智慧教育改革创新成效,向世界分享中国教育数字化经验。发布会现场。校方供图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指出,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是...

    时间:03-01
  • 湖南师大深化市校合作 谱写校地融合发展新篇章 

    签约仪式现场。湖南师范大学供图日前,湖南师范大学与湖南省邵阳市人民政府“深化市校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活动正式举行。活动上,湖南师范大学与邵阳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按照“务实合作、优势互补、双向推动、协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高层沟通机制和对接落实机制,对接双方所需,发挥各自优势,在...

    时间:03-01
  • 北京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启航新征程”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走进华北电力大学

    活动现场。华北电力大学供图人民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李依环)日前,北京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启航新征程”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北京高校专场报告会在华北电力大学举办。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李春、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李昂等7位宣讲员深情讲述了自己亲历亲闻的身边故事,用群众视角、百姓语言全方...

    时间:03-01
  • 加强专业化  服务品质化(深阅读·关注新职业)

      新需求催生新市场,新市场带动新职业。近年来,为满足群众日益个性化、品质化的美好生活需求,一系列细分领域的新职业应运而生。在食品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师的设立凸显行业对于食品安全与品质的重视;在服务业领域,整理收纳师、陪诊员等新职业回应市场细分需求,行业向专业化、品质化转型升级……记者在河北多地采访...

    时间:03-01
  •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专题深思)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

    时间:03-01
  • “做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杨学明  “想做好实验科学研究,应该先把科学仪器做好,掌握关键技术。”2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一直在研发先进科学仪器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和前行。2022年末,他因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

    时间:03-01
  • 创业项目来比拼

      南宁市青秀万达广场内,一名小朋友在体验创业参展项目。   市民在创业展现场咨询创业信息。  2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办“邕城创业行”创业展示交流活动,汇集南宁市第七届创业大赛优质项目及高校毕业生第一次优质创业项目参展,项目涵盖新农业、新媒体、文创、数字经济、大健康等领域,为创业者搭建平...

    时间:03-01
  • 宁夏高质量建设“互联网+教育”平台

      本报银川电(记者刘峰)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获悉,2018年获批建设全国“互联网+教育”示范区以来,宁夏围绕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优化资源,兜底强基,着力构建“云-网-端”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互联网架到了“山窝窝”,实现在线互动教室到校、数字教学设备到班、“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和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自治...

    时间:03-01
  • 辽宁台安:做好准备迎开学

    原标题:辽宁台安:做好准备迎开学  2月28日,辽宁省台安县逸夫小学教师刘迪在班级里准备开学第一课板报。  3月1日,辽宁各地中小学将迎来新学期开学,学校积极做好准备工作,迎接开学。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1】【2】【3】【4】...

    时间:03-01
  •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原标题: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这一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义务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