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以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助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2023-02-21 08:24: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以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助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这个就业季,网络话题“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被网友热议。不管是“社会常识课”还是“生活事务课”,看似是大学生对专业课程之外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的渴求,实际上反映了大学生对走出校园后职业人生的期许与忐忑。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一方面,他们对毕业后投身强国伟业充满期许;另一方面,也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找准方向、用对力量而心怀忐忑。作为高校招生就业工作负责人,笔者认为,通过课程回应关切,化解忐忑,将改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对“高质量就业”大有裨益。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的职业发展教育。对于高校来说,职业发展教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培养担当时代责任的能力素质、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力军。同时,也是新时代高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最关键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高校应该全面发挥就业育人的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帮助学生在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实现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有效引导,完成对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能力的系统培育,帮助学生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

   2007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倡普通高校从2008年开始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其后,全国各高校根据教育部要求陆续开设与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相关的各类课程。目前,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必须看到,当前的高校职业发展课程,存在若干迫切需要解决或优化的问题,一些高校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甚至上成了同学们口中的“水课”。其中,理想信念引导不充分甚至错误引导者有之,只讲理论知识不提就业实际者有之,课程与学校就业服务完全脱节者有之。

   上述现象集中反映了高校职业发展课程在信念与价值观引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与学校其他人才培养环节协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及时解决,大学生不仅很难从课程中获得有效实用的职业发展知识技能,更难以树立正确的成才与择业就业观念,会影响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因此,建设思政引领、理实交融、引服协同的职业发展课程体系,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第一,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应是思政引领的课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大学时期是青年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确定的关键期,理想信念的树立、价值观的宣贯引导应是大学生涯的主线,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应当贯穿整个职业发展课程的始终。因此,传承红色基因,是职业发展课程的首要要求。

   在当前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通过强化职业发展课程中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引导,更好地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大学生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的志向,不仅是提升高校就业育人工作引领力的题中之义,还有利于在更高层面上促进就业领域结构性矛盾的化解、为确保就业大盘稳定如磐作出贡献。

   第二,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应是理实交融的课程体系。身处新时代,广大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要认识到,职业发展从来都不只是个人的发展,而是作为国家民族社会的一分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祖国和人民同心同向同行同在的发展。因此,扎根中国大地,是职业发展课程的本质要求。

   对于大学生来说,扎根中国大地,就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时刻参与祖国大地上正在进行的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应该成为高校与社会的一条重要纽带,通过有组织地设计职业发展与就业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仅以实践中的反馈和学习来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在实践中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应是引服协同的课程体系。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是全社会新增就业人群的主要部分。就业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在做好思政引领与理实交融的基础上,还应更加强化课程与就业指导服务的协同性,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因此,坚持就业育人,是职业发展课程的必然要求。

   在课程内容上,职业发展课程应围绕育人本质进行设计,前期注重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观、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的引导,后期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并做好两个阶段的有机协同。例如,针对本科新生的课程,可以以生涯唤醒为主要目标,重点激发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引导其做好职业发展的相关准备;在中间年级增加职业发展与就业技能等靠近就业端的职业指导教育内容;在毕业年级,职业发展课程应与就业服务工作全面对接,在升学、出国、就业等不同去向的简历制作、面试指导、信息提供、手续办理等方面高度协同,让课程学习与就业服务无缝衔接。

   针对已经经过一次就业“洗礼”的研究生,职业发展课程与就业服务的协同则应更有针对性。课程的重点在于帮助研究生巩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并利用实习实训帮助其进一步明确职业人生目标,夯实职业发展基础;就业服务的重点在于与课程高度协同,在工作导向服务上集中发力,助力学生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

   (作者:高燕燕,系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于 坤,系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着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战略谋划,特别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进行整体论述、系统部署,将教育、科技、人才赋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地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

    时间:02-21
  • 春招市场暖意浓

    原标题:春招市场暖意浓  2月19日,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春季促就业暖心行动公益现场招聘会,招聘企业工作人员与求职者交流。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连日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连续举办十余场春季促就业暖心行动公益现场招聘活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院校、不同群体,安排不同主题的招聘对接活动,现场吸引了不少应聘者...

    时间:02-21
  • 00后大学生付费就业咨询热潮渐起

    原标题:00后大学生付费就业咨询热潮渐起  春招如火如荼,00后大学生付费求职咨询也随之热闹起来。  广东一高校大四学生张元在甄选规划师进行咨询的过程中发现,“职业规划咨询”这一行似乎并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大家都像是刚入行不久的新人,价格也相差悬殊,从十几元到上万元。”  在知乎“有没有靠谱的线上职...

    时间:02-21
  • 贵阳生物群或揭开大灭绝后生命恢复之谜

    原标题:贵阳生物群或揭开大灭绝后生命恢复之谜2月11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宋海军教授团队主导,与多个国内和国际科研机构进行的联合研究有了新成果,论文《中生代一个新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群,揭示现代类型海洋生态系统》在《科学》杂志发表。该研究揭示了我国又一个新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贵阳生物...

    时间:02-21
  • “云码云学”:教师精准教 学生个性学

    原标题:“云码云学”:教师精准教 学生个性学  学生扫描二维码即可找到对应章节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教师登录教学终端平台即可查询班级作业每道题的正确率,与此同时,学生家长可以在手机上收到孩子课堂作业情况……这是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真实应用场景。  进入“十四五”时期,如何推进云龙教育高质量...

    时间:02-21
  • 2022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今日可查

    截图来源: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网站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李依环)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网站消息,2022年下半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成绩查询服务于今天上午10时开通,考生可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及其相关小程序查询考试成绩。2月28日10时起,考生可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免费查询、下载本次考试电子成绩报告单。...

    时间:02-21
  • 弘扬延安精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原标题:弘扬延安精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对“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创新探索能力,更需要有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构筑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

    时间:02-21
  • 营造良好生态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原标题:营造良好生态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专家视角】   数字技术改变着社会主体之间的连接、沟通、互动与交易方式,重组生产组织模式,将形成与工业社会不同的社会运转机制。数字技术不仅拓展了社会单元连接的边界,重组了社会生产组织模式,也带来了社会治理新课题。党的二十大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

    时间:02-21
  • 抓好“四个融入”,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

    原标题:抓好“四个融入”,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

    时间:02-21
  • 在课堂“一日三餐”中调配“创新营养”

    原标题:在课堂“一日三餐”中调配“创新营养”   【一线探索】   前不久,有学生给课本“找碴”“挑错”,其背后的创新意识受到专家肯定。进一步探讨研究如何让创新教育成为课堂的“一日三餐”,普种“拔尖创新人才”根苗,对加快推进人才强国建设意义重大。特别是又逢ChatGPT横空出世,新一代人工智能崛起,全球性教育...

    时间:0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