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数字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2023-02-20 08:3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动车组VR智慧课堂上模拟检修。(2022年4月)
  新华社发

  南开大学依托数字技术,建立研讨型智慧教室。图为老师和学生在智慧教室交流。(二〇二一年三月)
  新华社发

  无机化学课堂上,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徐志珍的提问,引得新疆喀什大学大一新生踊跃举手。2018年,这样一堂跨越东西部5000多公里的无机化学课,成为同步课堂的国内首次试点;如今,一名老师兼顾双方学生已成为两校日常。

  一根根网线,从热闹都市连至偏远乡村,联通世界各地的师生;一块块屏幕,跨越万里山海,让教育资源惠及更多人群。进入数字时代,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智慧教育,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

  近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吸引了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大会设置“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变革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智慧教育发展评价”4个平行论坛,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化治理等展开探讨。

  

  依托数字技术促进教育变革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日渐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重大变革的引领力量之一。在此背景下,依托数字技术大力推进教育转型,是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

  近年来,中国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数字化取得丰硕成果。

  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党的二十大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从2012年教育部制定发布第一个教育信息化10年发展规划,到2016年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再到2018年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步履不断加快。

  在北京一零一中学,运用数字化打造教育未来新生态的尝试正在进行。该校从技术标准、教学标准、组织标准、课程标准、空间标准5个维度入手,通过智慧、开放、共享、生态的智慧校园建设,从精准多元的教学方式、泛在灵动的学习途径、丰富共享的资源生态、联动便捷的管理服务以及全面个性的评价体系5个层面来推动教育集团内部的整体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全新的学习场景,包括多场景融合、线上线下互动以及校内校外、线上融合。”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说。

  经过持续努力,中国所有中小学都已接入互联网,99.5%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学生与成都七中的学生可以同上一节课,大山里的孩子分享到优质教育资源;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配备多媒体器材的“智慧课堂”让西藏墨脱县门巴族孩子小学入学率实现了100%……

  这些十几年前很难想象的场景如今已司空见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引领我们向着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中国数字教育成为世界品牌

  2022年初,中国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成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4.4万条基础教育课程资源、6757门职业教育精品课程、2.7万门高等教育优质慕课和实验课,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率先开启了迈向智慧教育之路。截至2月10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总浏览量已超过67亿次,访客量超过10亿人次,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里,中小学平台利用优质资源服务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学校,帮助农村地区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高教平台上,东部高校的优质资源与西部高校共享,已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378.5万门次;职教平台里,1173个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6757门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课程,正帮助职业教育向数字化、智慧教育阶段转型。

  与会专家表示,不再把信息技术简单地视作工具,而是将其看作撬动整体性系统变革的契机。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认为,近1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创新的数字资源与技术推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模式的变革。需要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传统课堂教学转型升级,提高教育质量。“2013年,清华大学明确将在线教育作为面向未来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布中国首个慕课平台‘学堂在线’。清华大学还研发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通过信息技术增强师生互动,无感式、伴随式获取教学行为大数据,推动教育教学从个体经验驱动向数字化驱动转变。”如今,“学堂在线”已汇聚全球6200余门优质慕课,课程覆盖几乎所有学科门类,注册用户数超1亿人。

  数字教育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让数字技术为职业教育赋能、更好服务于育人的本质。

  戴上训练眼镜、手握操作笔,轻轻转动手腕就能将眼前的机器部件“拆解”成几部分。这是本报记者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数字化教育装备应用展示区的体验。这种新颖的职业教育培训方式,使教学可以突破空间与设备限制,给学生创造更多操作机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孙善学表示,新增数字职业的数量达到了新增职业总数的61%,占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收录职业总数的6%。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系列报告显示,中国劳动者数字技能尚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培养高水平的数字化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孙善学说。

  形成数字教育发展全球共识

  教育部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期间发布了7项智慧教育平台标准规范,对智慧教育平台、教育数据的共享与安全、教师数字素养等提出了标准限定。

  数字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在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看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是希望通过依托技术、数据、过程、战略、文化来破解教育规模、质量和成本之间的矛盾。

  “我们需要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通过培植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教学智慧与文化智慧,本着‘精准、个性、优化、协同、思维、创造’的原则,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祝智庭说。

  发展数字教育,各国各地区要凝聚共识,携手合作。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主旨演讲中,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数字时代为我们带来了开放合作的高效平台,开放合作已经成为推动新时代教育变革创新的关键要素。“无论是消除数字壁垒、缩小数字鸿沟、提升教育领域危机应对能力,还是培育合作增长点、挖掘发展新亮点、推动教育转型创新,都需要我们坚持合作包容共赢的理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共同发展。我们应当携起手来,加强沟通交流,通过数字教育的开放合作,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数字时代的快车、共享数字教育发展成果、加速教育变革。”怀进鹏说。

  中国数字教育不断创新,为世界数字教育贡献了中国智慧。

  清华大学自2020年发起成立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以来,已组织数十场全球在线教育高端对话活动,开设168门全球融合式课程,与13所世界著名大学实行互认学分,推出8门英文全球公开课,吸引全球学习者730万人,国际在线教育合作交流不断深入。

  让网络跨越时空,让联结穿越山海,让合作超越隔阂。我们相信,数字技术一定会惠及更多学习者,让更多人拥有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链接

  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代表中国教科院发布了2022年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指数报告。

  该报告立足“智慧教育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客观实际,探索建立了由4个一级维度、12个二级维度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估,并分领域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3个分报告。

  报告指出,智慧教育是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与工业时代教育形态有着质的差别。

  在核心理念上,智慧教育既是关乎民生的具体行动,更是关乎国计的重大战略,通过科技赋能和数据驱动,将全方位赋能教育变革,系统性建构教育与社会关系新生态,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教育,让因材施教的千年梦想变成现实,将首次历史性地实现微观层面的个人发展与宏观层面的社会发展全面高度统一。

  在体系结构上,智慧教育将突破学校教育的边界,推动教育类型、资源、要素等的多元结合,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高质量个性化终身学习体系。

  在教学范式上,智慧教育将融合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数字空间,创新教育教学场景,促进人技融合,培育跨年级、跨班级、跨学科、跨时空的学习共同体,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在教育内容上,智慧教育将聚焦发展素质教育,基于系统化的知识点逻辑关系建立数字化知识图谱,创新内容呈现方式,让学习成为美好体验,培养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综合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在教育治理上,智慧教育将以数据治理为核心、数智技术为驱动,整体推进教育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范式、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融入外语专业核心课程、提出服务北京城市更新建设20条举措……2月20日上午,2022年度北京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召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党委书记现场述职,交党建“答卷”。“要...

    时间:02-20
  • 上戏明年表演系考生高考须达一本线?校方回应:系误读

    人民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李依环)近日,“上戏明年表演系考生高考须达一本线”消息引发网友热议。人民网记者向上海戏剧学院招生办工作人员求证,校方回应称“系误读”。该工作人员表示,上海戏剧学院明年招生将继续遵循教育部相关要求,表演等校考专业招生分数线为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而非“一本线”。记者查阅《上海...

    时间:02-20
  • 杭州某小学出现多名阳性学生 官方通报:均为首次感染

    “西湖教育官微”截图人民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孙竞)2月19日晚,网传杭州某小学多名学生阳性,下周该班停课4天。今天上午,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通过“西湖教育官微”发布通报。通报中称,经调查,2月19日(周日)学校陆续接到二(3)班学生周一请假的申请,截止到傍晚18时,该班共计10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在家抗原检测显示阳性,初步考虑...

    时间:02-20
  • 特写: 白桦林中的台湾学子:相信惊喜与美好

    原标题:特写: 白桦林中的台湾学子:相信惊喜与美好  图为行走在白桦林中的台湾学子。 李爱平 摄  寂静的白桦林间,积雪覆盖着一条不易察觉的小道,此时,一群“不速之客”深一脚浅一脚地缓慢前行。  “咔嚓!”走在前面的吴家文从兜里掏出手机,快速地为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20余名台湾学子记录下了这一幕。  这不是...

    时间:02-20
  • 我国科学家提出钙钛矿电池新结构方案

    原标题:我科学家提出钙钛矿电池新结构方案记者2月1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徐集贤教授团队与合作者,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钝化—传输”矛盾问题,提出了一种命名为PIC(多孔绝缘接触)的新型结构和突破方案,实现了p-i-n反式结构器件稳态认证效率的世界纪录,并在多种基底和钙钛矿组分中展现了普遍...

    时间:02-20
  • 产学研融合,攻下抗抑郁原创药

    原标题:产学研融合,攻下抗抑郁原创药从企业研发一线赶回学校实验室,烟台大学药学院教授田京伟怀揣着一粒粉色药片。这粒小药片,看似不起眼,却并不简单——它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一类新药,用于治疗抑郁症。“真的很不容易!”2月14日,面对科技日报记者,田京伟感慨道。为了研发这粒小药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

    时间:02-20
  • 外国留学生广西开启线下求学之旅 新旧“网友”校园“奔现”

    原标题:外国留学生广西开启线下求学之旅 新旧“网友”校园“奔现”  图为肖恩(左)正在通过视频电话和张安妮(右)的家人打招呼。刘俊聪 摄  “叔叔阿姨好,我是安妮的同学肖恩。”孟加拉国籍留学生肖恩回到广西科技大学时,看到斯里兰卡籍留学生张安妮正在与家人视频通话,他靠近镜头,热情地与张安妮的父母打招呼。  ...

    时间:02-20
  • 广西柳州:外国留学生在工业博物馆迎“开学第一课”

    原标题:广西柳州:外国留学生在工业博物馆迎“开学第一课”  图为留学生们正在展馆内参观。 刘俊聪 摄  图为留学生们正在仔细端详一台老式电锯。 刘俊聪 摄  图为留学生们正在了解一台机械的构造。 刘俊聪 摄  图为留学生们正在参观一台汽车发动机。 李娇阳 摄  图为留学生们被一台大型纺织机器吸...

    时间:02-20
  • 甘肃逾2万名农村人才获评职称

      本报兰州2月19日电(记者赵帅杰)记者从甘肃省人社厅获悉:近年来,甘肃持续加大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和特殊人才的职称评定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万余名农民获得职称。  根据甘肃省农村人才职称评审相关规定,甘肃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村能源、农业机械化、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环...

    时间:02-20
  • 开学季 广西高校暖心活动迎学生返校入学

    原标题:开学季 广西高校暖心活动迎学生返校入学  图为学校为学生们准备的蛋糕。 翟李强 摄  图为学校为学生们准备的蛋糕。 翟李强 摄  图为学校为学生们准备的零食。 翁华江 摄  图为学生们参加学校安排的美食派对。 翟李强 摄  图为学生们参加学校安排的美食派对。 翟李强 摄  图为学生们打...

    时间:02-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