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终身租房能否成为青年的选择

2023-02-23 08:2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终身租房能否成为青年的选择

聂晨至今还记得,2007年刚到英国与导师见面的场景。面对聂晨希望借鉴英国经验,破解住房保障难题的想法,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雷·福里斯特(Ray Forrest)很是惊讶。

“为什么来英国学习住房保障问题?这里是一团糟。”导师笑着回复他。

事实证明,导师的话,并不全是玩笑。在一定程度上青年住房问题几乎成为所有大城市发展的通病。

毕业4年,95后青年王凛(化名)已经换了4次房了,每次换房都像开盲盒,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室友,什么样的房屋环境。

她向记者讲述了一次失败的租房经验。当时刚工作,租房没经验,通过长租公寓平台租住在一个回迁房小区,房子是两居室改造成的三居室,她租住在其中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小卧室。

小区不仅离公司远,附近还没公交车站,每天都要转两趟公交车,花费1小时左右时间。“更受不了的是邻居,一家三口还经常吵架。那段时间,紊乱的情绪导致每天都睡不好,整个人非常疲惫。”后来,王凛被迫搬离了住处,生活才回归正常。

在聂晨的调研中,有超过20%的租赁青年,至少亲身经历过一项不规范租赁经历,包含假房源、合同不规范、到期不退押金、二房东、黑中介等。

和王凛相似,李军(化名)在租房过程中也经历过“坎坷”。他2019年来到北京,如今在一家互联网企业供职。在一次刚入住出租房后,发现房屋门锁有问题,同时室内网速也很慢。于是,找到房屋中介,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解决。“租房合同上也写明了中介承担维修服务,而且我们还专门交了服务费。”李军解释说。

面对李军提出的正常需求,房屋中介却推三阻四,以门锁、网速没问题为由,搪塞他和室友。

“中介觉得我们是没事找事,说话也不好听,眼见那种形势,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从那以后,有问题我就自己解决,尽量不找中介。”李军说。

在他看来,租房最大的问题就是稳定性,“想找一个合适且能长租的不容易。”王凛说,能否找到合适的人和安全的租房方式有的时候比租金还重要。

“我现在租的房子已经是打破了我之前的预算,但是发现交通时间和费用完全能抵消两处房租价格差异。”她说,“租金贵不贵,需要取舍。选择了很好的舍友和极其短的上班时间,让我有更多精力干别的事情。”

那么,租房如此困难,我们国内会不会出现如西方那样的“租房一代”(Rent Generation)现象呢?

据聂晨介绍,“租房一代”是指,有近三分之一的“千禧一代”青年群体因难以实现住房自有,而将长期甚至终生租房的社会现象。

通过调研,聂晨发现,5年内,在北京保持租赁现状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2.04%。同时,在京购买商品房的青年群体比例排第二,占比23.94%;寻求在京依靠公共部门的支持申购产权性保障住房,如共有产权之类的,青年群体的比例排名第三,占比17.61%。

“也就是说,共有41.55%的青年群体计划5年之内在京告别租赁居住,寻求实现住房自有。”聂晨总结说。

面对这个问题,李军认为,5年之内,不管是留在北京还是去其他城市,买房都会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目前,国内很少有可以租住很多年的房子,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都不满足靠终身租房的条件。”他说。

王凛打算5年之内继续租房。“我不打算买房也不会一辈子留在北京,等30岁左右就找个舒服点的城市生活。我也可以接受终身租房。”她说。

聂晨关注青年租赁群体的长期住房情况后发现,超过60%的青年群体(62.32%)都不接受终身租房,而37.68%的青年租赁住房群体表示可以接受终身租房。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居住在公共租赁住房中的青年群体更能够接受终身租房。

他分析,青年群体能够接受终身租房主要是受到住房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双重影响。

目前,一线城市长期保持高位运行的房价,已经让部分青年群体形成了缺乏父母经济支持,难以筹齐购房首付的观念。同时,近年来就业市场的波动,也让部分青年群体对未来收入预期持有不确定性,进而不敢或者不愿意依靠长期贷款进行购房。

而之所以大部分青年不愿意成为“租房一代”,主要是受到住房观念的影响。“当下不少青年将为租房支付租金视为消费,而将为购置自有住房还贷视为资产建设。”聂晨说,在心理上,大多数青年群体认为自有住房能够带来归属感,而租赁住房只是过渡。

聂晨提醒说,根据西方发达社会的经验显示,随着自有和租赁两大住房体系的双轨运行,在社会层面很有可能会出现,租赁住房社会认同低的偏见现象。

在他看来,在大城市高房价下,缺乏积极有效的政策干预,完全放任租房市场自由运行,就有可能出现类似西方的“租房一代”。

他认为,之前在房价上涨过程中,青年群体主要依靠家庭代际的经济支持来应对房价,陆续实现了住房自有。如果大城市的房价继续高位运行,缺乏家庭经济支持的背景下,大量青年群体只能进入租房市场,进而增加租房需求,导致市场化租金上涨,结果会让青年群体不仅面临买不起房的问题,还会加重租金负担,甚至难以进行自身的资产建设,陷入恶性循环。到那时,大城市就有可能出现终身租房的青年群体。(记者 杨宝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启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主题学习教育活动

    “告别寒冬,拥抱春天。再次回到熟悉的校园,看主题展览,听英雄故事,学铁人精神......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真是非同寻常,就像一顿精神大餐,正能量满满。”新学期伊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开学第一课”——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启动,学校理学院本科生王以静参加了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据介绍,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时间:02-23
  • 成都大运会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7月28日至8月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将在四川成都举行。目前相关筹备工作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赛事组织基本就绪,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国际大型体育盛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在筹办成都大运会的带动下,今年成都将举办社区运动节、天府绿道健身行、冰雪节等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

    时间:02-23
  •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案提要)

    提案人:民盟中央案由: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但目前还存在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不足、高职人才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建议:健全职业教育协调督导机制。针对职业教育多头管理、学校类型多等问题,建立健全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出符合现代职业教...

    时间:02-23
  • 黄晓娟委员:扎根基层 关注教育

    原标题:扎根基层 关注教育(代表委员履职故事)这些天,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一直没闲着,研究非遗文化、指导学生做课题、做调研……去年两会期间,黄晓娟提出《关于开展农村心理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提案。两会结束后,她在挂职地甘肃省白银市也亲眼见证了变化。“过去很多人觉得心理课是无关紧要的...

    时间:02-23
  • 新学期 新开始

    何牧遥   受访者供图陈斌   受访者供图刘欣菲   龙艳红摄李金霞   受访者供图熊苗熙   受访者供图舒新文   受访者供图2月,全国大中小学陆陆续续全部开学。相比上学期,这学期有些不一样: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线下教学重新成为教学模式的主流。不一样的新学期开始了!让我们听听学生、老师们的感受。...

    时间:02-23
  • 多国院校推新政 海外求学机遇多

    在新西兰展区,8所公立大学云集,吸引了许多家长驻足咨询。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的院校代表正在向咨询者讲解留学信息。德国展区首设VR虚拟体验逛校园,图为展区相关负责人演示佩戴。近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教育展在北京举行。来自英国、德国、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院校前来参展,向家长和...

    时间:02-23
  • ETS与海南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本报电(张舟)日前,在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举办期间,ETS(美国教育服务中心)与海南大学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动海南大学与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的国际化发展。基于双方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未来双方将在国际化人才评估标准建设与使用、海大学子参加ETS考试、海大学子留学深造和交流访问等领域开展合作。ETS中国...

    时间:02-23
  • 浙江九旬老人拾荒助学十载 捐献遗体是最后心愿

    原标题:浙江九旬老人拾荒助学十载 捐献遗体是最后心愿  王坤森在深夜拾荒。 吴柳静 摄  22日,记者从浙江省红十字会获悉,浙江九旬退休教师王坤森于昨日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实现身后重回浙江大学成为“大体老师”的心愿。  王坤森今年91岁,退伍前曾是一名部队军官,转业后在浙江医科大学(现浙大医学院)从事国防...

    时间:02-23
  • 教育部门开展寒假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

    本报电(记者黄超)教育部今年1—2月部署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寒假期间推出10场次全国性专场招聘活动。截至2月15日,参加用人单位超过9100家,提供岗位信息超过49.1万条。自去年秋季学期以来,该平台已累计为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超过265.8万条,组织44场线上专场招聘活动,累计参...

    时间:02-23
  • 移植后能长期造血 人造骨髓研究再获突破

    原标题:移植后能长期造血 人造骨髓研究再获突破2月22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获悉,该院王金勇研究员团队和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张梦云团队合作,首次通过干细胞基因编辑手段操纵3个重要造血调控基因Runx1、Hoxa9和Hoxa10的组合表达,成功在老鼠实验中获得具有移植能力的人造骨髓种子细胞,且移...

    时间:0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