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毕业生求职面对薪资差距,怎么看、怎么办

2023-02-21 08:24: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毕业生求职面对薪资差距,怎么看、怎么办

“互联网大厂”2万元月薪“践踏学历”?高职毕业工资还不如农民工?2023年1月,北京某院校一名硕士生发布的一则“吐槽帖”引发热议。无独有偶,据日前广东省发布的2022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相关数据,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869.21元,比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去年农民工月均收入4615元还低700多元。

2023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总量再创新高,就业压力只增不减。秋招已然落幕,春招即将启动,“薪资高低、待遇多少”成为不少高校毕业生议论乃至权衡、纠结的话题。高质量就业,“高薪资”是唯一必备因素吗?面对目标岗位薪资难以达到预期的“心理落差”,毕业生应如何调整心态?记者进行了采访。

1.秋招平均薪酬同比提高,离预期仍有差距

“虽然不便公布我校2022年度毕业生具体的平均薪资,但肯定高于3869.21元。”说起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求稳求优”成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毓秋口中的关键词。“目前,学校2023届毕业生中五成有‘专转本’意愿,超四成希望到体制内或者国有企业就业。”张毓秋坦言,虽然学校毕业生月收入在江苏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但就业薪酬预期和实际薪酬之间还是有一些差距。

刚刚过去的秋招,毕业生收到的offer承诺的薪资如何?据某招聘网站公布的2022年度就业数据来看,2022年整体秋招应届生招聘平均年薪比上年同期略有上涨。从各大行业的秋招应届生招聘薪资来看,电子/通信/半导体、IT/互联网/游戏、汽车位居前三,同比涨幅为17.15%、8.44%、12.84%。

“关于薪资,我觉得如果在北上广工作,我希望能够比二、三线城市高一些。”天津大学2022届博士毕业生叶展鹏这样谈到自己求职的预期薪资,“当然还要看具体的工作,比如外企可能会高一些,有些体制内工作会稍低一些。要是在二、三线城市,只要具备相应学历条件,拿到的薪资应该也不会很低,在当地应能有一个很好的生活。”

“至于薪资符合不符合预期,我想也和家庭条件有关。”叶展鹏分析,“近几年毕业生求职都考虑得比较实际,有的同学家里条件比较好,可以资助买房,那他可能追求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但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对薪资可能就会特别看重。月薪2万元要在一线城市买房还是很困难的,但如果在二、三线城市,这是很不错的。”

“学生对薪酬的充分预期,体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毓秋分析,“而现实往往与此存在差距,这比较普遍,并非某个学校或高职院校特有的现象。”

2.高质量就业,高薪资并非唯一必备因素

在求职时,叶展鹏也曾收到东部城市高薪的职位邀请,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西南地区某科研院所工作。“薪资相当于用人单位对劳动的回报,但如果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就要想好什么工作最适合自己,在这条路上怎么发展。”叶展鹏表示,“我觉得我在科研过程中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我会不断思考,沿着思考的方向去解决问题或实现突破,所以我最终选择了继续走科研道路。”

“毫无疑问,薪资并不是衡量就业质量的唯一条件。相对于薪资,我个人更看重工作本身是不是有意义,我喜不喜欢、能否胜任?这些涉及兴趣、能力、价值观与工作的契合度。”北京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林骥佳表示,“找工作时纠结于薪资是正常的,但不要只纠结在眼前的薪资上,因为它是动态变化的。‘风物长宜放眼量’,应该更关注长远的发展,关注个人能力的发挥,关注我们能为社会做什么,而不仅仅是‘能赚多少钱’。”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民认为,就业的“高质量”,包括求职人数与职位需求数量相协调、就业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匹配度较高、个人对福利待遇的满意度与用人单位的人工成本在合理区间等因素。“对求职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考虑自己能够为用人单位贡献什么、贡献多少。有贡献,贡献大,一般而言会获得高薪资。脱离贡献一味追求高薪,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势必会失去为社会创造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学有所用,用有所学,所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创造出社会价值,进而实现个人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就业。”

张毓秋分析,以南交院不少毕业生从事的汽车行业为例,基本的收入形式还是计件制,大多数企业会采用基本工资加绩效的模式。“绩效哪里来?主要是和个人能力、吃苦耐劳程度有关系。一方面需要在行业上精进;另一方面要适当开阔视野,把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薪资的工作,意味着付出的劳动是高强度的,一方面对求职者的能力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工作的内容量也会很多。如果内心是能接受的,‘我能吃得了这份苦’,或者说‘我愿意下功夫’,那就没问题。但如果只是想在事业上有突破,但又必须照顾家里的其他情况,这时候就要考虑一下自己能不能接受这个工作。”叶展鹏坦言。

3.面对薪资差异,毕业生应先修好“内功”

“高薪”究竟给了谁? 据某招聘网站数据,从秋招高薪段应届生职位分布最多的行业来看,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具有压倒性优势。年薪20万至30万元、30万至40万元、40万至50万元应届生职位在该行业占比分别是25.46%、28.19%、27.02%。50万元年薪以上的应届生职位占比排名第一的行业是通信设备,占比为20.97%;位居第二的是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占比为16.77%。此外,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整车制造、人工智能在各高薪段占比也较高。

记者注意到,承诺的薪资差异不仅存在于同一行业不同岗位,即使同一类岗位,不同行业里薪资差异也很大。在猎聘网发布的新发职位增长较快的五大新兴领域的“热招职能TOP5”中,芯片领域的第一热招职能是嵌入式软件开发,招聘平均年薪为31.16万元,而该领域薪资最高的数字前端工程师,年薪更是高达55.39万元。“算法工程师”这一职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招聘平均年薪为69.91万元,而在智能制造领域,算法工程师招聘平均年薪为34.11万元,是新能源汽车同类职能薪资的一半左右。

“在就业市场,行业有冷有热是永恒的现象。最近几年,正如调查数据显示,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正‘火’,岗位需求大,薪资待遇高,这是事实。但这不代表这些行业永远处于‘潮头’,时代大潮滚滚向前,这些行业也可能被新兴行业替代,那些暂时冷门的行业也有机会‘异军突起’。”林骥佳分析,“所以无论专业对口行业是冷还是热,我觉得应对策略都一样,热门行业对应专业的毕业生同样也要增加自身就业筹码。除了打牢专业基础,也要培养通用能力,尤其是组织、沟通、领导等可迁移能力,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态以及抗压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行业和岗位的变化。对于毕业生来说,心态调整很重要。要牢记‘初心’,不被潮流所裹挟,不盲目追求薪资待遇,克服浮躁心态,朝着既定的职业发展目标持续努力。”

张毓秋表示,在就业指导课程、专业课上,教师会将行业目前的薪资水平、岗位需求基本情况和学生分享,让学生“心里有个底”;也会邀请校企合作企业行业导师,包括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技术技能岗位“大师”等做专业辅导,还有从事相关工作的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让学生对行业有基本定位后,更好地作出职业选择。

“就汽车行业而言,新能源对传统行业产生冲击,毕业生需要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及时捕捉行业迭代的信息,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黄金机遇,在实习实践中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岗位的新要求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以适应行业发展。”张毓秋表示,面对产业的升级迭代,学校除了开设以传统车型为主的汽车应用维修、汽车销售专业外,还新添了新能源汽车专业。“即使是学习传统车型为主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实践中也应着力了解新能源汽车基本情况,并适当涉猎一些上下游行业岗位,如充电站的运营、充电桩的安装与调试、新能源车的维修与保养等,这样在就业选择时就能更加游刃有余。”

王建民建议,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计划从事的专业领域和职业发展目标,以此激励自己,保持学习的动力和效率。在职业选择和学习中,要讲究差异性和竞争性,持续强化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而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瞄准职业市场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和职业选择计划并持续奋斗,一定能够在职业市场竞争中实现自我目标。”

(记者 周世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着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战略谋划,特别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进行整体论述、系统部署,将教育、科技、人才赋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地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

    时间:02-21
  • 春招市场暖意浓

    原标题:春招市场暖意浓  2月19日,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春季促就业暖心行动公益现场招聘会,招聘企业工作人员与求职者交流。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连日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连续举办十余场春季促就业暖心行动公益现场招聘活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院校、不同群体,安排不同主题的招聘对接活动,现场吸引了不少应聘者...

    时间:02-21
  • 00后大学生付费就业咨询热潮渐起

    原标题:00后大学生付费就业咨询热潮渐起  春招如火如荼,00后大学生付费求职咨询也随之热闹起来。  广东一高校大四学生张元在甄选规划师进行咨询的过程中发现,“职业规划咨询”这一行似乎并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大家都像是刚入行不久的新人,价格也相差悬殊,从十几元到上万元。”  在知乎“有没有靠谱的线上职...

    时间:02-21
  • 贵阳生物群或揭开大灭绝后生命恢复之谜

    原标题:贵阳生物群或揭开大灭绝后生命恢复之谜2月11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宋海军教授团队主导,与多个国内和国际科研机构进行的联合研究有了新成果,论文《中生代一个新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群,揭示现代类型海洋生态系统》在《科学》杂志发表。该研究揭示了我国又一个新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

    时间:02-21
  • “云码云学”:教师精准教 学生个性学

    原标题:“云码云学”:教师精准教 学生个性学  学生扫描二维码即可找到对应章节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教师登录教学终端平台即可查询班级作业每道题的正确率,与此同时,学生家长可以在手机上收到孩子课堂作业情况……这是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真实应用场景。  进入“十四五”时期,如何推进云龙教育高质量...

    时间:02-21
  • 2022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今日可查

    截图来源: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网站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李依环)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网站消息,2022年下半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成绩查询服务于今天上午10时开通,考生可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及其相关小程序查询考试成绩。2月28日10时起,考生可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免费查询、下载本次考试电子成绩报告单。...

    时间:02-21
  • 弘扬延安精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原标题:弘扬延安精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对“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创新探索能力,更需要有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构筑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

    时间:02-21
  • 营造良好生态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原标题:营造良好生态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专家视角】   数字技术改变着社会主体之间的连接、沟通、互动与交易方式,重组生产组织模式,将形成与工业社会不同的社会运转机制。数字技术不仅拓展了社会单元连接的边界,重组了社会生产组织模式,也带来了社会治理新课题。党的二十大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

    时间:02-21
  • 抓好“四个融入”,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

    原标题:抓好“四个融入”,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

    时间:02-21
  • 在课堂“一日三餐”中调配“创新营养”

    原标题:在课堂“一日三餐”中调配“创新营养”   【一线探索】   前不久,有学生给课本“找碴”“挑错”,其背后的创新意识受到专家肯定。进一步探讨研究如何让创新教育成为课堂的“一日三餐”,普种“拔尖创新人才”根苗,对加快推进人才强国建设意义重大。特别是又逢ChatGPT横空出世,新一代人工智能崛起,全球性教育...

    时间:0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